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孙秀琳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 GDM)筛查与护理干预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妊娠糖尿病筛查检出的194例GDM患者作为干预组,将来我院待产时确诊的54例GDM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给予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产前1个月连续复查,血糖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糖尿病筛查与护理干预可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严重腹部外伤患者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8例严重腹部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病死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抢救成功率、病死率、MODS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结论:对严重腹部外伤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秀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肥胖孕妇的影响。方法:将56例肥胖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住院天数、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剖宫产后切口愈合情况等。结果:两组产妇顺产率、住院天数、产后出血量大及愈合不良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肥胖孕妇围生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孕娩风险。
作者:陈转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肱动脉行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PAD)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PAD患者经肱动脉行介入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手术顺利。术后出现肱动脉处血肿1例,及时发现病情并积极处理后治愈出院;无排尿困难、便秘、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介入治疗成功的保障。
作者:李萌;孙秀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医院外意外分娩产妇延误就医的原因,为妇幼保健及孕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现象学分析法进行研究,以Colaizzi法分析资料并形成主题,归纳主题采用奥马哈护理问题分类法。结果:通过对资料分析,得出3个领域的主题:心理社会,环境,健康相关行为。结论:为减少孕产妇延误就医,应与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合作,在心理社会、环境及健康相关行为领域框架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干预。
作者:麦小妮;何惠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HIV阳性孕产妇围产期的护理模式。方法:采用临床原始数据统计及追踪回访模式,对曾在我院就诊、分娩的18例HIV阳性孕产妇产前检查、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分娩方式选择、新生儿喂养方式、婴儿感染率及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HIV阳性孕产妇孕期保健护理过程中早孕建卡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低,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不够现象客观存在,HIV阳性孕产妇人群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结论:保障母婴身心健康关键是提高HIV阳性孕产妇对疾病相关知识及政府相关政策的了解、通过专科医护人员培训及HIV孕产妇围产期护理管理模式的形成,切实提高HIV阳性孕产妇孕期系统管理率,保证各种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钟际香;孙敏;周金萍;周悦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病率逐步增高。据统计,1990年全球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为160万人次,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626万人次[1]。随着老年髋部手术的普及,术后谵妄也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术后谵妄也称急性意识障碍,是伴有注意力、感受、思维、记忆、精神运动和睡眠周期障碍的短暂性、器质性脑综合征,调查显示,老年髋部骨折并发术后谵妄的概率为15%~61%[2-3]。术后谵妄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一个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现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综述。
作者:孙丽萍;吴金球;张明月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独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眼科10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独居患者作为干预组,将2011年1~12月我院眼科10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独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对子女依赖程度、术后1个月视力、个人照顾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伸护理能有效提高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独居患者的满意度及个人照顾能力,促进视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进;李晓莉;黄旭;雪丽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肾上腺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肾上腺囊肿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术期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改善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下肾上腺囊肿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或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加其治疗和护理配合度,对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和提升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米娜;郑慕华;胡文环;吴淑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我刊已正式开通微信平台,微信号码:QILU_NURSING。可通过扫描杂志封面、官方网站首页上的二维码,或直接搜索微信号码来关注我刊微信平台。
作者:《齐鲁护理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外科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牙髓牙体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四手操作技术,对照组采用非四手操作技术。比较两组工作时间、医护人员操作时锐器伤害发生率、患者治疗后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治疗过程中固定单位工作量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医护人员操作时锐器伤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外科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配合采用四手操作技术能明显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治疗过程中锐器伤害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口腔外科推广应用。
作者:刘畅;曾丽;郝晓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FTS)对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按手术方式,将80例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干预组对钬激光输尿管镜碎石术进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首次排气时间、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一种适合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模式,能缓解手术应激,减少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
作者:曹娟;李喆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ICU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的方法。方法:将105例ICU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5例,A组常规置管组,B组气囊放气,C组牵拉气管,比较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B组(P<0.05,P<0.01)。结论: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镇静状态下牵拉气管同时置入胃管的方法,安全可靠、准确性高。
作者:孙四美;夏丽;薛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应广大作者的需求,我刊自即日起新增采编系统内“给作者发清样”的功能。请在收到清样后的3天内完成“清样收到回复”的操作。请登陆www.qlhlzzs.com,浏览“期刊动态”栏目的相关公告,了解详细的“清样收到回复”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的影响。方法:对200名孕产妇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对孕产期知识的了解情况、住院分娩态度、自然分娩态度。结果:本组孕产妇健康教育前后对孕产期知识的了解情况、住院分娩态度、自然分娩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性健康可促进孕产妇了解孕产期知识,保障母婴健康,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曹芳兰;钟世玉;陆大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组织和血液中胃蛋白酶原含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前空腹血以及癌组织标本,应用酶联免疫法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血清和组织中胃蛋白酶原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胃癌患者中2例(6.7%)肿瘤组织胃蛋白酶原C(PGC)表达阳性, PGC在癌组织表达水平在不同肿瘤分化程度和不同淋巴转移情况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PGC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实验测得的胃蛋白酶原在血中的含量与这些特征无关联(P>0.05)。结论:胃癌肿瘤组织中PGC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但患者血中胃蛋白酶原的量不能反应癌组织中表达情况。
作者:齐玉娟;王勇强;赵红林;陈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自2011年9月16日始,邮箱内收到的稿件我们将不再进行处理,我刊正式启用网上投稿系统。请登陆我刊官方网站www.qlhlzzs.com,在“网站公告”或“期刊动态”栏目浏览相应公告。
作者:《齐鲁护理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5例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行ESD治疗,进行ESD前经内镜、染色内镜、超声内镜及组织病理等确诊为( T1期)肿瘤或癌前病变(如腺瘤,炎性息肉,低-高级别内瘤变),经B超、增强CT或MRI检查未见重要脏器转移灶。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前评估及检查、饮食护理及用药护理,注重术中、术后护理及严密观察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及时处理。结果:本组完成ESD 43例,成功率95.6%;术中发生出血3例,术后24~72 h迟发性出血2例,均经内镜下止血好转;发生胃、直肠穿孔各1例,通过金属夹夹闭穿孔和术后禁食、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后痊愈。32例患者2个月后内镜随访创面愈合,11例患者3~6个月内镜随访均未见局部病灶残留或复发。结论: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具有微创、安全、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围术期精心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贺亚宁;王志勇;马菊妹;胡娇娣;张圣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危妊娠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高危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妊娠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以及顺产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孕妇治疗的依从性及自我监护与自我保健的能力,降低剖宫产率,确保了母婴安全与健康,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骆蓓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四肢闭合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72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术前专科指导、心理安抚、手术器械及仪器物品精心准备,术中合理科学的手术配合,术后饮食起居指导、针对性病情观察、伤口处理、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功能锻炼等护理。结果:本组术后拍片解剖复位70例,功能复位2例,感染1例,出院3个月后随访骨折端均无移位。结论: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应做好围术期护理工作,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臧晓鹭;桂文;王颖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