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溃结灵的抗炎与镇痛作用研究

胡旭光;王汝俊;杜群;巫燕莉

关键词:溃结灵, 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动物模型
摘要:目的观察溃结灵的抗炎与镇痛作用.方法抗炎实验采用大鼠蛋清足肿胀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结果溃结灵2个剂量(9.18g/kg,4.59g/kg)能明显降低大鼠的足肿胀度, 减少棉球肉芽肿的质量; 并能明显延长热板法小鼠疼痛阈值和降低醋酸扭体法小鼠的扭体次数. 结论溃结灵有一定的镇痛和抑制急性炎症反应、慢性炎症增殖的作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孕足月胎膜早破1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初产足月妊娠胎膜早破自然发动组与引产组的分娩方式和母儿并发症的差异. 方法对156例无妊娠并发症的初产足月妊娠胎膜早破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自然发动组106例, 引产组50例. 结果引产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均高于自然发动组, 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结论初产足月妊娠胎膜早破需引产者, 难产机率相对增大, 使母儿发生并发症机率增高, 应引起重视.

    作者:吕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脑出血血清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笔者动态测定了66例脑出血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值, 并观察其变化及临床意义,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熊勇;谭利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包皮岛状皮瓣Ⅰ期修复尿道下裂11例

    修复尿道下裂时重建尿道的皮瓣能否成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如血供不足会导致皮瓣的感染、坏死而造成尿瘘、尿道狭窄等并发症, 这是临床常见的失败原因. 为此笔者设计了横形包衣内板岛状皮瓣Ⅰ期修复尿道下裂的手术方法. 笔者从1999-2001年为11例6~27岁阴茎体形尿道下裂[1]患者进行了修复手术, 均获成功, 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嗜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嗜酒所致精神障碍是由于过度饮酒所引起脑的器质性障碍. 笔者现将8例嗜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王连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逍遥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体会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绝经前后常见的疾病之一, 也可见于卵巢手术切除者. 笔者按中医理论予逍遥散为主, 适当加用补肾之药治之, 临床多效, 现举例报道如下.

    作者:曹永革;李志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甲亢灵配合131I治疗Graves甲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综合征, 80%~90%是由Graves病引起, 治疗方法有内科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核医学科131I治疗、栓塞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131I治疗具有疗效高、简便、经济、安全等诸多优点, 是成人甲亢的首选治疗方法, 但见效较慢, 可出现放射性甲状腺炎等. 我院采用甲亢灵配合131I治疗Graves甲亢, 提高了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玲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气的当今认识--乃功能基因组合

    气是中医学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但它的定义却十分困难,它有极其广泛的意义,其内涵相当模糊,其外延范围无穷.

    作者:王米渠;吴斌;冯韧;王刚;李炜宏;高泓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急发心衰的心理护理

    急性心衰为内科常见急症,其早期死亡率极高,在急性期除要掌握该病的特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强化基础护理之外,心理护理也必不可少,它对疾病的转归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顺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的疗效, 并探讨其治疗机理. 方法对25例ICM患者应用滴丸治疗(治疗组), 并与31例用硝酸酯治疗的ICM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观察治疗前后血流变、血脂及心功能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 治疗后血流变学、心功能及血脂改善明显, 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结论滴丸治疗ICM效果显著, 可应用于ICM患者长期维持治疗.

    作者:白怀生;贺秀莉;安彩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胆心综合征59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 胆系疾病的发生率逐年提高, 胆心综合征的发病率亦随之增多, 其主要特点是由伴随胆系疾病(包括急、慢性胆囊炎, 肝内胆管、胆管或胆囊结石等)产生酷似器质性心脏病的征象, 并随着胆系疾病的治愈而恢复正常. 我院1992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了59例胆心综合征患者, 现将其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高成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例横纹肌肌溶症的护理

    横纹肌肌溶症系局部或全身骨骼肌坏死, 表现为肌痛和肌力减弱, 患者血清肌酸磷酸酶升高和电解质紊乱, 可有急性肾功能衰竭[1]. 我院ICU病房于2001年8月收治了1例横纹肌肌溶症患者, 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泌尿系结石临床观察与护理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 尤以我国南方多见, 笔者现将我院25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成功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张玲;胡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肿瘤患者的口腔护理体会

    正常人口腔内有一些细菌存在, 甚至有多种致病菌. 肿瘤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 抗病菌能力差, 加之接受过抗肿瘤治疗, 特别是放、化疗削弱了防御能力, 为细菌滋生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些细菌会侵袭相关器官, 尤其是呼吸系统. 故呼吸系统感染是肿瘤中晚期患者多见的并发症, 加强肿瘤患者的口腔护理, 实属非常重要.

    作者:陆滢;季庆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全子宫切除术中阴道内雪茄引流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中阴道内雪茄引流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40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中阴道内放置雪茄引流与40例未放置雪茄引流患者的术后情况. 结果引流组发生术后病率7例占17.5%, 未发生阴道残端感染、出血; 对照组发生术后病率16例(40%), 有3例发生阴道残端少量出血、感染. 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引流组中引流液细菌培养21例为阳性, 占52.5%. 结论阴道内雪茄引流在全子宫切除术中对于术后康复及减少并发症具有很好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针灸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失眠又称不寐, 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 轻者入睡困难, 或寐而不安难以维持睡眠, 重者彻夜难眠, 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及身心健康.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约有17%的患者有失眠[1], 笔者1997年1月-2002年1月采用针灸配合心理治疗失眠, 取得明显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爱群;范宜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溃结灵的抗炎与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溃结灵的抗炎与镇痛作用.方法抗炎实验采用大鼠蛋清足肿胀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结果溃结灵2个剂量(9.18g/kg,4.59g/kg)能明显降低大鼠的足肿胀度, 减少棉球肉芽肿的质量; 并能明显延长热板法小鼠疼痛阈值和降低醋酸扭体法小鼠的扭体次数. 结论溃结灵有一定的镇痛和抑制急性炎症反应、慢性炎症增殖的作用.

    作者:胡旭光;王汝俊;杜群;巫燕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分析

    目的了解冠心病(CAD)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变化的意义. 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技术测定6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的SF水平. 结果男性CAD+患者SF水平明显高于CAD-患者(P<0.05), 女性CAD+患者与CAD-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SF水平增高是预测男性CAD患者早期冠状动脉狭窄的可靠指标.

    作者:赵志钢;李国雄;潘红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用干化学法做尿液检测的影响因素

    近年来尿液分析仪在国内大量应用, 一般都是用干化学法对尿液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检测简便快捷. 我院一直使用11A韩国尿液分析仪. 该仪器使用触摸式按键, 开机、关机、测试等操作程序非常简便, 但操作时应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 不然测示结果有很大的误差, 现总结以下几点工作经验供大家参考.

    作者:孙建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吸虫性阑尾炎体会

    目的探讨血吸虫性阑尾炎的病理变化、诊断、手术、术后并发症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 方法对我院1997-2001年手术且经病理证实的8例血吸虫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8例均行阑尾切除术, 2例同时做腹腔引流术, 1例同时做回肠穿孔修补术. 2例合并低蛋白血症者术后均出现切口延迟愈合. 结论血吸虫性阑尾炎较一般阑尾炎腹腔感染重, 并发症发生率高.

    作者:刘惊涛;陈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恙虫病80例临床分析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以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所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夏秋季节, 在我地呈散发流行. 现将我院1990年7月-2000年12月经治的80例患者情况分析介绍如下.

    作者:孙仕林;夏良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