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参缓释胶囊体外释放与体内吸收的相关性研究

王玉兰;栾欣

关键词:肾参缓释胶囊, 体内外, 相关性, 大鼠
摘要:目的:考察肾参缓释胶囊(苯乙醇苷)的体外释放度与体内吸收的相关性.方法:应用D-800LS智能溶出仪测定肾参缓释胶囊的释放度;8只大鼠随机分两组,其中一组单剂量口服给药,用UV测定大鼠血药浓度,按照Wagner-Nelson公式计算吸收分数.结果:肾参缓释胶囊的体外释放度与体内吸收分数的相关系数为0.9654.结论:肾参缓释胶囊的体外释放度与体内吸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板蓝根适宜采收期的研究

    目的:确定板蓝根适宜的采收期.方法:通过HPLC法比较测定了板蓝根生长期内腺苷的含量,同时以常规方法比较了生长期内干物质积累动态以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在板蓝根的生长过程中,腺苷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一直呈增长趋势,在11月份前增长快,其干物质积累在12月份达到高.结论:综合考虑板蓝根中的腺苷含量、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及其产量,板蓝根适宜的采收期为11月至12月.

    作者:陈松光;曾令杰;陈矛;秦民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三花龙胆和东北龙胆地上、地下器官中獐芽菜苦苷积累规律研究

    目的:研究三花龙胆地上器官和地下器官獐芽菜苦苷积累相关规律.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结果:獐芽菜苦苷在三花龙胆中积累规律,根>茎>叶>花,且随植物的花期而变化.在东北龙胆中积累规律,地下部分根、根茎和地上部分茎的含量相对高于叶和花,且茎在5月份后含量逐渐减少,而根的含量变化不大.叶的变化比较平稳,含量很低.而花中由于獐芽菜苦苷含量太低,几乎检测不到.结论:可能存在着花期时有效成分向上输送,而花期后有效成分向下输送的趋势.

    作者:江蔚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HPLC测定野菊花中绿原酸的含量

    野菊花又名野黄菊、苦薏,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indicum L.的干燥头状花序.其性味苦辛,微寒,归肝、心经.具有清热解毒之功能.常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等[1].文献报道其所含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化合物、萜类、挥发油以及棕榈酸、多糖、β-胡萝卜素、蛋白质、氨基酸、嘌呤、胆碱、水苏碱、鞣质、维生素、叶绿素、微量元素等其他成分.具有抑菌、降压、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及抗氧化等药理作用[2,3].而笔者在近期研究中发现野菊花中亦含有较多量的绿原酸.我们用HPLC法测定了5批野菊花中绿原酸的含量,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

    作者:袁学勤;迟静波;胥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康宁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脑康宁(川芎、丹参、水蛭等)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的方法、高压密闭缺氧法,观察脑康宁对小鼠耐脑缺血、耐缺氧能力的影响;通过阻断大脑中动脉(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观察脑康宁对大鼠缺血性脑组织中SOD活性及MDA含量和血清中NO含量、CK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脑康宁可显著地提高小鼠对脑缺血的耐受力、明显延长耐缺氧时间;增强脑组织中SOD的活性和降低MDA的含量;降低血清中NO含量和CK活性的作用.结论:脑康宁对脑缺血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春广;张世玲;程艳娜;孙静;赵营;海广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三种花椒籽油提取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目的:从花椒籽中提取花椒籽油,寻找佳方法及其优条件.方法:分别用挥发油测定法、索氏提取法和超临界萃取法提取花椒籽油.每组实验所得产品甲酯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挥发油测定法产量为0.88%,索氏提取法13.73%,超临界萃取法15.52%,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达到:4.5%,65.97%,74.97%.结论:超临界萃取法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具有优势.其适宜操作条件为:30 MPa,50℃下萃取5h.

    作者:刘芳;邓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肠安康胶囊对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探讨

    目的:观察肠安康胶囊(黄芪、黄连、金银花等)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理.方法: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溶液大鼠灌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一周后给予治疗药物,连续14d.造模第21天,观察大鼠结肠大体和病理组织学损伤情况,并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或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大体评分、病理组织学和生化指标表明模型复制成功,肠安康胶囊明显改善上述指标,并显著降低MPO、NO、MDA的活性或含量,升高SOD、GSH-PX、CAT的活性.结论:肠安康胶囊通过抗氧自由基损伤,抑制NO的生成,减少炎细胞浸润,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献坤;邢建峰;郑晓鹤;侯家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复方首乌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首乌颗粒(何首乌、马尾莲、冬凌草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何首乌、马尾莲、冬凌草进行鉴别;用HPLC法测定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0-β-D-葡萄糖苷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0-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04~0.72μg(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9.44%(RSD=1.3%,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复方首乌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邹阳;叶晓川;王光忠;邓芬;校合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HPLC测定槐角丸中槐角苷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角丸(槐角,地榆、黄芩等)中槐角苷含量.方法:YWG ODS C18(250 mm×4.6mm,10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7%磷酸水溶液(12:20:68),流速为0.9 mL·min-1,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槐角苷在0.08~1.20μg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432 700X-12298(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1.7%.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槐角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作者:刘晓华;李涛;朱亮;牛宇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活血化瘀颗粒中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

    目的:比较薄层扫描和高效液相色谱两种方法测定活血化瘀颗粒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丹参酮ⅡA经索氏回流和超声两种方法提取,用薄层扫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该制剂经超声提取,高效液相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效果较好.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提取率高、精密度好.

    作者:舒小华;周美娟;戴美华;张丽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RP-HPLC比较蒺藜全草和果实中的主要甾体皂苷元成分

    目的:比较蒺藜全草和果实中主要甾体皂苷元成分,探索蒺藜中的确切指标成分.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C18柱和示差折光检测器,定量比较了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全草和果实中的主要甾体皂苷元成分.结果:全草与果实中的海可皂苷元含量相近而替告皂苷元含量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替告皂苷可能是蒺藜全草的主要指标成分.

    作者:牛伟;瞿伟菁;曹群华;邓云霞;刘超;郭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制何首乌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

    目的:采用HPLC/UV建立制何首乌指纹图谱,探讨主成分含量与指纹图谱的关系.方法:指纹图谱分析应用Dia-mond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甲醇和水梯度洗脱,流速1.2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80 nm.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0-β-D-葡萄糖苷(简称二苯乙烯苷)含量测定采用Waters Novapak C18(3.9mm×150mm,5μm)色谱柱,乙腈-水(13:87)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0nm,柱温40℃.结果:样品间指纹谱的相似性与二苯乙烯苷含量之间呈正相关.结论:为制何首乌的鉴定和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作者:刘振丽;宋志前;乔淑贞;吕爱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吴茱萸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温胃止吐、温脾止泻、镇痛、升高体温等作用.吴茱萸中含有挥发油、生物碱、多糖、氨基酸和黄酮等多种有效成分.有关吴茱萸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其多糖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提取纯化了吴茱萸多糖(Erp),确定了其组成,并研究了ERP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甄攀;王治宝;张万明;梁惠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桂附地黄丸(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3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治疗方法很多,疗效不一.笔者自1997~2000年底,采用桂附地黄丸治疗本病6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建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正交实验法优化大黄蒽醌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研究

    目的:优化SFE法提取大黄蒽醌工艺.方法:用正交设计法和方差分析考察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5个因素及佳萃取条件.结果:实验所得SFE佳萃取条件为:温度70℃、压力35Mpa、甲醇剂量0.6mL、静态萃取时间8min及动态萃取体积5 mL.结论:SFE技术具有萃取效率高、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可用于大黄蒽醌的提取分离.

    作者:刘玉敏;陈闽军;洪筱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RP-HPLC测定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野鸢尾黄素

    目的:建立射干抗病毒注射液(射干、金银花、柴胡,等)中野鸢尾黄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 ODS(5μm,4.6mm×200mm),水-甲醇-乙腈(50:46,4,v/v)以磷酸调pH3.0为流动相,流速0.80mL·min-1,柱温(30.5±1)℃,于265nm测定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野鸢尾黄素的含量.结果:野鸢尾黄素线性范围:0.0282~9.4μg(r=0.999 9),野鸢尾黄素对照品的进样精密度RSD为1.2%,对照品溶液在18 h内峰面积的RSD为0.72%,检测限(S/N=3)为3.2ng,定量限(S/N=10)为10.6ng,回收率为99.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无干扰,可用于测定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野鸢尾黄素的含量.

    作者:孙国祥;万月生;邓湘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检测钠尿肽评价麝香保心丸对慢性充血性心衰的治疗反应

    目的:通过检测钠尿肽(BNP),评价麝香保心丸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CHF、心功能Ⅱ~Ⅳ级(NYHA)患者52例,年龄(64.7±10.2)a,检测BNP后,将其分为A组27例(麝香保心丸、地高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B组25例(地高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接受抗心力衰竭治疗4个月后,重复检测BNP,BNP采用竞争酶免疫分析法测定.结果:心衰有效治疗后,两组BNP均有显著下降(P<0.001),其中A组下降率较B组显著(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在CHF的治疗中,疗效肯定,可作为CHF的长期治疗药物之一.

    作者:陈立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非水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虎杖给药后血浆中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含量

    目的:采用非水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方法:血浆经水解、提取后用非水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含量,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0μm),甲醇-冰醋酸(99.9:0.1)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素在0.0425~2.8μg·mL-1、大黄素甲醚在0.0491~3.1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回收率分别为95.7%~100.1%,96.2%~99.8%,RSD分别为1.3%,1.6%;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1.8%~95.4%、92.7%~94.6%.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适宜于测定含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生物样品.

    作者:郝晓花;蒋晔;姜少灏;刘红菊;冀国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蛇床子素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蛇床子素(osthole,Ost)是从伞形科植物蛇床成熟的果实蛇床子中提取的香豆素.实验已证明,蛇床子素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1].本文通过研究其对大鼠体外心、肝、肾、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力的提高,进一步探讨蛇床子素抗氧化作用.

    作者:王书华;安芳;张丹参;张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药材、制剂、半成品中麻黄碱、伪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同时定量研究

    目的:制定简便、快捷的麻黄碱、伪麻黄碱和苦杏仁苷多组分同时定量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了麻黄、苦杏仁、止嗽立效片、止嗽立效胶囊及其半成品中,麻黄碱、伪麻黄碱与苦杏仁苷的含量.结果:通过方法学考察,盐酸麻黄碱的进样量在0.039 68~0.892 8μg,苦杏仁苷的进样量在0.106 3~4.25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盐酸麻黄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8.2%(n=9),RSD为1.6%;苦杏仁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4%(n=9),RSD为2.4%.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精密度高.用HPLC法同时测定6种样品中,两组不同性质的组分,且各峰分离度良好,可用于控制中药制剂质量.

    作者:韩桂茹;赵志军;黄占群;吴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利胆止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制定利胆止痛片(赤芍、枳壳、延胡索等)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赤芍、枳壳、延胡 索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赤芍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芍药苷在0.597~4.997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6%,RSD为3.4%.结论:该方法能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能有效控制制剂的质量.

    作者:傅悦;陈庆党;董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