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活胶囊的研制及421例临床疗效观察

旋志刚;杨劼;扈文海

关键词:复活胶囊, 临床疗效,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
摘要:缺血性股骨头坏死(ANFH)为骨科疑难病症,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可能与外伤、糖皮质激素的滥用及酗酒等多种因素相关,患ANFH后如不及时治疗,将呈进行性发展,许多患者将在2~3年内股骨头塌陷,终发生骨性关节病.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雷氏丹参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雷氏丹参片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并与消心痛比较.方法:将5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片,每日3次,每次4片;对照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心痛每次5 mg,每日3次,疗程均为1月.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无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还是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指标改善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副作用.结论:丹参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且优于消心痛.

    作者:孙韩祥;孙克雄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药浓缩丸大活络丸中七味药材的鉴别

    大活络丸系由人参、甘草、当归、黄连、木香、牛黄、血竭、天麻等48味中药制成的浓缩丸,具有祛风化痰,除湿止痛,舒筋活络等作用.用于风痰阻络引起的中风瘫痪,足萎痹痛,筋脉拘挛及风湿痹阻引起的腰腿疼痛,行走不便.

    作者:李芸;苗小楼;封士兰;陶玉宝;周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四逆汤有效部位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酰胺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四逆汤有效部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及神经酰胺含量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四逆汤有效部位组,用垂体后叶素造模,取小鼠心肌测定SOD活性及MDA含量,通过DNALadder和Dapi荧光染色考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通过高效薄层层析及薄层层析扫描,用随引标准曲线计算心肌组织中神经酰胺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心肌细胞有凋亡特有的DNAladder,凋亡指数和神经酰胺含量及MDA含量均比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比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四逆汤有效部位组的凋亡指数和神经酰胺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SOD活性比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神经酰胺含量与凋亡指数和MDA含量均呈明显正相关(r=0.970,P<0.01;r=0.974,P<0.001).结论:四逆汤有效部位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增高的心肌神经酰胺的含量,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从而达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作者:孙慧兰;吴伟康;罗汉川;梁天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公藤中东莨菪内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丁公藤中东莨菪内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ZORBAX RX-SIL(250 mm×4.6 mm 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5%冰醋酸(30:70):检测波长:345 nm:流速:1.0 mL/min.结果:东莨菪内酯的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7.93%RSD为2.14%(n=6).结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陈玉敏;曹红;周苏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妇炎康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妇炎康胶囊(丹参、赤芍、黄芩等)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赤芍、蒲公英、黄芩、虎杖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参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丹参素在0.04~0.20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RSD为1.5%.结论:该法灵敏、简便、准确和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孟舒;陈再兴;关艳敏;祝峥;朱莹;谷玉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喉舒宁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喉舒宁片含量测定的薄层色谱扫描法,并用该法测定不同产地样品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其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结果:脱水穿心莲内酯在1~5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38%,RSD为2.5%(n=5).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莫善列;思秀玲;韦松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利福瑞颗粒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影响

    目的:观察利福瑞颗粒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病程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腺嘌呤300mg/kg体重,连续灌胃3周之后,给药组予利福瑞颗粒剂(12.0g/kg体重)连续灌胃15周.于造模第3周(给药前)、给药第3、6、9、12、15周观察大鼠24h尿量和尿蛋白量变化,同时眼后静脉丛取血,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标的变化.于后一次取血后,放血处死大鼠,取肾脏作病理检查.结果:给药第3、6、9、12、15周,模型组24 h尿量、尿蛋白量、血SCP及BUN值与正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给药第9、12、15周,给药组24h尿量、尿蛋白量、血SCR及BUN值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利福瑞颗粒剂对CRF大鼠的病程有明显的延缓作用.

    作者:何洪静;徐贵丽;余月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HPLC建立广藿香指纹图谱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广藿香的HPLC分析色谱条件,初步拟定指纹特征图谱指标成分群,为广藿香药材内在质量评价积累数据.方法:采用HPLC法分析10批广藿香的甲醇提取物.色谱柱:Hypersil ODS;流动相:甲醇-0.05%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分析时间为60min.结果:共标示出26个共有峰;以此26个共有峰为评价指标,HPLC色谱条件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广藿香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黄月纯;魏刚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应用均匀设计法对灯盏花素纳米脂质体的处方优化

    目的:对灯盏花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处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薄膜挤压法制备灯盏花素纳米脂质体,按均匀设计法,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考察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优子集法的二次回归优选处方配比.结果:用胆固醇和卵磷脂来包封的灯盏花素脂质体包封率为69.60%,载药量为29.06%,平均粒径为105.6 nm.结论:用均匀设计优化后的制备处方制得的灯盏花素脂质体,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

    作者:田维维;刘清飞;罗国安;王义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在天然产物分离中的应用

    1前言色谱法是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Michael Tswett将含有有色的植物叶子色素和溶液通过装填有白垩粒子吸附剂的柱子,企图分离它们时而发现并命名的.而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制备型液相色谱分离是20世纪30年代对植物代谢产物--色素(如叶绿素及胡萝卜素等)的分离[1].

    作者:杨振寰;刘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鉴别贝母药材的研究

    目的:建立贝母药材及其伪品鉴别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法.方法:将炉贝、松贝、青贝、浙贝、伊贝母、平贝母、湖北贝母及贝母伪品东贝母、光慈菇、山慈菇等10种药材烘干、粉碎、过筛,直接测定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别采用聚类分析、褶合变换-可视化-相似系数分析等方法对10种药材进行鉴别.结果:10种药材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原谱极其相似,无法鉴别;聚类分析可将3种贝母伪品与7种贝母正品区分开,但不同贝母正品之间的鉴别效果不甚理想;褶合变换-可视化-相似系数分析将贝母正品之间的微小差异进一步扩大化、量化,正品之间的鉴别效果得到改善.结论: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法可直接、无损测定固体样品,结合信息处理技术,可以为贝母及其他中药鉴别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高越;柴逸峰;吴玉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胃肠舒胶囊中猪去氧胆酸的含量测定

    胃肠舒胶囊系挖掘整理祖国医学经典效方,以天然产物猪胆汁,米粉为主药,采用现代生物发酵,提取等技术制备的天然抗腹泻药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细菌及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作用迅速、疗效显著,且无耐药性及明显毒副作用[1].

    作者:宋卫中;刘蔚;万绍晖;宋晓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外敷中药排石膏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6例临床研究

    1986年1月至2005年1月,共计20年,我们诊治肝内胆管结石36例,治愈率26例,中转手术2例.本文着重探索外敷中药膏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排石、溶石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华斌;李浚生;郜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滴泉胶囊提取工艺研究

    滴泉胶囊是由熟地黄、山茱萸、冬虫夏草、萝摩、车前草和甘草等6味药组成.具有补益精气,清热通淋之功效.主治劳淋、气淋、热淋,症见小便淋漓不畅,遇劳辄发,或伴小腹作胀,或伴尿急、尿痛等症.

    作者:沃绍菁;张文清;夏玮;胡旭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秦艽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

    目的:进行秦艽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富集纯化.方法:比较7种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对秦艽水提取物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吸附与解吸附条件,优选佳的纯化工艺.结果: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秦艽提取物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有较好的吸附能力,30%乙醇溶液解吸附快速有效.洗脱物中龙胆苦苷的含量达到89.33%,大孔吸附树脂重复使用8次,其洗脱物中龙胆苦苷的含量仍达到80%左右.结论: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适合分离纯化秦艽中水溶性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

    作者:李茂星;贾正平;张汝学;王谨慧;葛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川芎嗪、丹参、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探讨

    目的:探讨川芎嗪、丹参、银杏达莫注射液组合治疗糖尿病性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75例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丹参组(n=35)和银杏组(n=45),分别接受川芎嗪注射液160 mg+丹参注射液20 mL和川芎嗪注射液160mg+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每日静滴1次,连续14日的治疗.在治疗前、后采集血、尿标本,测定血糖各项、血脂各项、肾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治疗前,丹参组的甘油三脂和胆固醇脂较银杏组显著地升高(均P<0.05),年龄、病程、血压、BMI、血糖各项、肾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等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丹参组与银杏组的血糖均显著下降(均P<0.01),丹参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未减少,银杏组的则显著的减少(P<0.01),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川芎嗪与丹参注射液可能组合不当,不能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川芎嗪与银杏达莫注射液组合能显著地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

    作者:闻智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生化软胶囊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观察生化软胶囊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丹参组、生化软胶囊大、中、小剂量组、生化丸组,ig相应药物,连续5 d,末次给药后1 h按Chambers法制备微循环标本,用Aver Ezcapture图象分析系统,观察滴加肾上腺素前后微循环细动脉、细静脉口径、血流速度、毛细血管网交点数及流态的变化.结果:生化软胶囊可抑制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细动脉管径缩小、流速减慢、毛细血管开放量减少、流态改变,并改善这些现象.结论:生化软胶囊有改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作用.

    作者:赵万红;曹永孝;刘静;林长征;王德俭;郑建普;石巧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江浙蝮蛇蛇毒蛋白对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p53和p21蛋白表达的影响

    蛇毒在大量体外及动物抗肿瘤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蛇毒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日趋重视,目前关于蛇毒抗肿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华眼镜蛇,对江浙蝮蛇蛇毒抗肿瘤的报道较少,而且多局限于肿瘤细胞形态学方面的观察[1,2].

    作者:王春玲;曹小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美托洛尔辅麝香保心丸治疗CHF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和中成药麝香保心丸合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metoprolol,M)组48例、麝香保心丸(shexiang Baoxing Pill SBP)组52例和M-SBP组56例,美托洛尔根据心功能确定首服剂量,麝香保心丸每日3次,每次2粒,共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环核苷酸(环磷腺苷adenosine cyclophosphate、环磷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和心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心胸比例.结果:M-HMP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M组和SBP组.结论:麝香保心丸和β受体阻滞剂合用可取长补短,是治疗CHF的好办法.

    作者:张贵生;陈湘清;李隆贵;张婷婷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洁阴净栓中苦参碱和连翘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洁阴净栓(苦参、连翘、黄柏、百部等)中苦参碱和连翘苷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选用ODS色谱柱,苦参碱以甲醇-0.02%三乙胺溶液(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 nm;连翘苷以乙腈-水(27: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7 nm.结果:苦参碱和连翘苷在9.8μg·mL-1~49.0μg·mL-1(r=0.999 96)和5.6μg·mL-1~56.0μg·mL-1(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8%和100.07%,RSD分别为1.49%和1.34%(n=5).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洁阴净栓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雁玲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