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市顺义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效果探讨

吴殚;王凤双;肖雷

关键词:预防接种, 信息系统, 儿童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流动人口日益增多,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成为当前重点工作之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预防接种管理能从整体提高计划免疫工作质量和整体效益,北京市顺义区自2007年开始启动儿童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现将运行情况介绍如下.
首都公共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2004~2009年北京市顺义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04~2009年北京市顺义区麻疹发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9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9共发生麻疹413例,实验室确诊289例,临床诊断124例.3~5月发病占51.57%;天竺镇、仁和镇、城区、李桥镇、后沙峪镇发病占67.07%;<15岁年龄组病例占63.44%;流动病例中,8月龄~34岁各段年龄组发病构成均在15.27%~20.23%之间.<15岁病例未接种疫苗者中,不知道要接种的占32.09%,因病未接种的占20.90%.结论 流动人口聚集区为麻疹高发区域,<15岁人群麻疹高发.加强预防接种政策宣传,提高8月龄麻风疫苗接种及时率及麻疹疫苗2剂次接种率,做好外来务工人员接种工作,加强麻疹监测是今后工作重点.

    作者:肖雷;王凤双;张松建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蒽酮法与试剂盒法测定糖原含量的比较研究

    糖原测定是保健食品中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必测项目,现行的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肝糖原测定用蒽酮试剂法,为确定在试验中用此方法测定肌糖原含量是否可行,现用蒽酮试剂法和试剂盒对运动前后的肝糖原,肌糖原进行测定,旨在对两方法的敏感性、稳定性进行比较.

    作者:高珊;童英;熊晓燕;张懿;郑珊;马玲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中国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总体方案介绍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仍高达367/10万[1].有效遏制结核病不仅需要政府的投入和医务人员的努力,更需要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和相关政策的知晓.在以农村人口为主题的中国,没有公众结核病知识的提高和对防治结核病的正确态度以及对卫生服务的主动利用,控制结核病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我国于2001年发布的<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2]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应达到80%.

    作者:窦相峰;王全意;田本淳;吕书红;康晓平;易伟宁;孟宪鹏;张巍;张继彬;宋明学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关于印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2010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疾控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疾控处:为统一规范地宣传结核病防治工作相关政策和知识要点,我局印发了<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2008版)>(以下简称核心信息),该版核心信息在各地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结核病疫情的变化和防治工作的深入,部分核心信息已不能适应当前工作需求,亟待调整.为此,我局组织专家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2008版)>作了修订,形成了<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2010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在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中参照执行.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2005~2009年北京市海淀区≤2岁儿童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了解2005~2009年北京市海淀区≤2岁儿童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05-2009年≤2岁的330例麻疹病例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330例病例中外来儿童发病215例,占61.2%,本市儿童发病115例,占34.8%,<8月龄病例169例,占全部病例数的51.2%,8月龄~2岁病例161例,占全部病例数的48.8%.发病高峰为4~5月份.病例在发病前潜伏期内和病后传染期内有就诊史的分别占调查人数的34.5%和100%,且超过50%患者首选就诊医院为儿童医院.结论 高发年龄为≤8月龄婴儿;≤2岁麻疹病例表现出医院聚集性,存在医院内感染的可能性.

    作者:马天薇;史如晶;富继业;赵静蕊;汪侠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两种化妆品功效评价

    目前,我国对于化妆品功能性评价尚无国家标准,有些研究评价采用的是半定量的方法.故使用定量方法评价皮肤油脂、水分、色素和弹性等各项参数,对于科学评价皮肤质量以及化妆品的功效十分必要.现选用了两套不同品牌的化妆品,对志愿受试者的皮肤质量进行了检测,对其控油、美白、保湿和改善皮肤弹性的功效进行了评价.

    作者:张懿;李芳;赵超英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2010年北京市大兴区细菌性痢疾监测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其中急性中毒型菌痢易误诊,危及生命.为及时掌握菌痢发病情况,了解志贺氏菌血清型别,初步分析和评价菌痢临床诊断(WS287-2008)[1]的准确性,有助于北京市菌痢防控,根据<北京市十八区县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于2010年4~10月开展了细菌性痢疾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达廷;甘亚弟;郭欣武;刘海博;张勇;侯文平;张霁颖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北京市延庆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成效

    延庆县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属于北京市山区,全县3个街道办事处15个乡镇,总人口2.81万人,全县共设有17个预防接种门诊.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快速增加,免疫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免疫预防管理难度逐渐加大,为提高全县免疫预防工作水平,近年来在全县范围内普遍推进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推动了计划免疫工作的实施.

    作者:赵晓琳;许颖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趋势

    目的 预测北京市宣武区(现更名为西城(南)区)2009年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趋势.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疫情资料,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进行预测.结果 2003-2008年痢疾发病呈缓慢增长趋势,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趋势呈平稳下降趋势;求得北京市宣武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预测模为:Y=1778.35-1206.678x+367.730x2-34.141x3,痢疾单因素曲线拟合方程,P>0.05,故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作者:李明颖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上海市淞南镇幼托儿童家长手足口病基本知识调查

    手足口病(HFMD)主要由柯萨奇A组16型等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显示,2007年5月1日~2008年5月1日,上海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1564例,其中幼托儿童7177例(占62.06%),2008年5月2日~2009年5月1日,上海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4597例,其中幼托儿童8470例(占34.44%).

    作者:金烨;胡卫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北京市顺义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效果探讨

    随着经济发展,流动人口日益增多,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成为当前重点工作之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预防接种管理能从整体提高计划免疫工作质量和整体效益,北京市顺义区自2007年开始启动儿童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现将运行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吴殚;王凤双;肖雷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关于结核病的10个事实

    2010年11月:二十多亿人感染了引起结核的微生物结核杆菌,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每10个人中就有一人在其一生中将罹患活动性结核.艾滋病毒感染者面临更大风险.世卫组织的目标是通过卫生系统和初级卫生保健普及到所有患者并且正在与其它机构合作,以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具体目标.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水苏糖干粉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

    水苏糖(Stachyose)是功能性低聚糖家族的一个新成员,自然界中多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它是天然存在的四糖[1],由果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构成,分子式C24H42O21,分子量666.59.与该糖结构相类似的有比水苏糖少1个半乳糖基的棉子糖(三糖)和多1个半乳糖基的毛蕊花糖(五糖),均为低聚半乳糖.

    作者:王红梅;张鹏;赵超英;郑珊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2009年北京市西城区托幼园所、学校等集体单位水痘疫情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原发感染引起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属呼吸道传染病,一般经空气飞沫和接触患者新鲜水疱液或粘膜分泌物的方式传播.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是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1],容易引起暴发或流行[2].为更好地掌握北京市西城区水痘流行情况,制订有效地防治策略以及时快速地控制疫情,现对2009年西城区托幼园所、学校等集体单位水痘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崔长弘;孙穆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2009年北京市大兴区桶装水监测报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水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各种矿泉水、纯净水以其天然、方便的特点,纷纷进入市场,走入千家万户.为了解这些产品的质量,于2009年3~10月对北京市大兴区内销售的矿泉水、纯净水,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对其微生物指标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桂侠;温静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世界卫生组织:每年室内空气污染造成160万人死亡

    室内烟雾微小颗粒含量超室外100倍全世界有半数以上人口依靠家畜粪、木柴、庄稼桔秆或煤来满足其基本的能源需求.用此类固体燃料在明火或没有烟囱的开放炉灶上做饭和取暖导致室内空气污染.这种室内烟雾含有一系列损害健康的污染物,包括能深入渗透到肺部的烟尘微小颗粒.在通风不良的住所,室内烟雾可超过可接受的微小颗粒含量,比室外空气高100倍.在妇女和儿童中暴露极高,他们大多数时间在炉边度过.每年室内空气污染造成160万人死亡--每20秒就有1人死亡.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工艺美术在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工艺美术,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称作卫生美术,是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作者从事健康教育工作多年,组织、制作过各类大小展览、书籍封面、报刊插图、展示板、展示橱窗、宣传页以及卫生科普电视片、幻灯片等,对工艺美术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深有体会,拟从工作实践,对卫生美术功能、作用和对从业者的修养要求进行总结和探讨.

    作者:吴占友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北京市门头沟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病毒性肝炎发病流行病学特征,为肝炎预防控制策略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计2009年门头沟区各类型肝炎病例的三间分布,分析发病特征.结果 门头沟区病毒性肝炎发病数居于前3位的地区分别是大峪办事处、永定镇和东辛房办事处,3个办事处(镇)病毒性肝炎病例共占发病总数的58.30%;发病率居于前3位的年龄组分别为≥85岁、75岁~、80岁~(5岁为1个年龄组);肝炎发病数位于前5位的职业人群是家务及待业人员(34.04%)、离退休人员(占22.98%)、农民(13.19%)、工人(11.91%)、干部职员(7.66%),上述人群发病数占病毒性肝炎发病总数的89.78%.结论 北京市门头沟区病毒性肝炎的发病人群主要为成年人,青少年和儿童发病较少,说明近年来的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作者:周冰;曹殿起;张一华;彭素标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2009年北京市海淀区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状况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总体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海淀区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7~12月,海淀区共报告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34起,涉及单位32家,疫情发生单位均为各级、各类学校;涉及病例794例,总体罹患率1.05%.结论 海淀区聚集性甲型H1N1疫情的发生单位集中在学校,应将学校传染病防控作为工作重点,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控制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作者:蔡润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公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0]17号)规定,为深入开展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整顿工作,我办制定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并对前四批已公布名单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修改.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01期

首都公共卫生杂志

首都公共卫生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