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King目标实现理论在人工流产术受术者中的应用

范静;杨玮

关键词:King的目标实现理论, 人工流产术, 人工流产综合征
摘要:目的:探讨King的目标实现理论在人工流产术受术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行终止妊娠术的患者127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以King的目标实现理论为指导进行护理干预,在术前、术中、术后评估受术者的心理状态,与接受人工流产术者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相互协调、相互转变确定目标,并终实现目标.结果:护理后实验组心理状态、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好于对照组(P<0.05),术中疼痛评分、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术受术者中运用King的目标实现理论护理,利于受术者在佳的状态下接受手术,普及计划生育知识,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丝裂霉素持续循环热灌注在预防复发性表浅性膀胱癌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MMC)作为持续循环热灌注(CHPC)药物预防表浅性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后复发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对63例膀胱肿瘤行经尿道电切术后复发的患者使用MMC行CHPC,监测患者热灌注围术期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3例患者膀胱CHPC均进行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11例出现下腹部皮肤潮红和轻度会阴部灼热感,经护理后好转;8例出现轻度肉眼血尿,26例出现轻度膀胱刺激征,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术后随访未发现排尿困难及不适症状,复查肝肾功能损害和血常规均正常.结论:MMC作为CHPC药物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毒副反应较轻,同时加强CHPC围术期护理,能够取得患者配合,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于航娜;柳冉冉;申智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病房护士绩效薪酬改革做法与成效

    护理绩效薪酬改革是医院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我院本着可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体现多劳多酬,充分挖掘每位护士的工作潜能的原则,探索出一种调整分配、按岗取酬的方法,目的是在护理队伍中引入竞争机制[1,2].我院于2008年6月在外科病房试点,2009年1月在全院14个病房实施.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天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一次性包皮环切器行包皮环切59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一次性包皮环切器行包皮环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18例门诊包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心理、行为、疼痛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疼痛、恐惧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切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一次性包皮环切器环切包皮的手术中,能够有效缓解术中患者恐惧与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效果,融洽护患间关系,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陆奔;尹彩红;李柳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儿颈部巨大囊状淋巴管瘤24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小儿颈部巨大囊状淋巴管瘤给予手术治疗,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结果:患儿接受个体化系统的围术护理,治疗过程顺利,随访1~5年,颈部包块无复发,实现根治.结论:小儿颈部巨大囊状淋巴管瘤手术治疗中,制定个体化系统的围术期护理方案,对囊状淋巴管瘤手术治疗方案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艳敏;胡光珍;王翠田;刘大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机制对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机制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患者焦虑、抑郁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例PG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评估患者需求,讲解与分析PGS发生原因等知识,给予松弛疗法、腹部按摩及家庭干预等心理干预措施.连续干预3周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胃肠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机制可有效缓解PGS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刘玉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61例留置尿管住院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研究其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大,留置尿管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尿路感染与膀胱冲洗液的类型相关,加强尿道口护理可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结论:严格把握留置导尿的适应证,尽量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保证尿液引流通畅,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可以大限度地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友芳;张亚萍;张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团队制管理在护理部行政查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团队制管理在护理部查房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护理部按规定的查房时间、内容及管理要求进行团队制护理查房,并比较团队制护理查房前后护士急救物品准备到位时间、吸氧成绩、吸痰成绩、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结果:实施团队制查房后护士急救物品准备时间减少,吸痰、吸氧、理论及考核成绩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团队制护理查房集合护理团队资源,人人参与管理,充分展示自我及科室,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促进了护士急救技能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丁永艳;付沫;陈红宇;陈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上睑下垂57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上睑下垂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7例(70眼)上睑下垂患者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在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矫正满意,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睑裂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规范上睑下垂患者围术期护理,可预防暴露性角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易丽芳;刘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前房维持器下复合小梁切除术18例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前房维持器下复合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18例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主动配合,及时供应手术所需物品,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眼压和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结论:前房维持器下复合小梁切除术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地滤过手术;而护理配合是影响手术进程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尹育芳;马晓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社会支持护理与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社会支持护理同卵巢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关系,以便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45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支持量、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将相互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社会支持同患者的生活质量成正相关(P<0.05).结论:卵巢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关系密切,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时应该为卵巢癌症患者提供有效、全面、优质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善姬;罗少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等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20例单胎头位产妇按临产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盐酸利多卡因棉球湿敷宫颈协同手推宫颈法,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产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镇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疼痛,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降低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母婴安全.

    作者:王栋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对桡动脉与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对经桡动脉及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的影响.方法:将178例休克患者按随机性及临床实际可操作性分为实行经桡动脉(96例)或经股动脉(82例)有创血压监测,同时测量同侧上臂无创血压,分别在无去甲肾上腺素、以0.1 μg/(kg·min)及以0.2 μg/(kg·min)泵入时测量无创血压与桡动脉有创血压差值、无创血压与股动脉有创血压差值.结果:随着去甲肾上腺素的应用及剂量的增加无创血压与桡动脉血压间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差值逐渐增大(P<0.05),无创血压与股动脉血压间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差值逐渐减小(P<0.05).结论:随着去甲肾上腺素剂量的增加,股动脉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较桡动脉血压有逐渐增高趋势.

    作者:王曙霞;纪象芹;王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手术室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满意度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满意度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心理资本问卷中文修订版、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对山东省三所综合性医院的19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处于较高水平,工作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处于较低水平,心理资本整体水平及各维度与工作满意度显著相关.结论:我们应重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心理资本水平,从而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段红香;刘光英;栾琳琳;殷静静;焦丽;王功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胸腔镜下治疗自发性气胸43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43例自发性气胸(SP)患者采用胸腔镜治疗,术前给予心理护理、肺部感染防治、术前指导,术中严密配合、细致观察病情,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严格管理各种引流管道、指导有效咳嗽、促进痰液排出、指导术后肺功能及活动锻炼,以促进术后恢复,同时给予术后出院指导.结果:4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复查X线胸片或胸部CT,结果肺复张良好,未见明显肺部感染征象.结论:对接受胸腔镜治疗的SP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及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梁荣花;杨美好;陈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对3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心理干预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进行心理评估、比较.结果:干预后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率、SAS评分情况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患者对疾病认识、遵医行为较干预后明显提高(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存在心理焦虑状态,对其实施干预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焦虑心理,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黄智敏;罗小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56例围术期综合护理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6例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术,并实施围术期综合性护理,观察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出血70~350 ml,术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随访未发现肿瘤复发、穿刺孔种植转移等情况.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技术难度高、操作复杂,医护人员给予患者积极围术期综合护理,有利于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吴莉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产科护理教学中护生风险规避意识培养的研究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教学中护生风险规避意识的培养.方法:选择护理专业2009级A班164人为实验组,B班163人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教材内容实施教学,实验组选择整合后讲义开展教学.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护生、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护生职业风险规避意识显著提高、临床准入时间短、用人单位总体评价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应用整合后讲义开展教学法有助于产科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为临床输送实用型护理人员.

    作者:王丽君;郭淑琴;齐丽敏;于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神经内镜下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32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患者在神经内镜下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并给予围术期精心护理.结果:本组病变全切除31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观察及护理、早期的功能锻炼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顾宇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经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寰椎骨折16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16例不稳定型寰椎骨折患者进行经C1、2后路钉板+横连杆系统内固定治疗,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并发症,切口一期愈合.随访18~36个月,均无断钉及内固定失效情况,植骨均获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9例神经功能受损的患者均不同程度恢复.结论:经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寰椎骨折复位良好、固定稳妥、出血量少,积极的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方菊飞;余宁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40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将8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各40例,术后分别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前、术后7 d营养指标状况等.结果:EN组肺部炎症和静脉炎发生率均低于PN组、腹泻发生率高于PN组(P<0.05);EN组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7 d营养指标状况优于PN组(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以提高机体营养状态,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机体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焦丽;栾琳琳;殷静静;段红香;王功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