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太生
气胸是常见病,胸腔穿刺抽气和胸腔闭式引流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胸腔闭式引流或反复穿刺抽气患者比较痛苦.2003年5月-2007年6月,本院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对7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抽气及闭式引流,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惠芳;王耀勇;胡小红;王锡英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骨质疏松症在全球常见病中居第6位[1],是一种多发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入防治重点.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中老年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尤以中老年妇女更甚.为预防骨质疏松,减少骨质疏松引起的伤害,本研究以中老年妇女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老年妇女对骨质疏松知识掌握情况、获取知识途径、具体预防措施实施情况和需求状况,旨在为寻求中老年妇女预防骨质疏松、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和途径提供依据.
作者:周望京;金丽霞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瘦素(LP)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浆LP及CRP浓度,分析LP、CRP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LP与CRP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UA组患者血浆LP、CRP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组患者血浆LP与CRP浓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AMI组血浆LP、CRP浓度比UA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血浆LP及CRP浓度与ACS病情严重性呈正相关,且LP与CRP浓度呈正相关.说明LP与CRP共同参与组织炎症反应,是ACS重要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
作者:罗艳利;刘翠平;李彦朝;魏娟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LASIK治疗高度近视381例(635眼),按术前屈光度分成2组,A组-6.00~9.75 D 285例(467眼),B组-10.0~20.0 D 96例(168眼).观察术后视力、角膜厚度、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及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3个月,2组的裸眼视力达0.5以上者分别为459眼(98.3%)和145眼(86.3%);1.0以上者分别为318眼(68.1%)和18眼(10.7%).结论 应用LASIK方式矫治高度近视效果良好,但仍有并发症发生,值得注意.
作者:王华灿;华浓利;刘晓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益心解毒合剂对阿霉素(ADR)所致心脏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61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化疗加益心解毒合剂组(A组)和单纯化疗组(B组),2组患者于治疗前和使用ADR累积量达240,300,360mg/m2时记录心电图,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ΔFS%)、左室舒张期E点至室间隔距离(EPSS) 及E峰、A峰比值(E/A).结果 B组在ADR各累积剂量时心电图异常率及左心功能各项参数异常程度与A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益心解毒合剂对ADR所致心脏毒性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蒋太生 刊期: 2007年第19期
2001-2005年本院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锁骨骨折患者9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玉江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康胃颗粒的和胃健脾作用.方法 通过实验性大鼠脾虚模型,进行体液免疫、肠蠕动、健脾等实验,观察免疫、肠蠕动和体质量、症状等改善情况.结果 康胃颗粒可以有效地提高大黄所致脾虚大鼠的免疫力,加快胃、肠道的蠕动速度,提高墨汁在小肠中的推进率;对于喂饲猪油脂及卷心菜所致饮食失节脾胃损伤大鼠,可促进大鼠的体质量增长,改善其泄泻、纳呆、反应迟钝、被毛枯槁等症状及增加饮食量.结论 康胃颗粒具有明显的和胃健脾作用和改善胃肠道功能的作用.
作者:周可军;杨振华;王希锋;张治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乳腺肿瘤是女性常见肿瘤之一,其在我国发病率正逐年上升.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措施,且乳腺癌根治术须切除患侧乳腺、胸大肌、胸小肌、腋窝淋巴结及结缔组织,因切除范围广,可造成某种程度的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心理、生活等方面不同程度的负性影响.及时而正确的功能锻炼,不仅可使术后上肢的功能得到康复,并能减少淋巴水肿的发生[1].2003年10月-2004年10月,本院肿瘤科对乳腺癌术后的患肢功能锻炼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系统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随着医学水平的迅速提高,中风抢救成功率也随之提高,从而降低了病死率,但脑卒中的残疾率却有所增加,因此,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有利于训练患者达到大限度的功能独立、心理应对,有利于对社会的再适应,防止继续残疾,并利用残留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1].2003年1-12月本院对入住的50例脑卒中患者实施了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取得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球芳;王风莲;龚婵英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基层医院因条件限制,在抢救大面积烧伤时,多使用静脉留置针或进行静脉切开置管术,以保证畅通的给药通道.现将1例静脉切开采用留置针置管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杨汝苹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是指患者无心绞痛或心肌缺血相关主观症状,而经检查发现有客观证据的一过性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又称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由于SMI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不易被患者感知,心肌缺血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导致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及生命[1].因此SMI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这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现将SMI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华恩;王兴丽 刊期: 2007年第19期
2000年1月-2005年6月,本院应用巴曲酶治疗50例老年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晓琴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A)是一种并不少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占脑血管畸形的5%~16%.由于CA易反复出血,导致病灶进行性增大,因此早期诊断、治疗十分重要,特别是手术效果较好.2005-2006年本院对16例脑内CA患者进行了MRI及CT检查,其中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亦辉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断继发性不孕症的价值.方法 对68例继发性不孕症者行宫腔镜检查的同时行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观察宫腔形态及子宫内膜和输卵管通畅度.结果 宫腔镜诊断子宫异常率74%,输卵管不通率28.9%.结论 继发性不孕者应常规行宫腔镜检查,并行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以降低输卵管不通的假阳性率.
作者:张逢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科2001年3月-2003年3月对28例重型颅脑手术后患者早期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燕芬;董继斌;蒋淑蓉;孙莉莉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锁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病,本院以往多采用手法复位锁骨带外固定或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二者均出现较多的并发症.2001年4月-2004年8月,本院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5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更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复发性口疮是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一般人群患病率不低于17%,居口腔黏膜病首位.溃疡反复发生,间歇期不定,严重者此起彼伏,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它以口腔黏膜和舌面糜烂、疼痛为主症,是急、慢性溃疡并存且反复不愈的一组症候群.笔者用甘草泻心汤为主,结合西药治疗复发性口疮患者8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奕;薛蓓云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是整个高血压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2006年,笔者开展了农村地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的调查,目的是了解青田地区老年农民的高血压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为我省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洪元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目的是切除病灶,消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1].本院为1例左肘关节骨折内固定术后关节强直患者实施了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淑萍;吴爱琴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静脉输液给药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而拔针后疼痛、皮下淤血是常见的不良反应.门诊输液患者拔针后多要回家或单位进行工作,若拔针及按压不当,会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和精神上的负担,同时影响患者输液穿刺部位静脉的完整性,影响下一次静脉输液的顺利进行[1],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降低,甚至引起护患纠纷.笔者对2006年1-3月在本院门诊输液而发生拔针后出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爱华;章月照;潘红英 刊期: 200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