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小妮;何惠言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期待治疗中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将5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行循证护理干预。随访1~3个月,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心理状态及围产儿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及围生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儿结局,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低年资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运用能力。
作者:黄姜霞;王玮;朱伟君;姚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取出同时植入乳房硅胶假体的效果及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隆胸患者硬膜外麻醉下行乳晕环形切口逐层打开至水凝胶包膜内,彻底清除乳房内水凝胶注射物,大量生理盐水灌洗囊腔,同期植入硅胶假体。结果:本组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失血量少,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及并发症。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物取出同期植入硅胶假体手术可行有效,避免二次手术,加强围术期护理,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预防术后感染。
作者:朱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小组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DLBCL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淋巴瘤病区设立责任医师-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临床路径小组模式,根据护士的工作能力、分层次管理的原则,科学组合。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和医护人员对工作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及医护人员对工作模式综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路径小组模式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工作流程得到优化,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促进了护理队伍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推进了优质护理的发展。
作者:黄胜;许容芳;姚丹;陆勤美;张兰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部位对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诊新生儿随机分为头皮静脉组、四肢静脉组、颈外静脉组各30例,头皮静脉组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针法,四肢静脉组采用四肢静脉留置针法,颈外静脉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法,比较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颈外静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留置时间长于其他两组(P<0.05)、静脉炎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可提高新生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易海莲;陈冬梅;艳林;秦盛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6年9月~2009年9月收治的15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将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68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患者知情的前提下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相关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记录书写合格率、消毒隔离合格率等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体制,采取相关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对护理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姑息性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对16例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加去势治疗合并膀胱颈梗阻晚期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给予围术期心理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手术顺利,未发生TURS和因冲洗液吸收过多所导致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前列腺癌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去势术和间歇雄激素阻断的综合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且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围术期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车兆平;卢明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组织和血液中胃蛋白酶原含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前空腹血以及癌组织标本,应用酶联免疫法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血清和组织中胃蛋白酶原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胃癌患者中2例(6.7%)肿瘤组织胃蛋白酶原C(PGC)表达阳性, PGC在癌组织表达水平在不同肿瘤分化程度和不同淋巴转移情况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PGC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实验测得的胃蛋白酶原在血中的含量与这些特征无关联(P>0.05)。结论:胃癌肿瘤组织中PGC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但患者血中胃蛋白酶原的量不能反应癌组织中表达情况。
作者:齐玉娟;王勇强;赵红林;陈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社区门诊去除胶布粘痕的方法。方法:将140例社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消毒棉棒蘸无菌蒸馏水去除胶布粘痕,干预组分别使用护手霜、橄榄油、天那水、去甲水、清凉油、95%乙醇、汽油、白醋、柠檬汁、0.9%氯化钠注射液、4b橡皮等方法去除胶布粘痕。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状态-特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统计干预组患者耗时、满意度及选择方法。结果:两组患者舒适度干预后状态-特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使用护手霜去除胶布粘痕满意度高,为97.14%;4b橡皮低,为54.29%。干预组38例选择使用护手霜去除胶布粘痕。结论:护手霜、橄榄油去除胶布粘痕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玉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三种肌内注射方法应用于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为选择适合水肿患者的注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例成年水肿大鼠进行动物实验和36例水肿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别采用Z径路注射法、常规注射法及气泡封堵注射法进行肌内注射。结果:Z径路肌内注射法与常规肌内注射法在防止药液外渗方面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泡封堵肌内注射法与常规肌内注射法在减少组织变形方面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Z路径肌内注射法及气泡封堵肌内注射法用于水肿患者的效果优于常规肌内注射法。
作者:沈美琪;邓勤;胡晓睿;肖美琴;闫丽竹;毛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变化及其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护理后的恐惧严重等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护理后的SAS评分为(42.60±7.11)分、SDS评分为(42.38±7.5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0.33±8.26)分和(49.75±7.80)分;干预组的GIQLI评分为(124.75±6.5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16.30±8.42)分。结论:个体化护理能改善胆结石患者的消极心理状态,且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义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孕妇学校创新性培训模式在围产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6月教育模式改进前的200名孕妇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7~12月教育模式改进后的200名孕妇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由孕妇学校按通用固定课程教学,以大班课的形式在固定的地点和时间,由老师进行讲课,听课对象仅为孕妇;实验组在孕妇学校原有传统教学模式上进行改进,设立孕妇学校健康生育论坛,增加授课内容,以专题讲座、家庭访谈、示范互动实践、一对一的现场咨询指导为主,发放健康教育小处方、孕妇体重管理手册进行孕期体重自我管理。对孕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听课对象由原来单一孕妇为主增加到孕妇家庭成员,听课人数明显增加,满意度由原来的90.01%提高到98.88%,孕期保健知识掌握率明显优于改进前( P<0.01)。结论:孕妇学校培训模式的改进提高了孕妇自我保健能力和孕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深受孕妇及家属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作者:吕俊菊;袁静;江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非药物联合干预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0例择期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100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非营养性咀嚼组,C组为口服白萝卜汤组,D组为非营养性咀嚼+口服白萝卜汤组。听诊记录四组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记录手术结束至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D组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A、B、C组(P<0.05)。结论:非营养性咀嚼配合口服白萝卜汤能有效缩短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作者:褚志平;高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ICU和普通科室护士的同情心疲乏程度,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医护人员同情心疲劳量表对青岛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ICU和普通科室的300名护士的同情心疲乏程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ICU护士的同情心疲乏总得分显著高于普通科室的护士,其中情感淡漠、热情丧失和能力怀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ICU护士同情心疲乏程度比普通科室的护士高,建议管理者予以重视并采取有效预防和应对措施。
作者:黄晓娇;曲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与主胰管相通的胰腺假性囊肿( PPC)内镜下经乳头引流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31例内镜下经乳头引流术治疗与主胰管相通PPC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体会。结果:本组24例引流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7例引流不成功,经内科其他方式治疗或转外科治疗,无一例死亡。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心理辅导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加强术中及术后观察和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秀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据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于2013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齐鲁护理杂志》影响因子为1.342(本次公布的全国6225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427,≥1的期刊共398种),基金论文比等评价项目的数据也均有显著提高。这是多年来支持我刊的各级领导、编委、审稿专家、广大作者和读者、我刊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后我刊将继续加大对优秀论文的组稿、约稿和发表力度,不断提高杂志质量和期刊影响力。
作者:《齐鲁护理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术后非梗阻性腹胀的疗效。方法:将136例单纯胃大部切除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68例,两组均给予心理护理,补充液体,适当补充钾盐,协助患者继续行床旁活动;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结果:治疗组腹胀缓解时间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非梗阻性腹胀疗效满意,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焦丽芸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在改善韶关地区供电系统体检人群胆石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5~8月在我院参加健康体检的3530例韶关地区供电系统体检人员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65例;2011年观察组再次参加体检人数1745例,对照组再次参加体检人数1739例;2012年观察组三次参加体检的人数1737例,对照组三次参加体检的人数1734例。观察组受检人群提供关于胆石病的分类健康指导,对照组则不提供。统计2010~2012年两组受检者胆石病发病率。结果:观察组2011年、2012年的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结石性胆囊炎(胆管炎)发生率比2010年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对照组胆石病发病率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健康指导对降低胆石病发病率有积极意义,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行业人群胆石病的的关注,提高专业健康指导的可行性。
作者:林丽英;王梅香;张连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FTS)对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按手术方式,将80例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干预组对钬激光输尿管镜碎石术进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首次排气时间、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一种适合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模式,能缓解手术应激,减少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
作者:曹娟;李喆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肾上腺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肾上腺囊肿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术期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改善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下肾上腺囊肿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或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加其治疗和护理配合度,对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和提升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米娜;郑慕华;胡文环;吴淑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无痛护理干预在骨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316例骨科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8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无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痛护理干预可减轻骨科围术期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作者:杨建军;孟兰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