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贤春;王玉蓉;路世鹏
目的:建立六味木香片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六味木香片中栀子苷的含量,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水-乙腈(85:15),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理论塔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为11200;分离度为2.5;栀子苷含量在0.26~1.56μg范围与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r=0.9996;回收率及RSD分别是96.8%和0.6%(n=5).结论:方法简便,重复性好,空白无干扰,可用于六味木香片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卢智玲;汪国华;刘华栋;刘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强力片中淫羊藿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流速为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淫羊藿苷对照品在0.212~2.12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3%(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钱叶;田永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灯盏细辛注射液和灯盏花素的成分异同.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DAD):Hyper-sil ODS2(250×4.6mm,5μm)色谱柱,乙腈-水-磷酸(18:82:0.2)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86nm,柱温40℃.结果:灯盏细辛注射液色谱图中有10个峰的紫外光谱与咖啡酸的吸收带和谱线轮廓相似、野黄芩苷的峰极低;灯盏花素片色谱图的主要峰为野黄芩苷峰.结论:临床用途相同的灯盏细辛注射液与灯盏花素片在主要化学成分类型上截然不同.
作者:杨文宇;张艺;李玲;李玉锋;陈祥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制备感冒清微丸(南板蓝根、大青叶,等).方法:用挤出-滚圆造粒机及流化床包衣设备制备感冒清微丸.结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感冒清微丸中的扑热息痛含量为标示含量的96.27%.结论:用上述方法制作感冒清微丸是可行的,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质量稳定.
作者:韩庆惠;钱桦江;李连会;吴世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是癌症晚期较多见的并发症.如何缓解或减轻晚期耪症患者的疼痛,降低阿片类麻醉药品的使用频度,避免药品的成瘾性及其他不良反应,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本文介绍运用自制元麝止痛液治疗癌性疼痛38例,取得较好疗效,观报道如下.
作者:杨劼;寇胜玲;旋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一清胶囊(大黄、黄芩、黄连)中黄芩苷、大黄酸和小檗碱3种主要药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选用Kromasil C18分析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0.02 mol·L-1H3PO4(三乙胺调pH=6.82)-乙腈(40:11),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结果:黄芩苷在3.666~73.32 mg·L-1内峰面积与含量呈线性关系(R=0.9998),大黄酸在0.3112~15.56 mg·L-1内峰面积与含量呈线性关系(R=0.9998),小檗碱在1.221~50.∞mg·L-1内峰面积与含量呈线性关系(r=0.9999).各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黄芩苷102.3%(RSD=2.5%)、小檗碱101.8%(RSD=1.8%)、大黄酸98.3%(RSD=2.9%).结论: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一清胶囊质量的全面评价.
作者:李奕;许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一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猴头颗粒剂中腺苷的含量.方法:以Hypersil ODS C18(5μm,4.6mm×200mm)为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05 mol·L-1磷酸二氢钾(15:85),检测波长为:UV-λ259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外标法定量.结果:腺苷在5.06~35.4μg·mL-1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67%(n=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猴头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静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升降散源于明·张鹤腾<伤暑全书>[1],为治暑良方.后得清代医家杨栗山的发挥,载于<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中.其中僵蚕为君,味辛气薄,苦燥恶湿,故能胜风除湿,清热解郁;蝉蜕为臣,甘寒无毒,质轻则升,能祛风胜湿,涤热解毒.僵蚕、蝉蜕皆升浮之品,纯走气分,二药相配旨在升阳中之清阳.姜黄为佐,大寒苦平,喜祛邪伐恶,理血中之气,利肝胆而散郁;大黄为使,味苦而大寒,力猛善走能直达下焦,深入血分可上下通行,既能泻火,又可补虚.姜黄、大黄皆苦寒降泄之品,既走气分,又行血分,二药相合旨在降阴中之浊阴.诸药相配,升降相施,寒温并用,既无明显寒热偏胜之性,又无补泻偏胜之弊,重在调和.
作者:孙立;唐勇;马明;彭胜权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天肾宝合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以甲醇-乙腈-水-冰乙酸(11:3:85: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8 rim.结果:本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灵敏度高,色谱分离效果好,平均回收率为98.1%,RSD为1.1%.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天肾宝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曾水云;杨四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为观察黄丹益肾胶囊(黄芪、丹参)(HDC)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Wistar大鼠致胰岛素抵抗后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形成高血糖后随机分为5组,连续给药10周,观察用药前后大鼠一般情况、血糖,10周后测定肾功能指标并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黄丹益肾胶囊能明显改善Ⅱ型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精神状况,增加大鼠体重,减少大鼠的24 h尿量;降低Ⅱ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清肌苷和尿素氮的含量,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减轻高血糖引起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触突排列紊乱融合、线粒体肿胀变性等病理改变,可较好地保护DN大鼠肾脏的超微组织结构;并有一定的降糖作用;结论:提示黄丹益肾胶囊对Ⅱ型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作者:马仁强;陈利国;陈健文;聂优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麻黄蜜炙后生物碱与挥发油两类主要成分的变化.方法:用气质联用方法分析蜜炙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按<中国药典>测麻黄总碱的方法比较蜜炙后麻黄总碱的变化情况.结果:蜜炙后挥发性成分变化较大,其中异桉叶素、对-聚伞花素、D-柠檬烯、桉叶素、T-萜品烯等含量显著升高,苯甲醛、四甲基吡嗪、对乙烯基茴香醚、1-α-松油醇、T-松油醇等含量均降低;总生物碱含量则均表现为减少.结论:麻黄蜜炙后辛散发汗力减弱,润肺平喘作用增强,可能与总碱含量减少及挥发油特征变化有关,这为研究古人的炮制机理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作者:陈康;林文津;林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测定乙肝宁颗粒(黄芪、白花蛇舌草、党参等)中黄芪甲苷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C18(250 mm×4.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 mL·min-1;检测器:SEDEX75.结果:黄芪甲苷在0.5984~2.3936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5.41%(RSD为1.1%,n=5).结论:本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结果准确可靠,是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的较好方法.
作者:曹湘萍;梁建宁;何晓艳;方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慢性咽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多发生于成年人.由于其迁延难愈,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近年来笔者利用自拟处方咽炎康口服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孝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用于治疗风湿骨痛,伤风感冒,心胃气痛,可口服和外用.在国家试行标准[1]中,除有徐长卿药材的定性鉴别外,无其他药材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检测方法,为了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本文建立了木香、桂枝、五加皮、薄荷脑的薄层鉴别方法以及樟脑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高玉琼;赵德刚;刘建华;刘文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马应龙保健熏洗液是根据近30年临床验方筛选研制的复方中药外用洗剂,其用于肛门局部熏洗,对肛肠常见疾病的治疗具有消炎、消肿、止痛、止血的作用,并能促进术后伤口愈合.它由荆芥、苍术、赤芍等多味中药用75%乙醇渗漉而制得.本实验对3种马应龙保健熏洗液验方进行抗炎、杀菌及安全性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作者:孙德友;李弘涛;汪金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将复方乌鸡胶囊(江西方)开发为新药.方法:采用小鼠镇痛和止血;抗炎(大,小鼠),离体大鼠子宫收缩,抗阴虚(小鼠)等药效学试验及大鼠的长期毒性试验和大耐受量测定.结果:复方乌鸡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简称WH、WM、WL、下同)对镇痛和止血试验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抗炎方面:小鼠的WH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余均有显著性差异,大鼠的WH、WL组中第1h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第5、24 h有显著性差异.毒理学方面:大耐受量为50kg体重成人日用量(9 g、生药量)的953倍;长毒试验复方乌鸡胶囊H、L组中动物脏器和切片均未发现明显异常,认为本品比较安全.结论:复方乌鸡胶囊和复方乌鸡口服液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大鼠子宫呈显著的收缩作用;收缩频率明显(P<0.05)加快,且乌囊H比乌液H组呈明显差异(P<0.02).
作者:刘元帛;万阜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复方扶芳藤合剂(红参、黄芪,等)的HPLC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shim-pack CLC-ODS6.0 mm×150 m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203 nm,分析时间:60min,流速:1ml·min-1.结果:标示出复方扶芳藤合剂19个共有峰.结论:该法测定的HPLC指纹图谱为复方扶芳藤合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
作者:覃洁萍;刘进;廖卓;李芸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四逆汤(熟附子、干姜、炙甘草)能否诱导心肌延迟预适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四逆汤预处理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5min,再灌5 min,反复循环3次,24 h后缺血1 h,再灌1 h.四逆汤预处理组给予四逆汤灌胃(5 mL·kg·d-1)连续3 d,末次灌药24 h后缺血1 h,再灌1 h.以心肌梗死面积、心肌酶为评价指标并测定心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丙二醛及一氧化氮的含量,通过RT-PCR检测eNOS mRNA及iNOS mRNA的表达.结果: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及四逆汤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心肌梗死面积、血清CK、LDH明显减少,SOD的活性升高,MDA的生成减少,NO含量显著增加伴随iNOS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及四逆汤预处理组的eNOS mRNA表达显著下降.结论:四逆汤能诱导心肌延迟预适应,其机制与NO密切相关.
作者:刘颖;吴伟康;赵明奇;刘克玄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酒蒸南五味子炮制原理.方法:采用挥发油测定法测定挥发油含量,薄层色谱定性鉴别;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木脂素含量;用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水浸出物含量.结果:酒蒸南五味子挥发油的含量降低了35.3%,薄层层析结果显示增加了一个斑点;总木脂素含量酒蒸品较生品提高了28.9%;水浸出物含量酒蒸品较生品降低了2%.结论:传统炮制理论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作者:崔九成;宋小妹;蔡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本文报告86例癫痫持续状态,年龄12~80岁,平均(48.63±18.11)岁.男37例,女49例.其中强直-阵挛持续状态60例,阵挛-强直-阵挛持续状态21例,强直持续状态型3例及复杂性部分型癫痫持续状态-精神运动癫痫持续状态2例.方法:本组治疗分为苯巴比妥钠肌注组45例,安定静脉注射组41例.结果:两组在控制癫痫持续状态时为(28.53±10.95)min对(33.85±11.53)rmin,P<0.05.结论:说明苯巴比妥和安定联合用药效果好.
作者:刘晖宇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