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亮;冯毅凡;李卫民;赖小平;高英;卓兆莲;高卫东
心力丸具有温阳益气,活血化瘀的作用,用于心阳不振、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胸闷气短、心悸怔忡、冠心病、心绞痛等,疗效确切.原标准(WS3-B-3150-98)方中含有蟾酥,为剧毒药,原标准只有鉴别,尚未设含量测定,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了蟾酥的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方法简便可行,可以准确控制心力丸的质量.
作者:丁冬梅;谭妙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多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泽泻盐炙炮制工艺,为规范盐炙泽泻的炮制工艺提供技术参数.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泽泻醇B23-乙酸酯、乙醇浸出物、成品性状为指标,考察溶解食盐用水量、炮制温度、时间三因素(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对泽泻盐炙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炮制温度、时间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食盐加水量无明显影响,盐炙泽泻的佳工艺为:每100 kg泽泻,食盐2 kg加水10 kg溶解,100℃炒10 min.结论:本研究对规范盐炙泽泻的炮制工艺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钟凌云;龚千锋;段启;张的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银花感冒颗粒(金银花,防风,连翘等)中有效成分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30:15:8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升麻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分别在0.157 5~3.780 5μg(r=0.999 9)和0.164 4~3.945 6μg(r=0.999 8)范围内成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40%,96.79%,RSD分别为0.6%,0.8%.结论:本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黎小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制剂中桉油精、樟脑、薄荷脑和龙脑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53 mm×1.2 μm)EC-WAX;萘为内标.结果:桉油精、樟脑、薄荷脑和龙脑线性范围分别为0.384 48~0.897 12 mg/mL,0.240 6~0.561 4 mg/mL,0.367 56~0.857 6 mg/mL,0.135 6~0.316 4 mg/mL;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4%,98.2%,98.5%,98.2%(n=5).结论:该方法快速、方便,分离度好,其他成分无干扰,适用于复方制剂中4种成分的同时测定.
作者:苏健俊;丁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生脉注射液(红参、麦冬、五味子)中4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生脉注射液中的4种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以Waters symmetryshieldTMRP18(4.6 mm×250 mm;5.0μm)色谱柱为分析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本色谱条件下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和五味子醇甲之间有良好的分离度,4种成分的浓度和各自峰面积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现性及加样回收率的相对标准误差均小于1%.结论:本方法可同时测定生脉注射液中的4种成分,可作为生脉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手段.
作者:夏晶;王钢力;季申;王柯;林瑞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制备马蔺子素冻干注射剂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应用化学动力学原理考察马蔺子素降解规律和影响因素,并采用经典恒温法考察马蔺子素冻干注射剂的稳定性.结果:马蔺子素具有较高的油水分配系数,且水溶液易受pH催化降解,对热不稳定,马蔺子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冻干注射剂可明显提高其稳定性.结论:马蔺子素包合物冻干注射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作者:张学农;阎雪莹;唐丽华;张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舒肤止痒酊是由冰片、苦参、蛇床子、百部等7味中草药,添加润肤剂、新型皮肤渗透促进剂等加工制成的酊剂.临床上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皮肤病.冰片为方中主要成分之一,为了更加有效、准确地控制内在质量,本文对冰片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其含量,为进一步完善该制剂的质量标准[1]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范荣;冯明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苦参素为氧化苦参碱与极少量的氧化槐果碱的混合物.氧化苦参碱具有抗炎、抗肿瘤、镇痛、抗心律失常、平喘、镇咳、消肿利尿、升高白血球、护肝等作用[4],因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苦参素注射液为苦参素的灭菌水溶液,用于肿瘤放疗、化疗引起的白血球低下及其他原因所致白细胞减少症.为有效地控制其内在质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此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出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陈宗良;李冰岚;包玮鸳;吴立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贯黄感冒胶囊(贯众、路边青、山叉苦、黄皮叶等)在抗病毒、解热、抗炎、止咳、祛痰、体内抑菌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选用鸡胚内抗病毒法、细菌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法、1%琼脂致大鼠足跖肿胀及二甲苯致小鼠腹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氨水和二氧化硫引咳法、促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法和细菌性全身感染小鼠法.结果:贯黄感冒胶囊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对1%琼脂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毛细管血通透性的增加;能明显的抑制氨水和二氧化硫引起的小鼠咳嗽;不能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死亡具有保护作用,可保护引起LD93金黄色葡萄球菌感冒动物存活半数以上.结论:贯黄感冒胶囊具有体外抗病毒、解热、抗炎、止咳、体内抑菌等方面的作用.
作者:唐菲;朱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摸索中药浸膏喷雾干燥中产生黏壁的原因,并寻找出解决黏壁现象的方法.方法:利用熔点仪测定加入辅料前后中药浸膏的软化点,以软化点数据调节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并对加入辅料前后浸膏的喷雾干燥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加入辅料可使中药浸膏软化点得到提高,并能克服喷雾干燥中的黏壁现象.结论:中药浸膏软化点低于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是产生黏壁现象的主要原因,通过加入辅料提高浸膏软化点,可消除黏壁现象.
作者:濮存海;赵开军;关志宇;王军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脑安软胶囊是上海祥鹤制药厂研制,主要由川芎、当归、红花、人参、冰片等数味中药材组成,按原有脑安胶囊配方,应用不同条件的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制备,具有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的功效,目前临床主要用于防治脑卒中[1].为证实其改善脑供血、抑制血栓形成、保护缺血缺氧脑组织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动物实验观察了该药的有关药效作用.
作者:张旭静;孔建龙;王素春;王春安;王桂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毒性中药白降丹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X-衍射方法进行定性鉴别,以滴定法测定含量.结果:各方法可用于白降丹的鉴定.结论:本文建立的显微、X-衍射、滴定等方法可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作者:王兆基;关锡耀;徐树棋;丁大伦;粟晓黎;林瑞超;郑秀云;冯国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辛苍通窍丸是我院协定处方研制而成的医院制剂,经临床验证,具有益气固表、消肿止痛、祛风散寒、宣肺通窍的功效,在临床上治疗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具有明显的疗效,现将其制备工艺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刘珂;郭萍;巩福恒;陈东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大叶金丝桃(Hypericum.hirsutum L.)为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该属植物在新疆的品种有大叶金丝桃、贯叶金丝桃及腺点金丝桃,曾有实验研究表明大叶金丝桃、腺点金丝桃(Hypericum Scabraum L.)、贯叶金丝桃(Hypericum perforatumL.),均含有抗抑郁症有效成分金丝桃素[1].因此,我们用大叶金丝桃醇提物对小鼠灌胃给药,利用小鼠悬尾试验以检测是否具有抗抑郁作用.另取小鼠经灌胃后,测定脑内多巴胺含量,了解其抗抑郁作用机理.
作者:熊元君;郝万鹏;贾晓光;李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缺血性中风是心房颤动患者远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国外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华法令对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中风的预防是有效的,它使心房颤动患者每年发生缺血性中风的危险性降低60%[2].此外人工瓣膜置换术、血管移植术后病人为防治血栓形成,也较多使用华法令.但在应用华法令同时其引起的出血事件也日益增多,其中一部分是由于同时服用其他药物而影响华法令代谢.由于国人服用中成药者众多,故中草药对华法令的影响更需重视.
作者:颜青;蒋锦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复方心脑肾康(Xinnaoshenkang,XNSK)由茶多酚(TP)、银杏提取物(Egb761)、三七总皂苷(PNS)、丹参素配伍而成,其主要成分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等作用,佐以Egb761、PNS、丹参素等活血化瘀药,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其对局灶性脑缺血的疗效,为进一步的新药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简洁;梁钢;韦郑凯;黄建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鼻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实验室研制了鼻用鼻渊滴丸,是由苍耳子、甜瓜蒂、黄连、辛荑、细辛等经科学提取、精制后滴制而成的中药制剂.原方是我校附属医院的验方.
作者:王治平;孟祥平;樊化;杨珂;王一飞;李贵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苦味叶下珠中多酚类成分HPLC/MS/MS的测试方法.方法:利用RP-HPLC线性梯度洗脱筛选佳测试条件,并应用LC/MS/MS技术指认图谱中的主要色谱峰.结果:获得了较为理想的苦味叶下珠多酚类成分HPLC/MS图谱,其中9个色谱峰被指认.结论:用文中的佳分离条件可较全面地反映苦味叶下珠中的多酚类成分,为苦味叶下珠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手段.
作者:陈光英;朱国元;李国英;吴晓鹏;李庆洋;方宏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制备白芷香豆素不同载体固体分散体,并检测其体外溶出特性.方法:选择聚乙二醇6000(PEG)、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泊洛沙姆188等3种载体,用熔融法和溶剂法制备了白芷香豆素固体分散体,对其进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以鉴别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并以欧前胡素为检测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ThermoC18(150 mm×4.6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02 nm,进行了溶解度、体外溶出度测定.结果:熔融法和溶剂法可用于白芷香豆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白芷香豆素类组分可充分分散在载体中并形成低共熔物,三种载体对白芷香豆素均有较好的增溶作用.结论:以聚乙烯吡咯烷酮K30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使白芷香豆素的体外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明显提高.
作者:何丹;杨林;贺浪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对哈蟆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波谱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出了4个化合物,其中结晶Ⅰ为十六烷酸胆甾醇酯,结晶Ⅱ为胆甾-4-烯-3-酮,化合物Ⅲ为胆甾醇,结晶Ⅳ为十六烷酰胺.结论:结晶Ⅰ、Ⅳ为首次从哈蟆油中获得.
作者:王永生;姜大成;王恩思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