学术投稿

新型网络平台在冠心病 PCI 术后优质护理体系中的构建及应用效果分析

刘素勤

关键词:新型网络平台,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优质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网络平台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优质护理体系中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住院常规健康教育及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0.39±2.34)分、(40.27±2.1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6.15±2.27)分、(47.19±2.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国心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中体力、病情、医疗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状况、工作人际关系得分和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网络平台应用于冠心病 PCI 术后护理效果确切,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全方位护理对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73例行 LASIK术治疗的屈光不正患者随机分为全方位护理组147例和对照组12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 LASIK 术围术期眼科常规护理;全方位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全方位护理干预,包括术前行为指导、术前心理指导、术中指导、术后用药指导和术后日常生活指导;分别于患者初诊时和麻醉前,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对患者焦虑状态和压力感受评价,分别于初诊时和术中对患者血压和心率进行记录。结果:全方位护理组患者干预后 SAS 和 CP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两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较干预前升高(P ﹤0.05),全方位护理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 P ﹤0.01)。结论:全方位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 LASIK 术患者围术期焦虑和紧张情绪,减少术中应激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志霞;许利利;王二妮;靳文娟;张德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结构式专科护理记录单模板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探讨结构式专科护理记录单模板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应用 HIS 系统,根据各系统疾病专科护理观察要点,设计24种结构式专科护理记录单,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使用结构式专科护理记录单后每班次护理单录入时间及检查时间短于使用前,满意度高于使用前,书写缺陷率低于使用前(P ﹤0.05)。结论:结构式专科护理记录单能有效缩短书写时间,突出专科护理特点,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梁爱华;张俊波;刘桂平;徐艳;张震;吴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根因分析法在1例肺癌大咯血患者抢救失败原因分析中的应用

    根因分析(RCA)作为一种质量管理模式,其核心是一种基于团体的、系统的、回顾性的不良事件分析方法,找出系统和流程中的风险和缺点并加以改善,通过与同行从错误中反思、学习及分享经验,可以做到改善流程、事前防范,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1]。该理论应用于组织管理领域内,可以帮助利益相关者发现组织中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找出根本性的解决方案。近年来,我们抢救1例肺癌大咯血患者失败,成立 RCA 小组针对此次案例进行根因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新芸;黄朝意;秦文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急救效果、治疗后48 h 和72 h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个月后随访脑梗死影响量表(SIS)评分。结果:实验组分诊时间、总抢救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后遗症和梗死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术后48 h 和72 h MESSS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随访6个月后实验组 SI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缩短患者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效率,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曹美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品管圈在降低内镜手术术后器械清点误差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质量控制循环在内镜手术术后器械清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10名人员组成品管圈,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内镜手术术后器械清点误差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进行改进前后的效果比较。结果:内镜手术术后器械清点误差率,从8.02%(改进前)降至1.75%(改进后),改进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圈员解决问题沟通协调能力、品管手法、团队精神、责任心、积极性及幸福感等均有相应提高。结论:品管圈质量控制循环在内镜手术术后器械清点的运用中,能够降低术后器械清点误差率,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颜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2例早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将164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方法:将87例宫颈癌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身体疲乏状况、抑郁状况、Spitzer 生活质量指数(SQL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宫颈癌放化疗患者CRF,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冰艳;赵菊红;苏宝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认知训练联合耳穴按压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情绪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训练联合耳穴按压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情绪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12月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训练和耳穴按压干预,评价比较两组术前1 c、术后1 c、术后3 c 和术后7 c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 c、7 c 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认知训练联合耳穴按压干预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术后情绪状态和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42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内手术室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和不规范操作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和不规范操作发生率分别为1.41%、4.22%,显著低于对照组9.86%、15.4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面规范化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不仅可有效降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还能进一步规范护理人员相关操作技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宝;薛东芳;潘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专科护士管理对小儿泌尿外科患儿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管理对小儿泌尿外科患儿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6例小儿泌尿外科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5例小儿泌尿外科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实行专科护士管理。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及患儿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研究组患儿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专科护士管理模式下,小儿泌尿外科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正念减压疗法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MBSR)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正念减压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相关健康教育,正念减压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MBSR 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干预前( P ﹤0.05),正念减压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正念减压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 ﹤0.05)。结论:MBSR 能显著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

    作者:苏勇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儿先天性肺囊性病围术期护理进展

    先天性肺囊性病是临床较为少见的肺发育异常疾病,根据病变组织和胚胎来源的不同分为支气管源性囊肿、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肺隔离症、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1]。目前 X线胸片及 CT 检查是术前诊断先天性肺囊肿性病变的主要方法。本病为良性病变但常常诱发感染、囊壁溃疡穿孔、出血、气胸、囊肿气管炎等并发症。确诊先天性肺囊肿性病后,手术是主要及安全的治疗方式。手术方式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原则是尽量保留正常肺组织并且彻底切除病灶[2]。作为护理人员应当配合医生完善各项治疗并且有责任减轻患儿疼痛,促进患儿身心恢复。现将先天性肺囊性病的围术期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刘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分娩镇痛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自愿接受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的181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采用分娩镇痛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照组采用分娩镇痛联合传统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胎儿娩出方式、各产程时长、缩宫素使用率、会阴侧切和母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内徒手转胎头率、缩宫素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三产程时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观察组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会阴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在分娩镇痛基础上采用自由体位,可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樊雪梅;周春秀;刘婧岩;平燕;支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 Sextant 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1例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 Sextant 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8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开放椎弓根钉固定及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 Sextant系统内固定治疗及临床护理。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椎间隙高度、矢状位指数、后凸 Cobb 角、VAS 评分优于术前(P ﹤0.05),观察组术后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Sextant 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效果显著,且创伤小、恢复快,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徐小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敬告

    我刊自启用网上投稿、采编平台以来,获得广大读者和作者的一致好评。网上投稿、采编平台帮助作者更便捷地进行在线投稿、第一时间了解稿件的处理进程;严格执行初审、外审、终审的三级审稿责任制度确保了审稿过程的规范性、公正性和科学性;作者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也能够得到及时的操作指导。

    作者:《齐鲁护理杂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临床确诊且拟行腹腔镜手术的80例直肠癌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 CNP 护理模式,观察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角色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CNP 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其术后恢复,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美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同伴教育模式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模式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采用同伴教育模式,对照组沿用传统回访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出院后6个月复查时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服药和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6个月复查时,实验组 SAS、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服药和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同伴教育模式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徐璐;胡竹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根因分析法在预防精神科口服给药错误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在精神科口服给药错误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根因分析法对精神科口服给药错误个案进行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比较改进前后精神科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结果:采用根因分析法改进后精神科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低于改进前(P ﹤0.05)。结论:根因分析法可降低精神科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

    作者:向凤玲;田继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外切内缝配合芍倍注射液治疗混合痔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外切内缝配合芍倍注射液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外切内缝配合芍倍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患者便血、疼痛、尿潴留、术后切口感染及创缘水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外切内缝配合芍倍注射液对混合痔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艳兴;巫巧丹;李凯凌;陈燕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ICU 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系统化培训模式的构建与评估

    目的:探讨适合 ICU 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方法。方法:评估 ICU 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构建并实施培训方案,通过理论培训、全真模仿、临床实践进行核心能力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问卷调查。结果:20名低年资 ICU 护士通过系统的培训,较培训前各种能力均明显提高(P ﹤0.05)。结论:通过系统的核心能力的培训,ICU 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明显提升。

    作者:陈晓兵;杨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