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卉;罗杰英
目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健胃愈疡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6:84)为流动相,采用C18化学键合硅胶为固定相,在230nm进行测定.结果:芍药苷在0.0699μg~0.838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2.14%.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文莉;蒋丽;雷玉萍;汪文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对南瓜多糖颗粒剂临床疗效作出评价.方法:按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判,临床验证以南瓜多糖颗粒剂为治疗组;以消渴丸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13%,其中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南瓜多糖颗粒剂作为一种新的降糖药物临床观察有较好的疗效,预示该药将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作者:熊学敏;曹珏;石扬;康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索临床应用大柴胡汤药理基础.方法:分析大柴胡汤的临床特征与药理作用之间的相应关系.结果:大柴胡汤的各种临床疗效均有相应的药理作用基础.结论:临床中恰当应用大柴胡汤可收到很好的疗效.
作者:柳红芳;白晓菊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小茴香提取物及主要成分茴香醛、茴香脑等对5-氟脲嘧啶(5-Fu)的促渗作用.方法:采用体外透皮实验方法,用Valia-Chien水平扩散池为实验装置,测定模型药物5-氟脲嘧啶的累积渗透量及渗透系数、增渗倍数,确定其促渗效果的强弱.结果:完成了小茴香所含成分小茴香油、茴香脑、茴香醛等对5-氟脲嘧啶的促渗实验,上述药物对5-氟脲嘧啶均有一定的促渗作用,增渗倍数分别为7.14、4.17、9.54.结论:小茴香油、茴香脑、茴香醛等对5-氟脲嘧啶具有一定的促渗作用.
作者:沈琦;徐莲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加入WTO的日益渐近,我国医药事业正面临空前的机遇和挑战.而作为中医中药发源地的中国在发展中药产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优势.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不断改善,对健康的投资也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也迫使人们更注重自身健康状况的保护.据统计,1999年全国部分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比上年同比增长39.9%,是1995年的2.4倍.
作者:麦琼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建立青春乐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青春乐胶囊中主要成分芍药苷进行定量分析,λS=230nm,λR=320nm;同时对制剂中其他主要药味丹参、当归、红参进行薄层鉴别.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RSD 2.8%.薄层图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可靠,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制剂的质量.
作者:苏强;倪艳;郝旭亮;李先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用刺五加注射液6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对照组43例,只用降纤酶治疗.其它治疗(包括降颅压、降血压、降血糖、抗感染等)2组相同.治疗前后2组患者均做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测定.结果:2周后治疗组痊愈率为41.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93%(x2=4.37,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5%优于对照组的91.7%,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代谢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 0.01或P<0.05).结论:刺五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降纤酶.
作者:秦培森;朱维亮;刘克英;卜现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肾毒清冲剂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含0.75%的腺嘌呤(Adenine,Ade)饲料喂养大鼠造成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测定血液生化指标、血清离子浓度并观察大鼠肾脏的病理改变.结果:肾毒清明显增加胸腺指数.肾脏重量也明显低于模型组.肾脏组织形态学表明,肾毒清冲剂显著减轻了肾脏病理改变.药物结晶减少.结论:肾毒清冲剂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作者:郭秀丽;纪建波;靖新文;胡昭;周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心肌梗塞后大鼠左室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复制大鼠心梗模型、随机分为心梗对照组、麝香保心丸组及开搏通治疗组.2周及6周时测量血动学参数及心功能,同时研究左室形态学参数(左心腔面积、梗塞区室壁变薄比及左室伸展指数).结果:麝香保心丸可减少梗塞后6周大鼠的左室扩张及梗塞区伸展;明显改善心梗后左室收缩功能.结果提示:麝香保心丸可改善心肌梗塞后的左室重构.
作者:罗心平;施海明;曾治宇;范维琥;王受益;戴瑞鸿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其功能为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近年来,含丹参的各种制剂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按<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丹参鉴别(3)项下的规定进行丹参酮ⅡA的TLC鉴别试验,结果发现供试品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而与对照品丹参酮ⅡA色谱相应的位置上不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分析其原因是药典规定的展开剂未能将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参酮Ⅰ及其他成分完全分离.因此笔者将药典规定的展开剂进行更换,结果供试品色谱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与对照品丹参酮ⅡA色谱相应位置上也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作者:刘敏彦;王超;王玉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1~19册,共收入3736个品种,颁布时间从1989年到1998年整好10年,我们按顺序分5个部分进行了研究.
作者:贾善学;成培光;史保荣;韩梅海;张君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伤速愈喷雾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CLG-ODS柱,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铵溶液(0 025mol/L,并以50%磷酸调节pH为3.0)-甲醇(50:50),检测波长276nm.结果:对照品在1.08~20.6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9,加样回收率为100.5%,RSD为2.5%,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论:本法可用于测定伤速愈喷雾剂中黄芩苷的含量.
作者:顾秋琴;袁华峰;王建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比较5种不同的蛹虫草样品的多糖含量,为蛹虫草多糖提取、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苯酚-硫酸法.结果:同种蛹虫草的不同部位蛹虫多糖含量差异较大,不同培养基质培养的蛹虫草的相同部位蛹虫草多糖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蛹虫草多糖主要存在于菌丝体中.
作者:来永斌;王琦;孙月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考察七珍丹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肠功能恢复.方法:采用具有消积导滞,通便泻火之功效中成药小儿七珍丹术后20时服下,并选择对照组服温盐水,观察各组肠管蠕动增强时间和第1次肛门排气或排便时间.结果:发现治疗组比对照组肠管蠕动增强和第1次排气排便时间提早(P<0.01).结论:小儿七珍丹明显促进剖宫产术后肠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孙峰;张国居;郭孟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自1999年11月至2000年3月,我们以鱼腥草注射液配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96例,疗效较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小儿轮状病毒肠炎96例,均符合诸福棠主编的实用儿科学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发育情况均无显著差异,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作者:布月青;马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之功效,并含有大量的α-亚麻酸和维生素E、C等有效成分,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现代研究表明马齿苋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菌消炎、抗病毒、增强免疫、抗衰老以及对骨骼肌松驰等作用.
作者:屠连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独一味(Phlomis rotata Benth)为藏、蒙及纳西族民间跌打刀伤草药,有止血、止痛、抗菌、消炎和活血化瘀之功能.我院在临床治疗中立项实施独一味配合骶管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收到理想疗效.
作者:林祥辉;胡茂德;黄玉魁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养肺活血汤的抗炎作用及其对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分别用致炎剂二甲苯、角叉菜及纸片包埋法造成小鼠和大鼠的炎症模型,以气管注射博莱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养肺活血汤对各类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肿胀率、肿胀程度、肉芽肿重量),以及对血中组胺、肿瘤坏死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养肺活血汤对急性、亚急性、慢性炎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并能明显降低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血中组胺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P<0.01,P<0.05).结论:影响炎症介质的分泌,减轻炎症损伤,可能是养肺活血汤防治肺纤维化的机理之一.
作者:龚婕宁;卞慧敏;杨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考察乙醇、壳聚糖、101果汁澄清剂、ZTC天然澄清剂对中理脂康颗粒剂水提液有效成分含量及总固体含量的影响.方法:以药典法测定不同精制工艺样品的总固体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效成分大黄酚的含量.结果:壳聚糖对大黄酚的含量基本无影响,并使制剂总固体含量减少30.8%;乙醇、101果汁澄清剂、ZTC天然澄清剂在使制剂总固体含量降低的同时,也使大黄酚的含量降低.结论:壳聚糖能有效降低中理康颗粒剂总固体含量,而不影响有效成分含量.
作者:桂卉;罗杰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以挥发油的包合率包合物产率等为指标,考查了温度对β-CD包合茶芎挥发油的影响,结果以55℃为佳.
作者:符云;唐莉莉;姚松林;胡铁山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