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建立八珍颗粒含量测定研究

胡双丰

关键词:芍药苷, 八珍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
摘要:目的:建立八珍颗粒含量测定项目.方法:采取HPLC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流动相:甲醇-水(38:62),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芍药苷与其它成分达到基线分离;芍药苷线性范围为0.125~5.0μm,相关系数r=0.999 8;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83%,RSD=2.8%(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与稳定性,可用于八珍颗粒的质量控制.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四逆汤有效部位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酰胺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四逆汤有效部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及神经酰胺含量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四逆汤有效部位组,用垂体后叶素造模,取小鼠心肌测定SOD活性及MDA含量,通过DNALadder和Dapi荧光染色考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通过高效薄层层析及薄层层析扫描,用随引标准曲线计算心肌组织中神经酰胺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心肌细胞有凋亡特有的DNAladder,凋亡指数和神经酰胺含量及MDA含量均比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比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四逆汤有效部位组的凋亡指数和神经酰胺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SOD活性比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神经酰胺含量与凋亡指数和MDA含量均呈明显正相关(r=0.970,P<0.01;r=0.974,P<0.001).结论:四逆汤有效部位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增高的心肌神经酰胺的含量,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从而达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作者:孙慧兰;吴伟康;罗汉川;梁天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HPLC测定治带片中苦参碱含量

    治带片系由苦参、知母等5味中药组成.具有清利湿热,止带之功效,临床用于湿热下注,赤带、白带、黄带的治疗.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带,为专治湿热带下之要药.

    作者:郝旭亮;卢方晋;倪艳;李先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板蓝根中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研究

    目的:研究板蓝根中有效成分的佳提取方法.方法:以靛玉红为板蓝根中脂溶性成分的测定指标,HPLC方法测定;以还原糖为其水溶性成分的测定指标,剩余碘量法测定,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提取板蓝根水溶性成分及脂溶性成分的佳提取工艺.并将两种工艺进行结合.结果:板蓝根中水溶性成分的佳提取工艺为将板蓝根粗粉用双蒸水浸泡24 h后,以15倍量的双蒸水渗漉提取,流速10滴/min,板蓝根中脂溶性成分的佳提取工艺为以10倍量的无水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4 h.结合两种工艺,采用二次提取法,先采用水渗漉法充分提取板蓝根中的水溶性成分,残渣干燥后,采用无水乙醇回流提取脂溶性成分.结论:采用此种提取方法不仅能够充分提取板蓝根中的有效成分,减少在提取过程中对有效成分的破坏,而且可以有效地将板蓝根的脂溶性成分及水溶性成分分离.

    作者:王璐璐;郑稳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六味地黄汤治验六则

    六味地黄汤(丸)首载于<小儿药证直诀>是一首补中有泻,寓泻于补,为通补开合之剂,传统医学主要用于滋补肾阴的方剂.十余年来,笔者运用六味地黄汤(丸)加减治疗硬皮病6例,突发性耳聋11例;骨折愈合迟缓8例,糖尿病12例,口疮24例,齿衄14例,疗效甚佳.

    作者:谭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甘肃陇南天麻中天麻素含量测定

    天麻(Rhizoma Gastrodiac)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c elata Blume)的干燥块茎,具息肝风止痉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症等.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甘肃陇南地区属亚热带气候,海拔较低,空气湿润,土地肥沃,适宜于多种野生药材的生长.

    作者:费改顺;王荣;贾正平;马骏;张强;谢华;杨苏亚;李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肉豆蔻炮制及现代研究进展

    肉豆蔻(Nutmeg)别名肉果、玉果,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Mystica fragrans Houtt.)除去假种皮(mace)的成熟种仁.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马鲁加群岛(Molucca Islands).我国主要靠进口,现四川、广东、广西和台湾等省已有分布.具有温中、下气、消食、固肠等作用,用于心腹胀痛、虚泻冷痢、呕吐、宿食不消等症.

    作者:代冬梅;贾天柱;徐洪亮;相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复方芍药芪珠片的不同精制工艺的比较研究

    复方芍药芪珠片由赤芍、黄芪、叶下珠等多味中药材提取精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益气活血之功效,是我校临床常用的一有效验方,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为保证疗效,大限度地提出其有效成分,制成为更方便的制剂,在制备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精制工艺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精制工艺.

    作者:潘林梅;傅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美托洛尔辅麝香保心丸治疗CHF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和中成药麝香保心丸合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metoprolol,M)组48例、麝香保心丸(shexiang Baoxing Pill SBP)组52例和M-SBP组56例,美托洛尔根据心功能确定首服剂量,麝香保心丸每日3次,每次2粒,共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环核苷酸(环磷腺苷adenosine cyclophosphate、环磷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和心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心胸比例.结果:M-HMP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M组和SBP组.结论:麝香保心丸和β受体阻滞剂合用可取长补短,是治疗CHF的好办法.

    作者:张贵生;陈湘清;李隆贵;张婷婷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妇康宁片的薄层定性鉴别

    妇康宁片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1],是由白芍、三七、当归等8味中药材组成的中药制剂,具有调经,理气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气血两亏,经期腹痛.由于原标准无鉴别项目.

    作者:杨建冬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雷氏丹参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雷氏丹参片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并与消心痛比较.方法:将5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片,每日3次,每次4片;对照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心痛每次5 mg,每日3次,疗程均为1月.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无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还是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指标改善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副作用.结论:丹参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且优于消心痛.

    作者:孙韩祥;孙克雄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胃肠舒胶囊中猪去氧胆酸的含量测定

    胃肠舒胶囊系挖掘整理祖国医学经典效方,以天然产物猪胆汁,米粉为主药,采用现代生物发酵,提取等技术制备的天然抗腹泻药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细菌及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作用迅速、疗效显著,且无耐药性及明显毒副作用[1].

    作者:宋卫中;刘蔚;万绍晖;宋晓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妇炎康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妇炎康胶囊(丹参、赤芍、黄芩等)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赤芍、蒲公英、黄芩、虎杖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参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丹参素在0.04~0.20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RSD为1.5%.结论:该法灵敏、简便、准确和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孟舒;陈再兴;关艳敏;祝峥;朱莹;谷玉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复方威灵仙镇痛膏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威灵仙镇痛膏(威灵仙,三七,川芎,没药等)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显微法鉴别镇痛膏中威灵仙、红花、牛膝、穿山甲、葛根、海马等药材;用TLC法鉴别三七、川芎、没药等药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镇痛膏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结果:显微鉴别特征明显;TLC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1%,RSD为1.8%,三七总皂苷含量按人参皂苷Rg1(C42H72O14)计算不低于1.5 mg·g-1.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良好,可用作复方威灵仙镇痛膏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欧阳鸿;程永红;牛勇;高静;干国平;段木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层孔菌属真菌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多孔菌科菌类层孔菌属(Fomes)真菌,全世界约23余种,在我国均有分布,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类.一些种在国内外民间被广泛作为药用,如药用层孔菌(F. officinalis)用于治疗咳嗽、痰喘、胃痛、石淋、咽喉痛、牙周炎及毒蛇咬伤,亦用于镇惊、祛风、止血、止痛等功效[1];多年层孔菌(F.annosa)、红缘层孔菌(F. cytisina)等均含有抗癌物质,对小鼠肉瘤S-180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韦彦余;颜世利;赵民安;王晓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川芎嗪、丹参、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探讨

    目的:探讨川芎嗪、丹参、银杏达莫注射液组合治疗糖尿病性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75例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丹参组(n=35)和银杏组(n=45),分别接受川芎嗪注射液160 mg+丹参注射液20 mL和川芎嗪注射液160mg+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每日静滴1次,连续14日的治疗.在治疗前、后采集血、尿标本,测定血糖各项、血脂各项、肾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治疗前,丹参组的甘油三脂和胆固醇脂较银杏组显著地升高(均P<0.05),年龄、病程、血压、BMI、血糖各项、肾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等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丹参组与银杏组的血糖均显著下降(均P<0.01),丹参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未减少,银杏组的则显著的减少(P<0.01),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川芎嗪与丹参注射液可能组合不当,不能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川芎嗪与银杏达莫注射液组合能显著地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

    作者:闻智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雷氏丹参片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及高凝状态相关指标的作用

    丹参片是临床常用的一种中成药,它是由单味丹参浸膏后提取而成的.丹参属于中药中的常用药,以往对丹参作用的研究多集中在循环系统,近年来,丹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作者:杨红;池黠;张蕾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柘木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柘木颗粒(柘木)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柘木进行定性鉴别;以杨属苷为对照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在TLC鉴别中能检出柘木;杨属苷在0.023 6~0.189 2 m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5),平均回收率102.96%,RSD=1.92%(n=6).结论:该法简便,专属性强,可作为控制柘木颗粒剂质量的方法.

    作者:徐晓英;邓海林;袁华梁;华菊根;张国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HPLC测定木瓜酒中丁香苷含量

    目的:建立木瓜酒中丁香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C18柱,丁香苷流动相为甲醇-水(19:81),检测波长:265 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1.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木瓜酒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燕;陈幸;李彬;黎万寿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建立八珍颗粒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建立八珍颗粒含量测定项目.方法:采取HPLC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流动相:甲醇-水(38:62),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芍药苷与其它成分达到基线分离;芍药苷线性范围为0.125~5.0μm,相关系数r=0.999 8;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83%,RSD=2.8%(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与稳定性,可用于八珍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双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HPLC测定肾宝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肾宝片(人参、淫羊藿等)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10 μm),流动相:0.075 mol·mL-1磷酸水溶液(三乙胺调节pH至3.5)-乙腈(154:49),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结果:淫羊藿苷在9.92~49.60μm·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101.6%,RSD:1.6%.结论:本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适用于该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赵陆华;屠颖;黄朝瑜;梅玲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