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李国山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慢性肾炎, 肾癌, 消化性溃疡
摘要:染的治疗成了H.pylori研究领域中的重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检验标本的采集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临床检验结果的全面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以往,人们往往只重视分析过程中的因素控制而忽视来自分析过程之外(特别是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笔者从事医学检验专业,通过在地市医院的实验室实习经历结合本单位工作体会,现就检验分析前影响标本采集质量的因素简单分析如下.

    作者:石良玉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神经刺激器用于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

    意度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血管损伤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神经刺激器用于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优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尤其适用于肘及肘关节以下手术的麻醉.

    作者:胡鹏;芦智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动脉高压新进展

    肺动脉高压(PAH)是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为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可导致右心衰竭而死亡.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死率极高,预后很差.近年来随着对PAH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的深入,以及传统医学对PAH认识的进展,一些新的药品和治疗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使PAH的生存率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现对PAH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力宁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50例分析

    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生率明显增加,而血β-HCG的测定及经阴道彩色超声检查的应用使异位妊娠得以早期确诊,从而为异位妊娠早期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以腹腔镜微创技术和以甲氨蝶呤为主的药物治疗已成为异位妊娠治疗的主流[1].我院在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异位妊娠方面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建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染的治疗成了H.pylori研究领域中的重点.

    作者:李国山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柯萨奇病毒16型及肠道病毒EV71常见,以婴幼儿发病(3岁以下)为主.本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传播快,流行强度大,在短期内可造成大流行[1],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为主.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也可接触传播.其中疱疹液传染性强.本院2008年6-7月共收治81例手足口病患儿,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剑萍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现代供应室实习带教方法

    医院供应室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的重要科室,每年要接待大量的实习护士.护生的供应室学习,是他们学习医院感染管理体制的重要一课.由于学习时间短暂,加上某些护生对供应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如果不掌握有效可行的带教方法,往往是实习护士学不到真正的消毒供应知识理论,而只是学到机械的操作方法.本院供应室2006年5月-2008年12月对140名护生根据教学大纲的实习要求,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现归纳如下.

    作者:赵迎风;刘祖芳;张姝英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在不孕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和介入再通术在女性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27例经HSG证实的输卵管阻塞患者用COOK输卵管同轴导管再通系统在X线监视下行选择性造影和再通术.结果 127 例患者共254 条输卵管阻塞,应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排除13例24条输卵管的假阳性后,近端再通率86%,远端再通率35%,2a内宫内孕率64.5%,宫外孕率10.4%,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可以明确诊断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且是一种为安全、有效的非手术微创治疗输卵管不孕的方法.

    作者:任荣强;王茂林;钱曙芳;吴咏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30例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且年轻未婚女性发病率有所增加.由于早期诊断技术的进步,为药物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其治疗方法由过去的单一手术切除输卵管转为药物保守治疗或保守性手术治疗.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探讨治疗异位妊娠的药物及方法[1].近年来,我院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杀胚治疗异位妊娠,并配伍中药活血化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成爱;徐艳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三味蒺藜散的抗炎、利尿和排石作用

    目的 探讨三味蒺藜散的抗炎、利尿和排石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白鼠耳廓炎症和小白鼠棉球肉芽肿的动物模型,观察三味蒺藜散的抗炎作用;采用大鼠代谢笼法进行利尿实验;给予大鼠乙二醇和氯化铵,连续30d,以形成结石模型进行排石试验.结果 高、低剂量的三味蒺藜散对二甲苯所致的小白鼠耳廓炎症及小白鼠棉球肉芽肿有抑制作用,对大鼠有明显的利尿作用,给药组的大鼠结石形成率明显降低,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排石作用显著.结论 三味蒺藜散具有抗炎、利尿和排石作用.

    作者:赵中华;王洪涛;袁宏志;张程;包桂兰;赵宗孝;宋葆华;宝鲁尔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的观察与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病死率高,部分病例可留有严重后遗症[1].及时地识别和准确地病因判断是成功救治、降低病死率和减轻后遗症的重要环节.我院2006-2008年收治86例乙脑患儿,通过配合治疗和采取严密观察、对症护理及实施健康教育,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桂英;张德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CSEA)具有起效迅速、效果确切、药物用量小、麻醉时间可延长等特点,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我院麻醉科2006年7月-2008年1月将CSEA选择性地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并与硬膜外麻醉(CEA)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卫娟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树突状细胞联合诱导杀伤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霞;郭智;杨丽华;谭晓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后出现抑郁症状,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国外报道该病发生率高达30%[1].产妇产后发生心理障碍,不仅影响家庭功能和产妇的亲子行为,降低产妇的产后生活质量,严重者还可危及产妇和婴儿的健康与安全[2].因其病因比较复杂,因此要从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给予防治与护理.2006年3月-2008年12月本院妇产科跟踪治疗护理产后抑郁症患者6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彩云;秦玉兰;吴晓云;沈玉娟;李淑贤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普鲁卡因联合中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

    禁忌,还要重视应用复方大承气汤后的病情观察,对症状无好转或反而加重者,应及早中转手术治疗.

    作者:曹春燕;李光昭;汪淼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肛肠疾病患者清洁灌肠方法的改进研究

    清洁灌肠是基础护理的一项基本操作,护士比较容易掌握,但其属于侵入性护理操作,容易损伤肛管及痔黏膜,造成患者疼痛.我院肛肠科护理人员对清洁灌肠插管方法改进,与常规法灌肠进行比较,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玉兰;武玉娟;赵翠芬;孙习铮;何树芹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护理及疗效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的临床常见病,且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小儿身体健康.2007年9月-2008年2月,本院采用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20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红云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修订版Braden评估表在预防患者压疮中的应用

    .

    作者:罗新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其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其危险性在于深静脉栓子脱落可造成致死性的肺栓塞,威胁患者的生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文献报道,妇科肿瘤患者术中术后DVT的发病率为7%~45%[1],2007年我院妇产科对妇科肿瘤患者制定特别预防护理方案,在降低DVT发生率上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翠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输卵管以外部位异位妊娠20例临床分析

    卵巢、子宫角、宫颈、残角子宫、腹腔等输卵管以外部位异位妊娠在临床上少见,患者症状、体征不典型,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不能及早诊断和处理,常发生大出血,危及孕产妇生命.现将我院1990-2008年收治这些部位的20例异位妊娠患者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惠英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