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万松
目的:观察双红通(红花、红参、麦冬,等)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观察双红通治疗前后症状以及神经电生理变化.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PN大鼠给予同样药物治疗,4周后测定肌电图,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结果:治疗后DPN患者肢端疼痛、麻木、无力改善率分别达80.9%,73.7%,76%,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增快,与治疗前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0.05).动物实验提示:经双红通治疗后,糖尿病大鼠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醛糖还原酶活性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红通能改善临床症状,增快神经传导速度,其作用机制并非通过降低血糖,而是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从而达到减轻神经损伤和改善病情.
作者:陈剑秋;石志芸;王文健;薛红丽;陈伟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考察妇炎康复片(败酱草,薏苡仁,川楝子,柴胡,黄芩,赤芍等)的抗炎、止痛、抗菌、活血化瘀作用.方法:以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跖肿胀法,考察其抗炎作用;以小鼠扭体法,考察其止痛作用和体内保护试验法检测其抗菌活性;以肾上腺素引起微循环障碍造成大鼠血瘀模型,研究其活血化瘀作用.结果:实验证明妇炎康复片有明显的抑制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跖肿胀作用(P<0.01);具有明显的抑制小鼠产生扭体的作用,(P<0.01);体内抗菌试验证实其可提高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生存率还可降低血瘀大鼠全血高、中、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结论:妇炎康复片的药效与治疗临床慢性盆腔炎相一致.
作者:张诗平;周世文;汤建林;黄永平;徐颖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宫清颗粒(益母草,马齿苋,蒲黄等)的活血祛瘀药理作用.方法:采用优球蛋白溶解试验观察宫清颗粒对大鼠血浆纤溶性的影响,采用盐酸肾上腺素造模法观察宫清颗粒对大鼠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的影响,采用自然出血法、毛细玻管法观察其对小鼠出血时间及对大鼠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该制剂口服具有明显降低肾上腺素造模大鼠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作用;缩短大鼠血浆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及提高其纤溶活性的作用;对小鼠出血时间没有明显影响;能缩短大鼠凝血时间.结论:宫清颗粒具有较强的活血祛瘀作用.
作者:郭月芳;金祖汉;杨明华;金捷;朱佩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索运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数理表达中药新药片剂成型性的可行性.方法:正交法设计处方,湿法制粒压片,多指标综合评分法数理表达片剂成型性,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优选片剂处方.结果:经以上研究,确定该中药新药片剂的成型处方为A1D2B1C2.结论:运用本文设立的多指标综合评分法数理表达片剂成型性,为中药新药片剂成型性研究提供客观基础数据,是可行可信的.
作者:赵晓宏;陈迪华;斯建勇;潘瑞乐;沈连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灯盏花素注射液和灯盏花素片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57cm×50μm(i.d.)未涂层石英毛细管,分离电压:20kV,缓冲液:40mmol·L-1硼砂(pH 8.50,+磷酸调节),检测波长:280nm.结果:灯盏花乙素线性范围为0.10~4.0mg·mL-1(r=0.9985),回收率大于98.0%,RSD小于2.5%.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灯盏花素注射液和灯盏花素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饶毅;魏惠珍;王义明;罗国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御风胶囊(黄芪,丹参,天麻等)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含水量、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观察脑缺血2h再灌注1h及24h脑组织含水量和ATPase活性.结果:御风胶囊能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保护脑组织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结论:御风胶囊能防治缺血再灌注所致脑水肿,其机理可能与其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膜离子转运有关.
作者:赵瑛;孙忠人;王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元胡止痛片剂型改进为胃漂浮型控释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筛选漂浮型成型辅料,并选用延胡索乙素作为对照品,采用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供试品起漂时间为1~3min;主要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3h相对溶出度为32%,9h相对溶出度为86%;初步制订质量控制方法.结论:为制备元胡止痛胃漂浮片提供依据.
作者:胡志方;朱卫丰;郭慧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联合DDP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2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抽净胸水后腔内注射DDP60mg、鸦胆子油乳80mL每周1次,1-3次;并与单用鸦胆子油乳(25例)、DDP(23例)对照,观察其疗效,体力改善状况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3%、鸦胆子油乳组56%、DDP组56 52%,治疗组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体力改善率治疗组87.5%、鸦胆子油乳组68%、DDP组52.17%;治疗组与DDP组比较,P<0.01.白细胞下降率及脱发率,鸦胆子组均为0,与两组相比,治疗组为20.83%和16.67%(P<0 05),DDP组为39.13%和26.09%(P<0.01).结论: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能有效控制胸腔积液,提高生存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大兴;沈汉澄;季春莲;韦巧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测定不同工艺提取的龙血竭中紫檀芪的含量.方法:以C18反相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乙腈-1%冰醋酸(41: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9nm,用外标法定量.结果:紫檀芪在10.4~104ng范围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2,方法回收率为98.76%,RSD为1.74%.新型的免加热提取工艺的龙血竭中紫檀芪的含量低于加热提取工艺龙血竭中紫檀芪的含量.结论:免加热提取龙血竭明显优于加热提取工艺.
作者:胡迎庆;韩慧文;宋月英;邓昌沪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消癣酊是我院皮肤科用于治疗手癣、足癣、甲癣、体癣、股癣及花斑癣等多种癣症的协定制剂,经数年的临床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其处方组成、制备方法及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余旭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片姜黄挥发油的佳工艺.方法:正交实验法,考察挥发油包结率、包合物收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3个指标.结果:优选出包合工艺为:片姜黄挥发油:β-环糊精(1:9),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1.5h,挥发油利用率为86.5%.结论:此工艺得率较高可以应用.
作者:毛春芹;谢辉;狄留庆 刊期: 2002年第08期
骨折是一种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的骨或骨小梁连续性中断的急性疾病,如得不到及时治疗,有时可转为慢性即延迟性愈合.我们在中医药治疗骨伤传统经验的基础上,经科学筛选,合理组方,研制出纯中药制剂-接骨丹胶囊.对各种类型骨折均有较好疗效.临床应用本品与对照组比较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新田;盖静;王志贤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49天的早孕成功率已达90%以上,在基层已逐步推广.但存在流产后蜕膜、绒毛剥脱排出较慢或不完全致出血量多,出血时间较长等问题,为此我们采取加用一种中成药-益母草,促进蜕膜、绒毛剥脱排出,减少出血时间及出血量的方法,以利于药物流产的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友钗;邹艳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中药柴胡为传统的和解表里、疏肝、升阳[1]的药物,有报道柴胡对大肠杆菌细胞壁脂多糖引起的家兔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2].本实验通过观察柴胡提取液对DIC模型大鼠生物效应的对抗作用以及对内毒素攻击小鼠的保护作用,并通过体外抗细菌内毒素试验,探讨传统中药柴胡对细菌内毒素的拮抗作用.
作者:刘萍;杨芳寅;周素文;马汉林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完善妇科养荣丸的质量标准,控制药品质量.方法:对妇科养荣丸作了TLC定性和HPLC定量研究.结果:对药品中的当归、麦冬、白芍和黄芪进行了TLC鉴别,对芍药苷作了含量测定.结论:本试验对妇科养荣丸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邹俊;黄海欣;张玉洁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建立RP-HPLC测定十五味乳鹏胶囊中铁棒锤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AichromTMC18分析柱(4.6mm×150mm),流动相: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醋酸-异丙醇(67:173:4:4).检测波长:230nm,流速:1mL·min-1,柱温35℃.结果:苯甲酸在0.0152~0.076μg(r=0.9998)范围内呈线性.乌头碱加样回收率为93.3%(RSD=1.9%).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对保证乌头类药品的安全提供一个参考方法.
作者:易进海;陈燕;刘玉红;侯世祥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寻找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药用大蒜油的参数.方法:采用切片.压榨-发酵和发酵醇提作为原料预处理,大蒜精油进行红外分析.结果:可直接获得大蒜油,其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15MPa,40℃;大蒜油得率高,可达44 57%.
作者:葛保胜;王秀道;石滨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肾宝合剂由淫羊藿、蛇床子、当归等多味中药组成,淫羊藿苷是淫羊藿中的主成份,由于部颁标准中淫羊藿苷含量测定方法较繁琐、且淫羊藿苷有部分损失;现有文献报道的淫羊藿苷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紫外扫描法[1]和HPLC[2],而可见光薄层扫描法测定其含量尚未见报道.我们经过反复摸索,以硫酸乙醇显色,采用可见光薄层扫描法测定其含量.该方法较原方法简便、稳定、准确,具体方法如下:
作者:彭新生;虞金宝;宋友昕;徐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黄芪为豆科植物,分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黄芪的根含在黄酮、皂苷、多糖、生物碱、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大量实验研究表明,黄芪对缺血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缺氧缺糖/复氧复糖损伤、感染病毒以及药物中毒的心肌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文就黄芪心肌保护作用的药理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晋华;陈静然;尤光甫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制订健胃整肠丸质量标准.方法:对健胃整肠丸进行了显微鉴定,薄层色谱鉴别.并用气相色谱法对制剂中肉桂醛和薄荷醇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可检出样品中相应的显微特征及薄层斑点.结论:含量测定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快速、专属性强.可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作者:索菲娅;陈世忠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