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忠美;田维珍;杨友谊;张金沙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使用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赖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4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方式,观察组按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服药依从性和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服药依从性和健康教育知晓率均优于对照组( P<0.05,P<0.01)。结论:在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服药依从性和健康教育知晓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秋红;王方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简称护生)专业承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对某大学在校所有护生进行调查,比较不同年级、不同本科层次、不同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的护生专业承诺的差异,并分析护生专业承诺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护生承诺总评分为(86.74±15.91)分;大一护生专业承诺评分高,大四护生评分低;统招护生评分低于独立学院护生(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理专业兴趣、学校重视程度、护理就业前景和社会认可度对护生专业承诺有预测作用。结论: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总体水平中等,不同年级、不同本科层次护生专业承诺不同,因受多因素影响,教育者应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作者:吕妃;罗彩凤;张敏;蔡利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论:观察组发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化疗效果。
作者:刘霞;徐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对106例老年CAP患者给予广谱抗生素等临床治疗,并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发生并发症42例,占39.62%;经过积极的治疗,本组患者治愈52例,有效46例,出现死亡2例(1.90%),6例(5.60%)因病情加重转院治疗。结论:老年CAP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基础疾病多,在治疗时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疾病病情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庞凤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7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接受基于动机性访谈理论指导的行为干预方法,对照组则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合理膳食、不吸烟、不饮酒、规律运动等健康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动机性访谈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行为方式,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天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85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医体质辨证,制订个性化护理措施并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改善及生活方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改善情况及生活方式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改善情况及生活方式各维度得分水平的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实施以中医体质理论为指导的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侠;马艳;卢清秀;张芙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患者行颅内两次电极埋藏精确定位癫痫病灶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两次行颅内电极埋藏,并及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均顺利度过监测期。结论:及时精确定位致痫灶、给予精心护理,不但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同时也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王晓庆;韩海静;刘丹;李雯;张艳;强燕燕;侯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营养状况,为进一步改进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营养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体重进行连续动态测量,并对照2005年中国7岁以下儿童的体重生长标准及标准化生长曲线,分析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入院至病后1个月的体重变化特点。结果:本组患儿入院时平均体重略低于2005年国家标准中位数,其余时间点平均体重均在中位数之上,各时间点的总体体重呈上升趋势;患儿入院时体重与病后7d、2周、1个月体重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相邻测量时间段之间体重均呈上升趋势,以病后2周至病后1个月之间体重增长快,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临床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体液平衡关注不够,对护士、医生尚需加强这方面的培训与管理考核;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出院营养指导要具体,有条件可建立电话回访或营养咨询门诊,分阶段指导家属对患儿的喂养。
作者:许红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在门诊注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门诊注射护理工作分为两个阶段,2011年1~12月为对照阶段,采取传统管理模式,2012年1~12月为观察阶段,采取加强质量控制管理,比较两个阶段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阶段年门诊注射护理投诉案例发生(4.23±0.23)件,明显少于对照阶段的(23.21±2.12)件;对本院护理质量评价为(92.12±11.21)分,明显高于对照阶段的(68.32±12.12)分,两个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质量控制管理在门诊注射护理中的应用,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兰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在经胸乳入路甲状腺腔镜手术中,由于手术切口小,术中操作空间狭小,标本取出的路径狭长且无特殊器械辅助标本组织的顺利取出,术中易造成污染及肿瘤种植,而一次性取物袋费用高,因此我们利用无菌手套进行自行设计取物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荆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76名心内科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157名和对照组11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制进行临床教学,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带教;比较两组临床教学满意度及出科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临床教学满意度调查总得分、出科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医院临床教学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改变了传统带教的盲目性,使教学对象满意度不断提升,有助于临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江小燕;龚永;黄瑜;黄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互动式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知识、态度、行为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按预先制定的互动式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知识、态度、行为及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脑卒中疾病知识、防治态度、健康行为及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以医护全程诊疗模式为基础,实施互动式健康教育,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和技能,改变不良行为,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提高满意度。
作者:杨峰;王振林;李艳;姬文涛;雷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创置管引流并腔内注入雅胆子油乳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3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引流胸腔积液后注入雅胆子油乳,做好置管前护理、术中护理配合、置管后护理。结果:患者置管12~20 d,胸闷、呼吸困难、精神、睡眠、食欲及体力明显改善,疼痛症状缓解率为84.8%。 KPS评分:40分2例,50分4例,60分13例,70分10例,80分4例。胸腔积液引流总有效率90.9%。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微创置管引流并腔内注入雅胆子油乳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安全、高效,护理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展芬;王永欢;成林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我刊已正式开通微信平台,微信号码:QILU_NURSING。可通过扫描杂志封面、官方网站首页上的二维码,或直接搜索微信号码来关注我刊微信平台。
作者:《齐鲁护理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隔姜灸联合止吐药预防化疗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昂丹司琼药物预防恶心、呕吐,观察组采用常规静脉滴注昂丹司琼止吐的同时联合使用隔姜灸预防恶心、呕吐,比较两组止吐效果。结果:观察组止吐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给予隔姜灸联合止吐药治疗,可明显提高止吐效果,缓解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心慧;姚真;董惠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 CNP)在神经外科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神经外科内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CNP管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应用CNP预防神经外科内镜手术后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闫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与职业培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医务人员锐器伤基线调查初筛表对某省级教学医院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初步筛查后,对安瓿以外的锐器伤再次发放医务人员锐器伤基线调查危险因素调查表进行第二轮调查,终分析医务人员经过职业培训与没有经过职业培训锐器伤的发生率有无显著差异性。结果:接受过锐器伤职业培训的医务人员,其发生锐器伤的比率明显小于未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医务人员( P<0.05)。结论: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比率与是否参与过锐器伤职业培训有关,医院管理者应重视锐器伤职业培训,降低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
作者:刘悦;王书会;王伟丽;王海燕;王静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益气化痰活血法在气虚痰瘀型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例气虚痰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联合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虚痰瘀型冠心病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联合益气化痰活血法,可有效减少心绞痛发生次数,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慧敏;陈瑞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CAS)后高灌注综合征( HS)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文献及临床资料,分析HS患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结果:本组患者经颅多普勒( TCD)证实,同侧大脑中动脉峰血流增加>100%;CT提示有颅内出血5例,脑组织水肿8例,无明显变化2例;经降压、护脑等治疗后完全恢复8例,部分恢复6例和死亡1例。结论: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CAS后HS患者,术前明确和纠正高危因素、术中合理操作和护理配合、术后严格控制血压和密切观察,对减少HS发生尤为重要。
作者:徐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