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维维;刘清飞;罗国安;王义明
1前言色谱法是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Michael Tswett将含有有色的植物叶子色素和溶液通过装填有白垩粒子吸附剂的柱子,企图分离它们时而发现并命名的.而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制备型液相色谱分离是20世纪30年代对植物代谢产物--色素(如叶绿素及胡萝卜素等)的分离[1].
作者:杨振寰;刘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贝母药材及其伪品鉴别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法.方法:将炉贝、松贝、青贝、浙贝、伊贝母、平贝母、湖北贝母及贝母伪品东贝母、光慈菇、山慈菇等10种药材烘干、粉碎、过筛,直接测定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别采用聚类分析、褶合变换-可视化-相似系数分析等方法对10种药材进行鉴别.结果:10种药材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原谱极其相似,无法鉴别;聚类分析可将3种贝母伪品与7种贝母正品区分开,但不同贝母正品之间的鉴别效果不甚理想;褶合变换-可视化-相似系数分析将贝母正品之间的微小差异进一步扩大化、量化,正品之间的鉴别效果得到改善.结论: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法可直接、无损测定固体样品,结合信息处理技术,可以为贝母及其他中药鉴别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高越;柴逸峰;吴玉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调经益灵片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Kromasil C18柱(4.6 mm×150 mm,5 μm),以甲醇-1%醋酸(26:74)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芍药苷在0.28~1.4μm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7%(RSD=2.34%,n=6).结论: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可作为调经益灵片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郑妍;李晓珍;谢志民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分离并测定黄连上清丸(片)(黄连,栀子,连翘,黄柏等)中的小檗碱型生物碱的含量.方法:采用反向高效液相法,以乙腈-3.4 g·L-1KH3PO4溶液(磷酸调pH为3.0)(40:60),内含SDS1.7 g·L-1为流动相,345 nm检测.结果:在上述条件下,测定了10个厂家黄连上清丸(片)中小檗型生物碱(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表小檗碱、药根碱)的含量.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芳;张浩;方清茂;武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八珍颗粒含量测定项目.方法:采取HPLC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流动相:甲醇-水(38:62),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芍药苷与其它成分达到基线分离;芍药苷线性范围为0.125~5.0μm,相关系数r=0.999 8;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83%,RSD=2.8%(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与稳定性,可用于八珍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双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进行秦艽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富集纯化.方法:比较7种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对秦艽水提取物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吸附与解吸附条件,优选佳的纯化工艺.结果: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秦艽提取物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有较好的吸附能力,30%乙醇溶液解吸附快速有效.洗脱物中龙胆苦苷的含量达到89.33%,大孔吸附树脂重复使用8次,其洗脱物中龙胆苦苷的含量仍达到80%左右.结论: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适合分离纯化秦艽中水溶性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
作者:李茂星;贾正平;张汝学;王谨慧;葛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测定丁公藤中东莨菪内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ZORBAX RX-SIL(250 mm×4.6 mm 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5%冰醋酸(30:70):检测波长:345 nm:流速:1.0 mL/min.结果:东莨菪内酯的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7.93%RSD为2.14%(n=6).结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陈玉敏;曹红;周苏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考察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多糖类成分提取中的应用,并为微波萃取技术在多糖提取中的应用提供实验的依据.方法:选取含多糖类中药,对微波萃取与水煎提取的多糖提取率做比较,并比较了两种提取方法对多糖糖链的影响.结果:水煎提取比微波萃取多糖溶出率高,且微波照射比水煎提取更易引起多糖糖链的裂解;结论:微波萃取技术不利于中药中多糖的溶出,并对多糖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作者:傅荣杰;冯怡;陶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妇炎康胶囊(丹参、赤芍、黄芩等)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赤芍、蒲公英、黄芩、虎杖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参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丹参素在0.04~0.20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RSD为1.5%.结论:该法灵敏、简便、准确和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孟舒;陈再兴;关艳敏;祝峥;朱莹;谷玉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化橘红(Exocarpium citri grandis,ECG)是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Tomentosa'或柚Citrus grandis(L.)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具散寒、燥湿、利气、消痰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等症[1],是广东名贵特产药材.
作者:陈志霞;林励;孙冬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木瓜酒中丁香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C18柱,丁香苷流动相为甲醇-水(19:81),检测波长:265 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1.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木瓜酒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燕;陈幸;李彬;黎万寿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板蓝根中有效成分的佳提取方法.方法:以靛玉红为板蓝根中脂溶性成分的测定指标,HPLC方法测定;以还原糖为其水溶性成分的测定指标,剩余碘量法测定,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提取板蓝根水溶性成分及脂溶性成分的佳提取工艺.并将两种工艺进行结合.结果:板蓝根中水溶性成分的佳提取工艺为将板蓝根粗粉用双蒸水浸泡24 h后,以15倍量的双蒸水渗漉提取,流速10滴/min,板蓝根中脂溶性成分的佳提取工艺为以10倍量的无水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4 h.结合两种工艺,采用二次提取法,先采用水渗漉法充分提取板蓝根中的水溶性成分,残渣干燥后,采用无水乙醇回流提取脂溶性成分.结论:采用此种提取方法不仅能够充分提取板蓝根中的有效成分,减少在提取过程中对有效成分的破坏,而且可以有效地将板蓝根的脂溶性成分及水溶性成分分离.
作者:王璐璐;郑稳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生化软胶囊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丹参组、生化软胶囊大、中、小剂量组、生化丸组,ig相应药物,连续5 d,末次给药后1 h按Chambers法制备微循环标本,用Aver Ezcapture图象分析系统,观察滴加肾上腺素前后微循环细动脉、细静脉口径、血流速度、毛细血管网交点数及流态的变化.结果:生化软胶囊可抑制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细动脉管径缩小、流速减慢、毛细血管开放量减少、流态改变,并改善这些现象.结论:生化软胶囊有改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作用.
作者:赵万红;曹永孝;刘静;林长征;王德俭;郑建普;石巧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喉舒宁片含量测定的薄层色谱扫描法,并用该法测定不同产地样品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其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结果:脱水穿心莲内酯在1~5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38%,RSD为2.5%(n=5).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莫善列;思秀玲;韦松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复方芍药芪珠片由赤芍、黄芪、叶下珠等多味中药材提取精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益气活血之功效,是我校临床常用的一有效验方,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为保证疗效,大限度地提出其有效成分,制成为更方便的制剂,在制备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精制工艺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精制工艺.
作者:潘林梅;傅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茶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压、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1,2].我国和日本民间均有用粗老茶治疗糖尿病的传统,茶叶愈粗老治糖尿病的效果愈好[3],为此本实验选用粗老茶,从中提取茶多糖研制成胶囊制剂,观察糖尿病人的降糖效果.
作者:吕爱华;田垒;耿跃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利福瑞颗粒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病程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腺嘌呤300mg/kg体重,连续灌胃3周之后,给药组予利福瑞颗粒剂(12.0g/kg体重)连续灌胃15周.于造模第3周(给药前)、给药第3、6、9、12、15周观察大鼠24h尿量和尿蛋白量变化,同时眼后静脉丛取血,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标的变化.于后一次取血后,放血处死大鼠,取肾脏作病理检查.结果:给药第3、6、9、12、15周,模型组24 h尿量、尿蛋白量、血SCP及BUN值与正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给药第9、12、15周,给药组24h尿量、尿蛋白量、血SCR及BUN值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利福瑞颗粒剂对CRF大鼠的病程有明显的延缓作用.
作者:何洪静;徐贵丽;余月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妇康宁片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1],是由白芍、三七、当归等8味中药材组成的中药制剂,具有调经,理气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气血两亏,经期腹痛.由于原标准无鉴别项目.
作者:杨建冬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柘木颗粒(柘木)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柘木进行定性鉴别;以杨属苷为对照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在TLC鉴别中能检出柘木;杨属苷在0.023 6~0.189 2 m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5),平均回收率102.96%,RSD=1.92%(n=6).结论:该法简便,专属性强,可作为控制柘木颗粒剂质量的方法.
作者:徐晓英;邓海林;袁华梁;华菊根;张国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天麻(Rhizoma Gastrodiac)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c elata Blume)的干燥块茎,具息肝风止痉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症等.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甘肃陇南地区属亚热带气候,海拔较低,空气湿润,土地肥沃,适宜于多种野生药材的生长.
作者:费改顺;王荣;贾正平;马骏;张强;谢华;杨苏亚;李琳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