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国庆;冯学梅;华青措
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为传统名贵中药.<名医别录>记载,人参主消渴.现代医学报道[1~3],人参或人参皂苷在临床上用于预防与治疗糖尿病.
作者:孙彦君;于恩中;孙印石;郑毅男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考察石菖蒲挥发油的佳提取工艺和β-CD佳包合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考察水蒸气蒸馏的佳提取工艺,以挥发油得率作为评价提取工艺的指标;用正交试验考察饱和水溶液法佳包合工艺,以包合物含油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作为评价包合工艺的指标.结果:挥发油的佳提取工艺为石菖蒲药材加8量水,提取11 h;挥发油与β-CD环糊精的佳包合工艺为:石菖蒲挥发油用10倍量的β-CD在30℃搅拌1.5小时进行包合.结论:所选提取工艺提油率高,包合工艺合理,节约成本.
作者:柯瑜;倪健;姚珏成 刊期: 2006年第09期
2003~2004年间,笔者在临床采用纯中药加味二陈汤治疗小儿咳嗽14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艳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广西粉葛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为粉葛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二元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 nm.结果:以15个共有峰为评价指标,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中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3%,符号有关规定要求.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有助于粉葛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小燕;潘洪平;杨立芳;罗伟强;邓光辉;韦冬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心泰胶囊是以中药黄芪、丹参、三七等为主要成分,经现代工艺研制而成的中药制剂.临床用于冠心病和心绞痛的治疗.本文观察了其对麻醉犬心肌梗死和血瘀证动物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王宇华;王宇锋;马世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大黄配方颗粒中蒽醌类成分的影响.方法:以总蒽醌含量,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总量为指标,对不同干燥方法进行考察.结果:喷雾条件为浸膏相对密度为1.06~1.10(60℃)进风温度140~150℃,出风温度85~90℃所得的颗粒外观较好,蒽醌类成分破坏小.结论:大黄配方颗粒佳的干燥方法是喷雾干燥.
作者:李敏;李晓芳;李丽霞;张乐;刘渝;陈丹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生化汤对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二种方法观察生化汤不同剂量(高、中、低)对血瘀证(大鼠)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血管内皮细胞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ECAM-1)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VCAM-1、ICAM-1、PECAM-1、iNOS高表达,生化汤能减少造模动物VCAM-1、ICAM-1、PECAM-1、iNOS的表达,而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减少,各分子表达呈递增趋势,具有量效关系.结论:生化汤能降低血瘀证大鼠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且量效关系明显.
作者:胡小勤;陈利国;屈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血府逐瘀胶囊对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头面部、上肢及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星状神经节阻滞(单纯组)和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血府逐瘀胶囊(联合组)治疗.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睡眠质量评分QS评分法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前VAS为(8.84±0.66)分,QS为(3.78±0.31)分;治疗后1~4周VAS评分和Q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单纯组比较(P<0.05),显效率为82.5%.结论: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和血府逐瘀胶囊治疗中老年头面部、上肢及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改善睡眠质量,疗效显著.
作者:林海;高小燕;王均炉;林寿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丹参为复方丹参片的主要原料,其化学成分可分为水溶性及脂溶性两部分.丹参脂溶性成分多用乙醇提取,在水中不溶;以丹酚酸B为主的丹参水溶性成分在乙醇中均有一定溶解性.为研究醇提条件对丹参多种成分的影响,本文采用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考察,研究高浓度醇提条件对丹参5个指标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作者:黄琳;肖晓丽;罗杰;林青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前列通片由金银花、萹蓄、巨麦、车前、黄柏、连翘、柴胡等中药组成,原方为合剂,现制成片剂,以便于临床用药.为了有效地控制本品内在质量,本文对其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对黄柏、连翘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本品中的金银花的绿原酸进行了含量测定.
作者:李瑞海;冯琳;王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优选葛芩片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与多指标的综合评分法,优选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对不同型号树脂及洗脱条件选择,不同型号澄清剂的对比,提高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葛芩片佳工艺条件为:采用70%乙醇提取两次,每次2 h,第1次10倍量乙醇,第2次8倍量乙醇,使用澄清剂与AB-8大孔树脂富集,使总黄酮含量达到70%以上.结论:应用该工艺提取效率高,确保制剂质量.
作者:崔明宇;马英丽;赵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六神丸是闻名中外的喉科要药,由麝香、牛黄、冰片、珍珠、雄黄、蟾酥组成.近年来发现其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喉科疾病,已拓展运用到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在内科的应用,已显现出这一传统的中成药潜在的作用和治疗效果.
作者:张保国;刘庆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乳病消片(柴胡、丹参、红花、青皮、当归等)的质控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柴胡、丹参、红花、当归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的橙皮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柴胡、丹参、红花、当归.橙皮苷在0.041~0.410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98.81%,RSD=0.6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乳病消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红卫;李平;焦海胜;张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诃子散(诃子、黄连、木香等)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诃子、黄连、木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诃子中的没食子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没食子酸在81.6~367.2n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6),平均回收率为98.84%(RSD为1.9%,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重复性好,可作为诃子散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向阳;徐绍新;黄志军;张惠明;张雪琼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自2001年6月~2003年12月,笔者应用肠康液大肠水疗系统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并与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红;沈峰;付式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独活寄生合剂(独活、桑寄生、秦艽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处方中的药材进行了鉴别;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蛇床子素的含量.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川芎、当归、防风、秦艽、杜仲、细辛、白芍的特征色谱;蛇床子素在0.466~3.600 μg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5.4%.结论:所建方法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新;林於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本院儿科联合中药制剂室采用中西医结合法制备的小儿补血糖浆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邓苏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环草石斛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汽蒸馏提取石斛挥发性成分,用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金钗石斛分离出109个成分,鉴定出63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6.26%:环草石斛分离山63个成分,鉴出52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7.48%.2种石斛挥发油成分中,含有10种相同成分.结论:首次报道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石斛挥发性成分,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研究.
作者:刘建华;高玉琼;霍昕;杨迺嘉;赵德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对参术复合多糖中红参多糖进行红外光谱鉴别研究.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对五种多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除蛋白后的参术复合多糖、参术复合多糖、红参多糖与混合多糖在约1740cm-1处有吸收峰,而白术多糖的图谱中此波数处无吸收峰;在指纹区1250~500cm-1范围内,参术复合多糖与红参多糖的图谱基本一致,与混合多糖、白术多糖的图谱有差别.结论:运用红外光谱法对参术复合多糖中的红参多糖进行了定性鉴别,且参术复合多糖与混合多糖有一定差别.
作者:万丽;刘毅;刘玮琦;胡轶娟;杜李春;何晓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赤芍为常用中药,来源于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o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传统医学认为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功效[1].
作者:王汀;刘青云;邓英杰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