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非梗阻性腹胀68例疗效观察

焦丽芸

关键词:足三里, 穴位注射, 新斯的明, 非梗阻性腹胀
摘要: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术后非梗阻性腹胀的疗效。方法:将136例单纯胃大部切除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68例,两组均给予心理护理,补充液体,适当补充钾盐,协助患者继续行床旁活动;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结果:治疗组腹胀缓解时间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非梗阻性腹胀疗效满意,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术中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后腹部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中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后腹部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65例全身麻醉后腹部手术患者按就诊顺序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82例和实验组8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术中加强保温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肛温、凝血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手术结束时肛温较高、凝血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加强保温护理有利于维持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体温,预防凝血功能异常,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冯燕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肾上腺囊肿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肾上腺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肾上腺囊肿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术期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改善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下肾上腺囊肿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或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加其治疗和护理配合度,对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和提升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米娜;郑慕华;胡文环;吴淑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内镜下经乳头引流术治疗与主胰管相通胰腺假性囊肿31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与主胰管相通的胰腺假性囊肿( PPC)内镜下经乳头引流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31例内镜下经乳头引流术治疗与主胰管相通PPC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体会。结果:本组24例引流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7例引流不成功,经内科其他方式治疗或转外科治疗,无一例死亡。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心理辅导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加强术中及术后观察和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秀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妊娠糖尿病筛查与护理干预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 GDM)筛查与护理干预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妊娠糖尿病筛查检出的194例GDM患者作为干预组,将来我院待产时确诊的54例GDM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给予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产前1个月连续复查,血糖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糖尿病筛查与护理干预可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夫妻共同参与孕期教育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夫妻共同参与孕期教育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孕期教育,观察组采用夫妻共同参与孕期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社会支持度、产后母亲角色适应及产后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社会支持度及产后母亲角色适应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产后抑郁(SDS)评分、抑郁EP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夫妻共同参与孕期教育能够充分发挥配偶的支持作用,提高产妇产后适应性,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作者:刘春凤;孙培芳;张滨惠;颜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路径在食管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食管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科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85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3例和路径组42例,常规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路径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路径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降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掌握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食管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减少了住院费用,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琳;张少茹;高炀;李满平;杨晓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路径小组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小组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DLBCL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淋巴瘤病区设立责任医师-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临床路径小组模式,根据护士的工作能力、分层次管理的原则,科学组合。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和医护人员对工作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及医护人员对工作模式综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路径小组模式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工作流程得到优化,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促进了护理队伍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推进了优质护理的发展。

    作者:黄胜;许容芳;姚丹;陆勤美;张兰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早期穴位按摩在预防老年疝修补术后腹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穴位按摩在预防老年疝修补术后腹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2 h实施穴位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腹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疝修补术后早期实施穴位按摩治疗能有效改善脏腑功能,促进肠功能恢复,缩短肛门排气时间。

    作者:周淑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期待治疗中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将5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行循证护理干预。随访1~3个月,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心理状态及围产儿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及围生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儿结局,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低年资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运用能力。

    作者:黄姜霞;王玮;朱伟君;姚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围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围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焦虑自评表( 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SAS评分和SDS评分与术前相比较无明显变化,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5个因子得分明显降低,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经过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显著改善,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围术期患者心理状况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高危妊娠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危妊娠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高危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妊娠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以及顺产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孕妇治疗的依从性及自我监护与自我保健的能力,降低剖宫产率,确保了母婴安全与健康,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骆蓓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经肱动脉入路行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0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肱动脉行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PAD)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PAD患者经肱动脉行介入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手术顺利。术后出现肱动脉处血肿1例,及时发现病情并积极处理后治愈出院;无排尿困难、便秘、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介入治疗成功的保障。

    作者:李萌;孙秀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King 互动达标理论指导配偶陪产进展

    随着产科服务模式的转变和爱母分娩的倡导,配偶陪产在国内成为优质产房服务的一项重要措施。回顾配偶陪产的相关文献报道,以King互动达标理论为依据,认识分析配偶陪产的意义及不良效果,科学辨证,运用新的护理理论框架及概念,以期与业内人士一起理性看待配偶陪产,构建符合我国生育文化的产科陪产模式。

    作者:杨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肠造口术是临床常用的手术,是挽救、延续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但结肠造口改变了患者原有的排便方式,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肠造口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广大护理人员对肠造口患者的护理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研究,护理重点及核心由对疾病护理转变为对生活质量护理。通过整体、个性化、创造性、有效的护理模式,使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都达到佳状态。现将护理干预对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任洁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无痛护理干预在骨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痛护理干预在骨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316例骨科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8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无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痛护理干预可减轻骨科围术期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作者:杨建军;孟兰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40例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专项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生活质量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生活质量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患者对生活质量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红;郭晓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T 型乳胶引流管在小儿肾盂成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T型乳胶引流管( T管)在小儿肾盂成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行肾盂成型手术的14例患儿采用T管作为肾造瘘管,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本组14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手术,无导管脱落,伤口红肿、渗液等感染情况发生,术后1个月通过T管顺利取出双J管,术后3、6、12个月复诊,患儿术侧肾脏积水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无加重趋向。结论:将T管作为肾造瘘管便于术后有效妥善固定,且便于取出双J管,安全经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白桦林;邹艳;许昭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外耳道冲洗3243例循证护理

    目的:探讨外耳道冲洗患者的循证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255例行外耳道冲洗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3012例和实验组32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冲洗方法,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一次冲洗成功率。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一次冲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减少外耳道冲洗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一次冲洗成功率。

    作者:王晓利;张莉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HIV 阳性孕产妇18例围产期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HIV阳性孕产妇围产期的护理模式。方法:采用临床原始数据统计及追踪回访模式,对曾在我院就诊、分娩的18例HIV阳性孕产妇产前检查、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分娩方式选择、新生儿喂养方式、婴儿感染率及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HIV阳性孕产妇孕期保健护理过程中早孕建卡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低,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不够现象客观存在,HIV阳性孕产妇人群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结论:保障母婴身心健康关键是提高HIV阳性孕产妇对疾病相关知识及政府相关政策的了解、通过专科医护人员培训及HIV孕产妇围产期护理管理模式的形成,切实提高HIV阳性孕产妇孕期系统管理率,保证各种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钟际香;孙敏;周金萍;周悦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LEEP 刀手术治疗宫颈糜烂38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利普刀( LEEP刀)手术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76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阴道排液量<月经量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排液时间<7 d的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阴道出血量<月经量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阴道出血时间<10 d的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颈糜烂行LEEP刀手术治疗患者采用针对性临床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创面康复,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凤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