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鸦胆子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丁晨旭;索有瑞

关键词:鸦胆子,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摘要:鸦胆子系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Brncea Javaniea L.Merr)的种子,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1]Kupchan等报道了由B.antidysenter Mill.中分得对多种动物菌株有显著活性且毒性较低的鸦胆丁[2](Bruceantin)后,有关活性成分的报道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进一步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苦木内酯类化合物[3~5].我国于1978开始研制鸦胆子油静脉乳剂[6],并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鉴于该植物的多种生物活性,为了更好地开发其药用价值,本文就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雷氏丹参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前列腺炎是男性的常见病,近几年来临床发病率有明显增加.一般前列腺炎患者在发病初期,先到泌尿科用西药治疗,由于需要较长时期的用药,或因西药的副作用等原因,在西医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转来中医科就诊.自2002年10月到2004年9月,我们在本院门诊用上药集团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雷氏丹参片治疗前列腺炎30例,并对其进行跟踪观察,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许建中;沈小珩;徐培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HPLC测定苦参素注射液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苦参素为氧化苦参碱与极少量的氧化槐果碱的混合物.氧化苦参碱具有抗炎、抗肿瘤、镇痛、抗心律失常、平喘、镇咳、消肿利尿、升高白血球、护肝等作用[4],因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苦参素注射液为苦参素的灭菌水溶液,用于肿瘤放疗、化疗引起的白血球低下及其他原因所致白细胞减少症.为有效地控制其内在质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此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出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陈宗良;李冰岚;包玮鸳;吴立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创新药物技术风险模糊评价模型研究

    美国控制专家L.A.Zadeh 1965年提出模糊集论的概念,有关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种不同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模糊数学方法常用于对某特定系统或机构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可望将其推广应用于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的整体风险管理流程中,形成以风险评价为核心的管理体系.本文以中药创新药物的技术风险研究使用模糊数学方法对中药创新药物技术风险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

    作者:蔡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鼻渊滴丸的制备研究

    鼻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实验室研制了鼻用鼻渊滴丸,是由苍耳子、甜瓜蒂、黄连、辛荑、细辛等经科学提取、精制后滴制而成的中药制剂.原方是我校附属医院的验方.

    作者:王治平;孟祥平;樊化;杨珂;王一飞;李贵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白芷香豆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溶出特性研究

    目的:制备白芷香豆素不同载体固体分散体,并检测其体外溶出特性.方法:选择聚乙二醇6000(PEG)、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泊洛沙姆188等3种载体,用熔融法和溶剂法制备了白芷香豆素固体分散体,对其进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以鉴别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并以欧前胡素为检测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ThermoC18(150 mm×4.6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02 nm,进行了溶解度、体外溶出度测定.结果:熔融法和溶剂法可用于白芷香豆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白芷香豆素类组分可充分分散在载体中并形成低共熔物,三种载体对白芷香豆素均有较好的增溶作用.结论:以聚乙烯吡咯烷酮K30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使白芷香豆素的体外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明显提高.

    作者:何丹;杨林;贺浪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灯盏花素聚丙烯酸酯纳米球的制备及载药机理探讨

    目的:制备灯盏花素聚丙烯酸酯纳米球,研究聚丙烯酸酯纳米球与灯盏花素之间的载药机理.方法:采用微乳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酯纳米球,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助表面活性剂为丁醇,单体为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乙腈(AIBN);灯盏花素的载药分别采用在聚合反应之前和之后加入二种方式.结果:制备的聚丙烯酸酯纳米球大小在50 nm左右,表面电势ζ为-27.2 mv,负载灯盏花素以后纳米球电位增大.灯盏花素包封到聚丙烯酸酯纳米球上时,其载药量与加入药量呈线性相关;灯盏花素负载到聚丙烯酸酯纳米球上时,载药量呈层状增加.结论:通过微乳液聚合制备的聚丙烯酸酯纳米球可用于包封脂溶性中药成分.

    作者:刘思明;温涛;胡坪;刘清飞;王义明;罗国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安软胶囊防治脑卒中药效作用研究

    脑安软胶囊是上海祥鹤制药厂研制,主要由川芎、当归、红花、人参、冰片等数味中药材组成,按原有脑安胶囊配方,应用不同条件的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制备,具有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的功效,目前临床主要用于防治脑卒中[1].为证实其改善脑供血、抑制血栓形成、保护缺血缺氧脑组织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动物实验观察了该药的有关药效作用.

    作者:张旭静;孔建龙;王素春;王春安;王桂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慢性肾衰竭血瘀证患者血清NO、ET、IL-6的水平变化及雷氏丹参片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RF)血瘀证患者的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与肾功能和中医证候变化的相关联系,及其丹参片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测定60例非透析治疗的CRF血瘀证患者的血清NO、ET、IL-6和肾功能水平,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分别建立上述指标间的线性关系,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两组治疗用药无差别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丹参片,疗后再次测定上述指标,并作对比.结果:CRF血瘀证患者的血清NO、ET、及IL-6含量水平与血肌酐(Scr)和中医证候呈明显的正相关或负相关线性关系.丹参片能改善肾功能和血瘀症候(P<0.01或0.05),并能降低血清ET和IL-6水平,升高血清NO含量(P<0.01或0.05).结论:CRF血瘀证患者的血清ET、IL-6水平与肾功能损害和血瘀证候呈正相关,血清NO水平与肾功能损害和血瘀证候呈负相关;丹参片能改善CRF血瘀证患者的肾功能和临床症状,并能影响血清NO、ET和IL-6的含量水平.

    作者:吕勇;王亿平;李文娟;张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广西苦丁茶老叶的提取工艺研究

    广西苦丁茶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学名IIex KudingchaC.J.Tseng,性凉,味甘苦,有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的功能[1].文献报道苦丁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熊果酸及多种皂苷.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苦丁茶老叶的提取物中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对提取过程中影响提取效果的诸因素进行探讨,选择佳条件,为苦丁茶老叶的开发利用和提取工艺的优化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黄雪梅;蒙大平;邓玉庄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草药对于华法令抗凝作用影响

    缺血性中风是心房颤动患者远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国外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华法令对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中风的预防是有效的,它使心房颤动患者每年发生缺血性中风的危险性降低60%[2].此外人工瓣膜置换术、血管移植术后病人为防治血栓形成,也较多使用华法令.但在应用华法令同时其引起的出血事件也日益增多,其中一部分是由于同时服用其他药物而影响华法令代谢.由于国人服用中成药者众多,故中草药对华法令的影响更需重视.

    作者:颜青;蒋锦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鸦胆子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鸦胆子系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Brncea Javaniea L.Merr)的种子,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1]Kupchan等报道了由B.antidysenter Mill.中分得对多种动物菌株有显著活性且毒性较低的鸦胆丁[2](Bruceantin)后,有关活性成分的报道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进一步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苦木内酯类化合物[3~5].我国于1978开始研制鸦胆子油静脉乳剂[6],并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鉴于该植物的多种生物活性,为了更好地开发其药用价值,本文就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丁晨旭;索有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苦味叶下珠中多酚类成分的HPLC/MS/MS研究

    目的:建立苦味叶下珠中多酚类成分HPLC/MS/MS的测试方法.方法:利用RP-HPLC线性梯度洗脱筛选佳测试条件,并应用LC/MS/MS技术指认图谱中的主要色谱峰.结果:获得了较为理想的苦味叶下珠多酚类成分HPLC/MS图谱,其中9个色谱峰被指认.结论:用文中的佳分离条件可较全面地反映苦味叶下珠中的多酚类成分,为苦味叶下珠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手段.

    作者:陈光英;朱国元;李国英;吴晓鹏;李庆洋;方宏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当归芍药软胶囊中挥发油提取及其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研究

    当归芍药散出自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由当归、白芍、茯苓、白术、川芎和泽泻组成,具有泄肝补血,健脾利湿功效,现代医药工作者将其用于治疗老年性痴呆,取得较好疗效[1].为克服散剂存在服药量大、吸收率低的缺点.我们采用现代制药工艺,将其制成当归芍药软胶囊.

    作者:郭炜;袁志芳;张兰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与中药现代化

    我国现阶段对中药中挥发性有效组分的提取往往采用传统的水蒸汽蒸馏法或有机溶剂萃取法,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和收率低,创制的中成药还难以在国外注册、合法销售与使用,市场占有率仅为1%左右,与天然药物主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其主要原因是产业技术现代化水平不高,制备工艺和剂型现代化方面还很落后;生产过程的许多方面缺乏科学、严格的工艺操作参数,从而导致有效成分损失、疗效不稳定等缺点.要改变这种现状,增强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必须采用先进技术实现中药现代化,其中关键的就是实现提取分离工艺、制剂工艺现代化[1].用超临界CO2萃取可防止中药有效组分的逸散和氧化,过程没有有机溶剂残留,可获得高质量的提取物并提高药用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在中药现代化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廖传华;黄振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黄连总碱对乙醇致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黄连总碱(TA)对乙醇致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乙醇致胃粘膜损伤动物模型,通过胃粘膜损伤指数和病理学改变来观察TA的保护作用.检测胃粘膜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活性氧(·OH)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内皮型NOS(eNOS)和诱导型NOS(iNOS)在胃粘膜的表达.结果:TA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乙醇致大鼠胃粘膜损伤,且作用强于等量的小檗碱(Ber).TA明显阻遏乙醇引起的胃粘膜MDA、·OH升高以及NO、SOD降低.TA抑制乙醇所致的nNOS、eNOS在胃粘膜表达降低以及iNOS过表达.结论:黄连能抗人类酒精性胃粘膜损伤,该作用是各生物碱相互增效的结果.作用机制涉及:抑制氧自由基产生;促进自由基清除;减轻脂质过氧化;阻遏nNOS、eNOS表达降低以及iNOS过表达,维持胃粘膜的NO含量在正常水平.

    作者:李备;潘永全;刘华蓉;万先惠;周岐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辛苍通窍丸的制备及临床疗效

    辛苍通窍丸是我院协定处方研制而成的医院制剂,经临床验证,具有益气固表、消肿止痛、祛风散寒、宣肺通窍的功效,在临床上治疗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具有明显的疗效,现将其制备工艺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刘珂;郭萍;巩福恒;陈东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檵木叶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与检测

    檵木[Loropetalum chinese(R.Br.)Oliv]又名坚漆、檵柴、刀脂木等,为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我国湘西地区藏量十分丰富.有文献报道檵木含鞣质、脂肪酸、槲皮素、异槲皮苷、黄酮类、酚性物质及有机酸,具有止血、止泻、生肌、消炎、镇痛等作用,可用其治疗烧伤、子宫出血、外伤出血、腹痛腹泻等病症[1,2]湘西民间常用檵木鲜叶煎服治腹泻,有奇效.本研究通过抑菌实验确定檵木抑菌活性及其抑菌活性成分的佳提取、分离纯化条件[3],为檵木叶抑菌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卢成英;徐东翔;杜勇;黄早成;钟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HPLC测定消糖灵胶囊中优降糖的含量

    消糖灵胶囊(见部颁标准WS3-B-2026-95)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西药结合复方制剂,由黄芪、白芍、人参、黄连、优降糖等10余味药品制成的胶囊剂,具有益气养阴,清热泻火,益肾缩尿之功效,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优降糖(又称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为处方中的西药成分,但原标准未对其进行定量控制,有文献报道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1]和薄层色谱扫描法[2]的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的消糖灵胶囊中优降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简便可行,结果满意.可用于本品中优降糖的质量控制.

    作者:曾水云;杨四海;郑烈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中药复方中成分非常复杂,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现代色谱制备与色谱联用技术的发展,为成分的确定奠定了坚厚的技术基础[1],要搞清楚其中的成分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对中药复方的研究重点就自然而然地从单纯地研究复方成分的生物活性转移到有效成分的研究.但是,中药复方有效成分复杂,研究复方的有效成分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本文对近年来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的研究现状做简单综述.

    作者:李忠红;倪坤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荭草药材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荭草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用Inersil-ODS-3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00 nm.结果:以梯度洗脱得到的色谱图各色谱峰分离较好,达到指纹图谱的技术要求,10批样品相似度大于0.9.结论:采用HPLC指纹图谱检测技术可有效控制荭草药材的质量.

    作者:王爱民;王永林;兰燕宇;刘丽娜;何迅;李勇军;郑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