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丹群;刘佳;张伟;侯长军;谢果;张文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降糖口服液(人参、五味子、生地、天门冬等)中人参皂苷R、Rg1的含量.方法:用C18-ODS为固定相,以乙腈-0.05%磷酸溶液(96:40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人参皂苷Re浓度线性范围0.66~3.29μg·mL-1,r=0.9991;人参皂苷Rg1浓度线性范围1.05~5.27μg·mL~,r=0 9998,样品平均回收率98.2%,相对标准差RSD为2.2%(n=5).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徐晶;吕佳;王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阿魏酸稳定性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甲酸:水(5:95)为阿魏酸对照品的溶剂,甲酸:甲醇(5:95)为样品的溶剂,固定相:Shimpack CLC-ODS(150mm×6mm),流动相:0.2%甲醇乙腈-0.1%磷酸0.1%三乙胺水溶液(20:80),检测波长:324nm,流速:1.0mL·min-7.结果:阿魏酸在0.704~17.6u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加样回收率为99.33%,RSD为0.6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含阿魏酸的药材及复方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黄罗生;郭健新;刘咏梅;张峻颖;平其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蒲芩消炎片(黄芩,蒲公英,苦地丁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蒲公英、苦地丁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黄芩苷对照品在0.060~0.660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91,加样回收率为97.29%,RSD为2.13%.含量限度黄芩苷为不少于9mg·片-1.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论:本质量标准可有效地控制蒲芩消炎片的质量.
作者:熊富良;李志雄;曹智华;王永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止血,安胎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的主要成分之一黄芩苷具有抗炎症、抗变态态反应、抗菌、利尿,利胆、解热、镇静等作用.
作者:孔慧;倪键;刘瑾;余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麝香通痹巴布膏(黄芪、当归、麝香、没药、乳香、独活、血竭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冰片、没药、独活、血竭、当归进行鉴别;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麝香酮的含量.结果:在TLC中以冰片、没药、独活、当归对照药材为对照能较好地鉴别出制剂中的冰片、没药、独活和当归,以血竭素的高氯酸盐对照品为对照能较好地鉴别出制剂中的血竭;毛细管GC法能准确测定出制剂中麝香酮的含量,麝香酮在0.026μg~0.07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麝香酮的平均回收率为97.57%,RSD为1 5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可行,能快速准确地对麝香通痹巴布膏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作者:林桂涛;马承严;赵峻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炎痛消酒为家藏药方,由金钱草,栀子,红花,白芍,川乌等组成.口服主治急,慢性肌肉和筋骨损伤,关节肿痛与风湿性关节炎;具有消肿散淤,通络止痛,祛风除湿的作用;为验证其药效,进行了药理实验.
作者:方玉珍;谢达莎;马幼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结合片剂和液体制剂的优点并避免其缺点,近二十年来,国外开发了可迅速崩解成均匀混悬液的分散片(dis-Persible tablets).据报道[1],国外已上市的分散片有10多个品种.在我国,这种新剂型仅处于研制、审批阶段,尚未见产品面市.目前国内研制分散片的单位很多,申报正在形成高潮,如罗红霉素分散片有23家申报,克拉霉素分散片有27家申报等,中药分散片也正在积极地研究中.
作者:沈岚;林晓;冯怡;徐德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前言骨质疏松症(OPS)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易于发生骨折的一处全身性疾病.
作者:丁建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确定黄连降糖片(黄连、大黄等)粉碎和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气流粉碎技术,以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为指标,考察大黄粉碎粒度对含量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盐酸小檗碱含量为指标,优选黄连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粉碎粒度以10μm为好;提取工艺确定为乙醇浓度50%浸泡时间40min,提取时间2h,回流次数3次.结论:该工艺提取的有效成分含量高,适合于大生产.
作者:叶福媛;吴倩;张钰泉;毛泉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阿胶(Colla Corii Asini)为名贵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滋阴润燥、补血止血的良药,药用历史已有2000多年,传统多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等症.
作者:张保国;刘庆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平溃散(绞股蓝,沙棘等)对抗急性溃疡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胺和消炎痛法建立大鼠实验模型,测量溃疡面积和胃黏液的量.结果:平溃散对组胺引起的急性溃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消炎痛引起的胃黏膜分泌的减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平溃散具有抗溃疡、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作者:林长征;曹永孝;李长顺;刘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乙肝解毒胶囊(黄柏、草河车、黄芩、大黄,等)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乙肝解毒胶囊,4粒,口服,每日3次,疗程6个月.并与一般的保肝综合治疗组,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乙肝解毒胶囊使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5.56%、11.11%、44.44%.HBV-DNA阴转率较综合治疗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比拉米夫定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干扰素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乙肝解毒胶囊能改善肝功能,对HBV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益肾、解毒灌肠液是我院药剂科和中医科根据中医药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经煎煮、过滤而成的纯中药制剂.自1996年以来,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5例,收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姜卫中;陈密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舒肝丸(川楝子,延胡索,白芍,木香,厚朴,枳壳等)治疗胃脘痛的作用.方法:以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以小鼠水浸应激性、利血平性及无水乙醇性胃溃疡模型观察舒肝丸对胃溃疡的保护作用;幽门结扎收集胃液,观察其对胃液分泌的影响;以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方法观察舒肝丸对胃肠运动的影响.结果:舒肝丸可提高小鼠的热痛阈,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对小鼠水浸应激性、利血平性及无水乙醇性胃溃疡模型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抑制大鼠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促进胃黏液的分泌;舒肝丸能抑制正常小鼠胃排空及新斯的明所致的胃排空和肠推进亢进,对阿托品所致的胃排空肠推进迟缓有协同作用,但不明显.结论:舒肝丸具有镇痛、抗胃溃疡、抑制胃酸分泌及胃平滑肌运动等作用.这些作用是其治疗胃脘痛的药理学基础.
作者:邢建峰;侯家玉;封卫毅;郑晓鹤;王献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为葛根复方(葛根,川芎,山楂,槐花米,麦冬、甘草等)研究半仿生提取工艺.方法:以葛根黄酮得率为指标,在粒度、提取次数、提取工艺、浸渍剂浓度等条件相同时,考虑乙醇溶液pH值、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配伍比例,选用L-16(45)正交进行实验,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第1煎提取液pH为7,第2煎提取液pH为11,提取温度为85℃,提取时间为4h,配伍比例为4:3:3:2:2:2(葛根:川芎:山楂:槐花米:麦冬:甘草).结论:用正交实验优选半仿生提取工艺,是可行的.
作者:霍丹群;刘佳;张伟;侯长军;谢果;张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珍黄散(珍珠、大黄、人工牛黄等)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shim packVP-ODS柱为固定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30nm.结果:大黄素在0.01181~4.724μg(r=0.9994),大黄酚在0.01300~5.200μg(r=0.9999)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大黄素为99.0%,RSD为1.23%(n=5),大黄酚为100.5%,RSD为1.06%(n=5).结论: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珍黄散的质量.
作者:徐韧柳;刘会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以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总香豆素含量为试验指标,优化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的含量,采用极差方差和逐步非线性回归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超临界CO2的佳萃取工艺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21MPa、萃取时间3.5h、分离压力6.0MPa、粉碎度20目;实验值和模型计算值的相对误差小于5%.结论:萃取压力、温度、时间、药材的粉碎度等工艺参数对试验指标有显著性影响,而且部分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作者:刘红梅;张明贤;刘杨平;韩永萍;陶凤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野菊花是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的干燥头状花序,其主要成分为总黄酮,具有清热解毒、降血压、抗毒、抑制血小板凝聚等功能[1,2],野菊花提取物制成的栓剂,应用于临床对慢性盆腔炎、宫颈糜烂、慢性前列腺炎等有显著疗效[3].为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药材资源,充分提取野菊花所含的总黄酮成分,我们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了提取工艺的研究.
作者:阮俊;黄永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青黛炮制原理.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衍射(XRD)方法,对青黛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经SEM发现,靛蓝依附于某种白色固体的表面,而XRD证明了吸附靛蓝的白色固体是CaCO3.结论:对青黛炮制原理有了新的认识,了解到青黛是由靛蓝等有效成分依附于CaCO3表面而组成的.
作者:魏琪;杨明;许润春;孙启玲;胡云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效,为临床常用中药.苦参碱为苦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了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发现斑点拖尾比较严重,背景较深,稳定性较差,且测定时间长.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苦参碱含量测定中的色谱条件进行了研究,对色谱条件进行了改进.
作者:李晓燕;赵韶华;吕秀丽;李正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