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孙晓霞

关键词: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 食管炎, 不良反应
摘要:奥美拉唑(OME)是一种新型的抗消化性溃疡药,该药能高度选择性抑制胃部H+,K+-ATP酶(质子泵),从而抑制胃酸分泌形成的过程,无论对人体的基础胃酸还是其他形式的应激胃酸分泌均可产生强有力的抑制作用,其疗效优于H2受体拮抗剂[1].目前在临床上OME可用于消化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多种消化道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肌瘤手术治疗近况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以40~50岁多见.目前手术是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随着子宫肌瘤与内分泌相关的研究进展,对其发生机制有了新的认识,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亦得到长足的发展,故而保留子宫的治疗方法逐渐被医患双方重视起来,现将近年来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莫雪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动脉高压新进展

    肺动脉高压(PAH)是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为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可导致右心衰竭而死亡.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死率极高,预后很差.近年来随着对PAH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的深入,以及传统医学对PAH认识的进展,一些新的药品和治疗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使PAH的生存率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现对PAH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力宁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格特点分析及心理护理

    原发性糖尿病是一组严重影响人们心身健康的常见疾病,现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近年来,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正以0.1%的速度递增[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糖尿病患者躯体不适主诉较多,紧张、焦虑、情绪低落等情况多见,不良情绪又导致患者饮食控制不当,治疗依从性差,使血糖水平上下波动,对治疗极为不利.为进一步了解糖尿病患者的人格特点,以便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笔者对2007年7月20日-9月15日就诊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人格特点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东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染的治疗成了H.pylori研究领域中的重点.

    作者:李国山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亚低温对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的比率较fCIRI常温组增多(P<0.05).结论 fCIRI后亚低温能促进eNSCs增殖并更多地向神经细胞分化.

    作者:赵桂梅;吴家幂;张希庆;郭宇林;文华;张轩;储照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奥美拉唑(OME)是一种新型的抗消化性溃疡药,该药能高度选择性抑制胃部H+,K+-ATP酶(质子泵),从而抑制胃酸分泌形成的过程,无论对人体的基础胃酸还是其他形式的应激胃酸分泌均可产生强有力的抑制作用,其疗效优于H2受体拮抗剂[1].目前在临床上OME可用于消化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多种消化道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作者:孙晓霞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临床观察

    全有效.

    作者:杜春平;张兰霞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修订版Braden评估表在预防患者压疮中的应用

    .

    作者:罗新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益气养阴方对U14子宫颈癌自发转移过程中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方对小鼠肿瘤转移过程中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小鼠接种U14子宫颈癌细胞悬液后10,19,25d,分别观察小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中药组明显改善全血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论 益气养阴方改善肿瘤机体的血液高黏状态对肿瘤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孙静;张丹;朱庆均;贾世强;韩冰冰;张亚楠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柯萨奇病毒16型及肠道病毒EV71常见,以婴幼儿发病(3岁以下)为主.本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传播快,流行强度大,在短期内可造成大流行[1],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为主.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也可接触传播.其中疱疹液传染性强.本院2008年6-7月共收治81例手足口病患儿,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剑萍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50例分析

    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生率明显增加,而血β-HCG的测定及经阴道彩色超声检查的应用使异位妊娠得以早期确诊,从而为异位妊娠早期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以腹腔镜微创技术和以甲氨蝶呤为主的药物治疗已成为异位妊娠治疗的主流[1].我院在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异位妊娠方面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建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在不孕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和介入再通术在女性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27例经HSG证实的输卵管阻塞患者用COOK输卵管同轴导管再通系统在X线监视下行选择性造影和再通术.结果 127 例患者共254 条输卵管阻塞,应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排除13例24条输卵管的假阳性后,近端再通率86%,远端再通率35%,2a内宫内孕率64.5%,宫外孕率10.4%,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可以明确诊断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且是一种为安全、有效的非手术微创治疗输卵管不孕的方法.

    作者:任荣强;王茂林;钱曙芳;吴咏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树突状细胞联合诱导杀伤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霞;郭智;杨丽华;谭晓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慢性盆腔炎月经期治疗体会

    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1],但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病情较顽固,为妇科常见病.此病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急性发作,常见腰酸、下腹部坠胀、疼痛、白带增多、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月经失调、异位妊娠、不孕等,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我站采用月经期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39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胜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丹红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丹参、红花;功能主治为活血化瘀,通脉疏络;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证见:胸痛,胸闷,心悸,口眼歪斜,言语蹇涩,肢体麻木,活动不利等;主要疾病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瘀血型肺心病、缺血性脑病、脑血栓等.近年来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下面将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作者:谷党英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双子宫妊娠人工流产术失败2例

    双子宫畸形是常见的一种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后往往导致盲视法人工流产术的失败.笔者近6个月来对2例多次人工流产术失败的双子宫畸形合并妊娠患者,在B超监测下行人工流产术,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来树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米非司酮联合微波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微波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54例异位妊娠患者口服米非司酮,于服药第3天行微波治疗,5d为1个疗程,定期监测血β-HCG和盆腔B超.结果 54例异位妊娠患者中,51例治愈,有效率94%.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微波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可靠,方法简便,安全,不良反应小.

    作者:吴倩;闫大晶;林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剖宫产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观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剖宫产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整体护理.通过问卷调查产妇的依从性、并发症、满意度等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各项调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段凤仪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中医药防治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花费较高且可能发生血源性感染、输血反应及产生血小板抗体等,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白细胞介素-11(IL-11)、血小板生成素(TPO)虽有较好疗效,但因不良反应大、价格昂贵等原因还不能广泛用于临床[1].中医药在防治化疗不良反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将中医药防治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情况概述如下.

    作者:张苗海;张英羽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其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其危险性在于深静脉栓子脱落可造成致死性的肺栓塞,威胁患者的生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文献报道,妇科肿瘤患者术中术后DVT的发病率为7%~45%[1],2007年我院妇产科对妇科肿瘤患者制定特别预防护理方案,在降低DVT发生率上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翠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