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筱红;叶伟红;陈永红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各型肺炎中常见的一种,好发于婴幼儿.2004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采用酚妥拉明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玉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及环境的变化,急性荨麻疹在皮肤科就诊人群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部分有演变为慢性化的趋势.现对2004-2005年内地和沿海2所医院治疗急性荨麻疹使用口服H1受体拮抗剂情况进行分析,以利药物使用更安全有效、合理经济,让患者获得佳的治疗效果,更好地服务临床.
作者:王慧丽;邬运学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肠功能紊乱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便秘、腹泻和便秘与腹泻交替)和性状改变常持久存在或反复发作,且经查无器质性病变.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普遍加快,职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IBS发病率不断上升,但由于IB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故目前临床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采用辨证加辨病的方法治疗IBS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心得介绍如下.
作者:邱冰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锁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病,本院以往多采用手法复位锁骨带外固定或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二者均出现较多的并发症.2001年4月-2004年8月,本院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5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更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老年性白内障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老年人致盲疾病,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高.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紫外线辐射、机体代谢功能低下、动脉硬化、晶体氧化损伤有关,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治疗,临床上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手术具有组织损伤小,愈合快,住院时间短,视力恢复快、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老年人因其组织器官趋向老化,生理功能趋向衰退,心理活动比较复杂,因此做好这些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非常重要.2004年6月-2005年12月本院对156例患者进行了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蔡蒋缘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瘦素(LP)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浆LP及CRP浓度,分析LP、CRP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LP与CRP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UA组患者血浆LP、CRP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组患者血浆LP与CRP浓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AMI组血浆LP、CRP浓度比UA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血浆LP及CRP浓度与ACS病情严重性呈正相关,且LP与CRP浓度呈正相关.说明LP与CRP共同参与组织炎症反应,是ACS重要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
作者:罗艳利;刘翠平;李彦朝;魏娟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在祖国医学属喘证、哮证、肺胀等范畴,其急性发作期证候复杂,不但虚实夹杂,且常常表里相兼,或寒热并见,辨证起来较为困难,具体到分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现对肺心病急性期辨证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策,供同道参考.由于临床所见肺心病主要是由慢支、肺气肿或哮喘发展而来,故由胸背畸形、肺毁损、先天性肺动脉高压等少见原因所致者在此不作讨论.对于其严重的并发症(相当于中医的变证),如肺性脑病、严重消化道出血等,在此也不作讨论.
作者:张清奇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主查人:今天组织这次查房,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首先请大家看一下查房教案,①查房目标:掌握腮腺癌的术前、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放疗前的准备,了解国内外有关腮腺癌的治疗、护理新进展.②重点分析内容:责任护士对病史的熟悉程度,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是否得当、有效,放疗前口腔的准备,如何进行出院指导.③拟提的问题:腮腺癌的术前、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该患者有可能出现的是哪一个?为什么?下一步的护理重点?下面请责任护士汇报病史.
作者:卢爱金;尹美女;卢平丽;刘玲芬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小腿骨筋膜前室厚度在诊治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OCS)中的价值.方法 对19例OCS患者的小腿进行超声检查,测量其前室厚度和前室压力,两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其相关性.结果 前室厚度变化与前室压力变化相关性好,随着前室厚度测量值增大,前室压力亦增高,OCS病变程度加重.结论 超声检查测量小腿前室厚度可为临床早期诊治OCS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吴美艳;樊静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现今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病症.目前,溶解血栓是治疗这一类疾病的重要手段,当今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包括链激酶(strep tkinase,SK)、尿激酶(Urokinase,U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单链尿激酶型血纤溶酶原活剂(SCUPA)、化学修饰的血纤溶酶-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PSAC)等.
作者:邓立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恶性胸水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并发症,约50%的乳腺癌或肺癌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将出现胸腔积液.恶性胸水系疾病进展或复发的结果,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对恶性胸水应及时治疗、护理,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本院2004年4月-2006年3月采用热疗联合腔内化疗方法治疗恶性胸水患者20例,并给予相应护理,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雪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严重影响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2.5%~70%[2].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减少肩-手综合征的症状,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本院2004年9月-2005年9月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雅文;梁小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锁骨骨折临床上较常见,复位容易,固定相对困难.克氏针内固定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能促进骨折愈合[1],确切固定骨折端,又便于在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笔者现将73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李志刚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前流产次数多的患者逐渐增多,且初次流产年龄小,易引起宫颈损伤而导致宫颈功能不全,到正常妊娠时常常引起流产、早产 .本院自1990-2004年采用宫颈环扎方法治疗因宫颈功能不全引起的流产及早产患者5例,均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敏晰;李武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骨质疏松症在全球常见病中居第6位[1],是一种多发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入防治重点.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中老年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尤以中老年妇女更甚.为预防骨质疏松,减少骨质疏松引起的伤害,本研究以中老年妇女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老年妇女对骨质疏松知识掌握情况、获取知识途径、具体预防措施实施情况和需求状况,旨在为寻求中老年妇女预防骨质疏松、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和途径提供依据.
作者:周望京;金丽霞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锁骨骨折首选非手术治疗,但近年来选择手术内固定治疗病例日益增多.2005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采用髓内克氏针、克氏针加钢丝捆扎、记忆合金接骨板、锁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颜贻站;谢作完;周明客;黄友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坏、障碍、缺陷或死亡[1].
作者:王雪仙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先天性无阴道是因胚胎时期副中肾管的中部或尾部发育异常所致,此种病例较为罕见,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吴淑芬;季庆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基层医院因条件限制,在抢救大面积烧伤时,多使用静脉留置针或进行静脉切开置管术,以保证畅通的给药通道.现将1例静脉切开采用留置针置管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杨汝苹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静脉输液给药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而拔针后疼痛、皮下淤血是常见的不良反应.门诊输液患者拔针后多要回家或单位进行工作,若拔针及按压不当,会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和精神上的负担,同时影响患者输液穿刺部位静脉的完整性,影响下一次静脉输液的顺利进行[1],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降低,甚至引起护患纠纷.笔者对2006年1-3月在本院门诊输液而发生拔针后出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爱华;章月照;潘红英 刊期: 200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