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玲;毛晓敏;张建军;况冬成;李剑奇;冷红文
目的:研究环糊精辅助提取丹参的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丹参素、干浸膏为指标,对β-环糊精辅助提取丹参工艺与水提丹参工艺进行比较.结果:β-环糊精辅助提取工艺的提取物中丹参酮ⅡA指标明显优于水提提取物,丹参素和干浸膏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环糊精辅助提取工艺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振海;刘力;徐德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全部病历均来自我院2000年11月~2002年2月肛肠科门诊就诊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8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41例;大年龄75岁,小12岁;平均年龄37.6岁.病程一般在3~10 d.对照组58例,男性31例,女性27例;年龄大者67岁,小者15岁,平均年龄34.2岁,病程3~10 d.两组对比见表1.
作者:李文献;刘新茹;孟小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改良消肿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软组织挫伤和关节扭伤的患者按时间顺序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改良消肿散)33例;对照组(关节镇痛膏巴布剂)29例,疗效观察7天,然后进行疼痛、压痛、肿胀、功能活动比较,结果:两组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止痛作用,而治疗组药物具有良好的综合止痛和消肿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别(P≤0.05),在两组功能活动对比无差异.结论:改良消肿散治疗软组织损伤具有良好的止痛消肿作用,不良反应低.
作者:李飞跃;奚小冰;傅文彧;罗仕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丹参,三七、冰片)中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含量.方法:采用YWG-C18色谱柱,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分别在2.5~50.0 μg·mL-1、0.625~12.5 μg·mL-1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6%(RSD=0.92%)、98.34%(RSD=0.71%).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丹参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柳仁民;邓爱霞;刘道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盆腔炎灌肠液是我院妇产科医师的协定处方,功能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主要用于慢性盆腔炎、盆腔包块等妇科疾病.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制备及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张喜旺;张新春;韩伟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苍耳子鼻炎胶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四册收载品种[1],由苍耳子浸膏粉、白芷浸膏粉、黄芩浸膏粉等制成,具有疏风,清肺热,通鼻窍,止头痛之功效,对风热型鼻疾,包括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原标准缺少有效成分的定量控制指标,方中黄芩浸膏粉所含黄芩苷有抗炎、抗菌、解热等作用[2],对本方的临床疗效有重要作用.以黄芩苷为定量监控指标可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质量.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苍耳子鼻炎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方法.
作者:张良;庄晓洪;万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麻黄汤源于<伤寒论>,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本方药味不多,配伍精当,是历代中医学家倍为推崇的著名方剂,也是历版教材用以阐明方剂组成原则的首选方剂.药理学实验证明麻黄汤全方具有解热、抗病毒、镇咳、祛痰等作用,为了阐明麻黄汤的配伍规律,进一步解释君臣佐使的配伍规律,本课题组结合麻黄汤组方理论,采用叠加法对麻黄汤进行拆方分组,进行了一系列的药理学、药化实验,本文就麻黄汤的急毒,抗炎、抗过敏作用作简单报道.
作者:刘永刚;罗佳波;蒋毅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止咳平喘胶囊(西洋参,杏仁,黄芩,甘草,川贝母等)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西洋参、甘草、川贝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b1含量,采用μBondpack C18柱,以乙腈-水(34:66)为流动相,流速:1.2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柱温:40.0℃,灵敏度:0.02 AUFS.结果:人参皂苷Rb1含量在0.612~6.12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7.20%,RSD为2.25%.结论: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止咳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萍;朱胤龙;韦强;闫便节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改进抗病毒片(知母,连翘等)中知母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取代原试行标准中的薄层扫描法.结果:新方法较原方法的重现性、精密度均有所提高.结论:所选择的新方法可行.
作者:陈延清;周时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痹康饮合剂是由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张国恩教授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处方主要为青风藤、雷公藤、黄芪、鸡血藤、防己、羌活、独活、红花等,具有祛风除湿、通络化瘀、补气养血、调节免疫等功效,临床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风湿类病取得了良好疗效.本实验通过对小鼠灌胃给药,观察痹康饮合剂的急性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及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张国恩;杨德华;钱玉中;姚筱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冰片为常用中药,以往多外用,近年来在心脑血管成药中的应用十分普遍.现在临床上已少用梅片等传统品种,多用机制冰片(合成龙脑),对其质量<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规定,本品含龙脑(C10H18O)不得少于55.0%.而我们在研究工作中采用GC-MS检测发现,机制冰片并不稳定,临床上使用样品的质量经常不符合药典要求,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魏刚;林双峰;方永奇;刘东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制定抗癌平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异嗪皮啶的含量,并鉴别抗癌平丸中的脂蟾毒配基.结果:HPLC法能准确鉴别出抗癌平丸中的脂蟾毒配基.测得异嗪皮啶的线性范围为0.203 6 μg~2.036 μg;含量为0.389 9~0.409 8 mg·g-1;平均回收率为97.93%,RSD为2.2%(n=5).结论:本方法准确、简单、专属性强,能有效地控制抗癌平丸的质量.
作者:董小平;王慧;王玉;倪坤仪;王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复方参仲口服液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Nova-Pak C18柱(300mm ×3.9 mm,4 μm),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0-β-D-葡萄糖苷在0.0456μg~0.2736μg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55%,RSD为1.25%.结论:所建方法快速、方便,分离度好,其他成分无干扰,可用于复方参仲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路玫;莫可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对银屑片(栀子、黄芪、当归等)进行了定性定量方法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栀子、黄芪、当归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TLC色谱中均能检出栀子、黄芪、当归;栀子苷在20~2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精密度高(RSD=0.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81%,RSD为0.54%(n=5).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回收率高,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作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唐富山;焦海胜;邱雯;王法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8种不同类型吸附树脂对柿叶黄酮的吸附特性.方法:测试它们对柿叶黄酮的吸附率、吸附速率、解吸率和产物得率及其黄酮含量.结果:发现聚酰胺和AB-8树脂对柿叶黄酮吸附量大,吸附快、解吸容易,吸附后产物黄酮含量高.结论:聚酰胺和AB-8树脂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柿叶黄酮吸附剂,可用于从柿叶提取物中富集制备含量达70%以上的柿叶黄酮,为柿叶黄酮的开发提供新工艺.
作者:贝伟剑;彭文烈;罗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前列腺增生(BPH)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目前普遍认为它具有雄性激素依赖性,所以目前主要采取的造模方法是注射睾酮法.但文献报道雄性激素的剂量及用药时间相差甚大[1~3],给动物造模和研制新药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
作者:余宙;余日跃;廖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为探讨牡荆子提取液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机制,初步观察了牡荆子提取液对大小鼠血脂、肝脂和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牡荆子提取液每日按5.0、7.5、10.0 mL·kg-1·b.w.分别灌胃.结果:结果发现,能使小鼠高脂饲料所致的血脂和肝脂水平下降(P<0.05);同时,也能使正常鼠肝中甘油三酯蓄积程度降低.结论:结果提示牡荆子具有一定的降血脂和护肝作用;还有促进小鼠肝糖原生成作用.
作者:罗其富;周弟先;朱炳阳;廖端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强力止咳宁胶囊是金银花浸膏粉、满山红挥发油加入赋型剂制备而成,其功能为止咳、平喘、抗炎.本文主要对其止咳、平喘、抗炎、抑菌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
作者:王建明;展晓日;宗鸣;王文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用不同波长检测实现一次进样同时测定清热活血协定方(茵陈、陈皮、生山栀、水蛭等)中有效成分绿原酸和橙皮苷的含量.方法:用HPLC法测定,以乙腈-0.4%磷酸为流动相作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83 nm(测橙皮苷)、325nm(测绿原酸).结果:所测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5%,RSD小于1.6%,线性良好.结论:本分析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张建中;陈璋璋;吕迁洲;高鑫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乳康舒胶囊(鹿角胶、淫羊藿、白芍等)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肌肉注射雌二醇和黄体酮法造成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结果:乳康舒胶囊ig给药后可抑制造模大鼠乳腺直径的增加,乳腺小叶中的平均腺泡数、腺腔的平均直径及腺腔内分泌物明显减小;并明显抑制血清E2的升高,使血清E2、P基本恢复到正常动物的水平,大剂量组的PRL比模型对照组也显著减少(P<0.001).结论:乳康舒胶囊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叶其正;沈明勤;石磊;王焱;王志刚;罗宇慧;彭蕴茹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