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欣
我科自1997年始将静脉留置针应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 收到良好效果, 现将其优点介绍如下.
作者:杨海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以减少不良的心理状态和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方法将63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术前宣教、饮食指导、调整心理状态、缩短术后卧床时间等综合健康教育, 并与65例一般护理的对照组进行对比, 观察其心理状态、迷走反射、尿潴留、局部血肿及低血糖反应等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其迷走反射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减低(P<0.005), 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亦以减少(P<0.025), 而局部血肿发生率无差异(P>0.75). 结论健康教育可显著减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局部血肿发生率则不增加.
作者:张欣;王丽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笔者对1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实施了中医整体护理,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振玉;徐振卿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舟山群岛是我国第一大群岛, 是世界闻名的渔场, 渔民常年在海外捕捞作业, 常发生外伤, 出血量多时常伴有休克. 由于海洋的特殊环境以及渔民为不影响捕捞时机无法及时送伤员去医院治疗, 遇此情况均由我院组织的海洋救护小组出发救护, 现将救护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丁凤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西药在临床运用中各有所长, 为了提高疗效, 临床上常将中、西药联合应用, 但若配伍不当, 则会产生不良反应. 因中药成分复杂, 且其成分易受酸碱度的影响, 甚至可能由于与其它药物相互反应, 产生有害物质, 而现有的药物配伍禁忌表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为了临床安全, 合理使用中、西药物, 减少药源性疾病, 提高疗效, 笔者将一些常用中药与某些西药的配伍禁忌总结如下, 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侯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伍用醒脑注射液治疗复杂型高热惊厥的疗效. 方法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对高热惊厥患儿35例加用醒脑注射液治疗5 d并与对照组11例比较.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2/3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4%, P<0.01. 结论伍用醒脑注射液治疗复杂型高热惊厥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汤晓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多沙普仑可用于全麻催醒. 笔者选择80例不行气管插管患儿观察多沙普仑对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静脉全麻的催醒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惠海有;刘乃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手部的屈指肌腱损伤是手部常见的损伤, 粘连是肌腱外科的主要难题[1], 屈指肌腱修复术后常由于肌腱粘连而致手功能障碍或丧失[2]. 我科对42例患者应用掌长肌腱、腱周膜移植包绕腱缝合段的新方法预防肌腱粘连, 并在术后加强早期功能锻炼, 收到满意效果, 现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刘静;解雪;杜兴莉;刘蕾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抗生素在临床上使用极为广泛, 据国内一些大医院的调查显示, 门诊患者使用者占全部门诊患者的30%左右, 住院患者中使用者约占43%, 基层医院和乡村医生使用就更为普遍.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对控制和消灭某些传染病起了重要作用, 但由其导致的细菌耐药菌株增多、耐药性增强, 院内感染率增高, 临床上菌群失调症增多以及抗生素引起的毒副作用增加.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主要原因, 笔者就此问题作如下简要分析.
作者:王虹;孙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急性炎症性疾病, 病情发展较快, 红、肿、热、痛等局部症状一般都很明显, 由于组织间隙的炎症细胞浸润, 不仅皮肤(或黏膜)紧张, 表面发亮, 深部肌肉也因炎症刺激而出现明显的进食、咀嚼、吞咽困难, 淋巴回流区的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全身反应随局部症状的加剧而很快出现, 体温可高达39~40 ℃, 出现寒战、脉快、厌食、恶心、全身不适, 常伴有尿量减少、便秘等症状, 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 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增至80%~90%. 个别症状严重者则机体防御反应能力下降、体温及白细胞可能无明显变化. 现将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此病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陆胜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院1995年2月-2000年12月为21例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行手术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丰慧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医学将如何发展, 这是人们特别是中医界十分关注和经常思考的问题, 曾经有过种种议论和假说. 笔者提出中医学发展三阶段论, 即现代中医学阶段、新中医学阶段和新医学阶段, 现试论如下.
作者:杜惠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T在血管性痴呆中医辨病辨证中的作用. 方法对3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头颅CT表现及中医辨证分型及辨病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中医辨证以瘀血阻窍型多见, CT表现以多发性梗死灶者多见. 结论血管性痴呆各证型中CT主要表现为多发性脑梗死.
作者:田锦林;李四强;马玉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及劳动能力, 积极防治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有力措施. 现将笔者的辨证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郑德柱;种香芝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肥胖不但影响形象及身体功能, 且常导致许多疾病的患病率增加. 笔者系统论述了减肥药的分类、作用机制, 并重点介绍了国内可供选用的减肥药物西布曲明、奥利司他及减肥中草药, 同时强调了减肥药应用的注意事项.
作者:陈浩宏;韦燕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近年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已广泛用于临床, 很受妇女欢迎. 我院自1998年开始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小过期流产的妇女,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郑冬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随着男性学和不育症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 精液常规检查、精液分析倍受人们的重视, 准确及时的做好精液检查对临床诊治十分重要, 因此, 为达到检查结果的准确无误, 在具体操作中有以下几点应予以注意.
作者:张闽华;张延泽;边瑞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经济合理性. 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药物的疗效分别为87.9%和90.5%. 两组药物C/E分别为10.3和16.2. 结论与头孢呋辛钠相比, 左氧氟沙星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较合理的药物.
作者:张生大;唐志华;曹国建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食后困倦是指饭后困倦嗜睡或进餐中困倦难支而停食入睡的症状, 患者无原发疾病, 西医治疗比较棘手, 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此证患者31例, 药中病机, 症状皆除. 其中脾虚气弱8例, 痰湿困脾22例, 阳气虚弱1例. 现略述其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于下.
作者:熊玉仙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CO中毒)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如抢救不及时, 可危及患者生命. 以往对CO中毒尚无特效治疗手段, 近年来笔者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抢救急性CO中毒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吉楼;马燕妮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