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花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情绪障碍、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出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自我管理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定期随访,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随访时间为6个月.于随访前和随访6个月末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呼吸问卷(SGRQ)评定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随访前研究组SAS、SDS、SGRQ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末研究组SAS、SDS、SGRQ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OPD患者有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较差,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或消除COPD患者的情绪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对患者身心康复具有良好作用.
作者:杨鲲;李遵清;曹华伟;张玉侠;刘爱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辅导在ICU气管插管复苏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气管插管/切开复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复苏时实施心理辅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撤机及撤机后再次插管情况.结果:观察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焦虑、郁闷、恐惧、心理否认及绝望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气管插管/切开患者进行早期心理辅导可减少ICU综合征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吴美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青功汤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艾灸联合青功汤治疗,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经期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青功汤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且操作简便,容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吴继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肝素注入方法预防PICC继发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10例行PICC置管术并因病情需要输注3 L袋TNA液的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55例,A组采用间断肝素注入PICC导管方法预防导管堵塞,B组采用持续小剂量肝素注入PICC导管方法预防导管堵塞,对感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两组导管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小剂量肝素注入PICC导管的方法是安全的,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可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晶晶;李凯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在预防老年患者洗澡意外事件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在我病区住院的309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09年1~12月在我病区住院的313例老年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洗澡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28%,对照组为6.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7,P<0.01);两组患者洗澡意外事件引起的不良后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2,P<0.01).结论:对老年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综合干预,可减少洗澡意外事件的发生,降低不良后果.
作者:严余华;李永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使用造影剂能鉴别病变组织的性质、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可观察造影剂在血液中的动态变化,如胸腹腔脏器的动、静脉及实质期峰值变化.尤其MSCT扫描中血管造影(CTA),如脑CTA、椎-基底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CT成像等效果显著,为临床科研、诊断提供可靠依据[1].
作者:孙青;李彩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科危重患者腹泻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650例内科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50例危重患者中发生腹泻80例,发生率为12.30%;其中肠道感染性腹泻22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20例,肠内营养性腹泻18例,机械通气性腹泻16例,胃肠动力药物相关性腹泻4例.结论:内科危重患者腹泻发生率较高,原因复杂,针对其发生原因采用预防性护理对策可减少腹泻发生,保障患者健康.
作者:常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ICU收治的患者大多病情重、变化快、预后差,家属在ICU患者支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1].而ICU患者家属常因担心患者病情产生焦虑、危机感、压力感,使其潜在的应对能力下降,影响其正确判断,导致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的正常秩序[2].为了更好地了解重危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探讨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我们就ICU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和目前国内外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乔娟;王克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比较恶性肿瘤患者两种化疗模式(住院化疗和日间化疗)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比较恶性肿瘤患者住院化疗和日间化疗医院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日间化疗患者感染总发生率低于住院化疗患者(χ2=39.607 9,P<0.01),日间化疗Ⅲ期胃癌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住院化疗患者(χ2=4.559 4,P=0.0327),日间化疗患者Ⅲ期肺癌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住院化疗患者(χ2=38.556 1,P<0.01);日间化疗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 d)少于住院化疗患者(11.82 d)(P<0.05).结论:日间化疗与住院化疗比较,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燕;杨阳;袁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为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溶解后无色透明,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复合性胃溃疡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多巴胺注射液为无色澄明液体,适用于心肌梗死、创伤、补充血容量后休克不能纠正者,尤其有少尿及周围血管阻力正常或较低的休克.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两种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宝;叶严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0年3~7月出院的169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69例Ⅰ类切口患者中有75例围术期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44.38%,共涉及3类、4种抗菌药物,依次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青霉素;术前0.5~2.0 h使用抗菌药物75例,占44.38%,术后抗菌药物平均使用4.33 d;2例住院期间更换药物品种.结论:基层医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术后用药时间长和选择种类不当问题,应针对问题进一步规范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作者:郭秀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股静脉位置固定,管腔粗,穿刺难度小,股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上常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临时血管通路,能减少静脉反复穿刺.但血液透析置管管径较粗,血流量大,且尿毒症患者常合并凝血功能异常,个别患者在拔管后出现局部渗血、血肿或感染.我们将交叉粘贴固定法用于股静脉置管拔管,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玉环;张向辉;冷辉芸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皮肌炎是一种原因不明,临床以皮疹、肌痛、肌无力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病,主要累及横纹肌伴多种皮肤损害,是一种可致死、易合并肿瘤,也可以并发各种内脏病变的疾病[1].由于本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因此在反复漫长的病程中,恰当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共收治20例皮肌炎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玲;李运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2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补液、纠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口服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两组均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腹泻,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精心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痊愈的基础.
作者:刘岩;姚西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长春瑞滨是一种化疗药物,有极强刺激性,一旦发生药物外渗,可引起局部皮肤毒性甚至坏死[1].2010年7月,我们收治1例经外周静脉输注长春瑞滨外渗致局部皮肤坏死患者,给予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马兰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改良麻醉方法在支气管镜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3例行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的患者按预约号分组,单号为观察组43例,双号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利用氧气为驱动装置将2%利多卡因对准咽喉部、两鼻腔内喷雾共3次,喷雾时嘱患者吸气,每次间隔3~5 min,再将1.5支10 ml利多卡因胶浆含于咽喉并分次咽下,10 min后开始检查;对照组利用氧气为驱动装置将2%利多卡因对准咽喉部、两鼻腔内喷雾,喷雾时嘱患者吸气,每次间隔3~5 min.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麻醉方法使患者更能耐受支气管镜检查治疗.
作者:钮革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循证护理的实践程序包括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和循证应用四个阶段.其核心思想是运用现有新、好的科学证据为患者提供服务.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部分病例可伴有心包炎或心内膜炎[1].2007年9月~2008年9月,我们对27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临床工作中,氧疗患者因故中途暂停吸氧时,原包装袋常因保管不善而遗失,氧气管随意放置,患者再次吸氧时吸氧管前端有污染可能.自2010年5月起,我们对间断吸氧患者应用一次性食品塑料袋保护吸氧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胸腔积液时纵隔脏器受压,心悸及呼吸困难明显.胸腔穿刺术的目的为引流胸腔积液、积气减压,以缓解症状.近年来,我院应用一次性输液器引流胸腔积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伏(灸)贴和三九(灸)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在三伏天和三九天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同时加强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同时加强护理,疗效显著.
作者:陈文;梁云花;唐海玉;麦英金;谌朝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