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冬芳
疼痛是术后损伤的应激反应, 是主客观并存的、十分灵敏的感觉. 手术后患者伤口一定疼痛, 但是对疼痛感觉的轻重与护理有密切关系. 现笔者将35例普外术后患者应用耳穴、音乐护理干预止痛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陈小青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抗病毒中药在治疗骨与软组织肉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板蓝根、双花、地丁等具有抗病毒效果的中药为主药治疗骨与软组织肉瘤患者16例, 并分别随访5~15年. 结果除5例分别于治疗后2个月、 2个月、 1年、 3年、 5年死亡外, 其余11例健康存活, 全身体格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均未见转移征象. 结论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能够有效地预防骨与软组织肉瘤的术后复发.
作者:贾克东;宋永茂;石淑仙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化疗作为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为保证整个围抗癌化疗期顺利实施和治愈后作为健康人重返社会, 作为临床护理人员, 有必要对化疗患者出院康复指导予以重视.
作者:朱明芝;徐忠侠;孟黎黎;夏广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较新的合成抗菌药, 通过妨碍细菌的DNA回旋酶使细菌细胞不再进一步分裂而达到抗菌目的. 自80年代起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因其抗菌谱的进一步扩大及显著的抗菌作用、应用方便等特点, 颇为医患所喜用, 但其不良反应也屡见报道, 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芸芸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西药在临床运用中各有所长, 为了提高疗效, 临床上常将中、西药联合应用, 但若配伍不当, 则会产生不良反应. 因中药成分复杂, 且其成分易受酸碱度的影响, 甚至可能由于与其它药物相互反应, 产生有害物质, 而现有的药物配伍禁忌表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为了临床安全, 合理使用中、西药物, 减少药源性疾病, 提高疗效, 笔者将一些常用中药与某些西药的配伍禁忌总结如下, 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侯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笔者1998年1月-2002年5月, 采用六神丸、碘甘油糊剂外搽治疗口腔溃疡患者198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
作者:许温;马盼香;许素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评价中药联合干扰素和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 方法将用中药、乙肝疫苗和干扰素治疗的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治疗组, 将29例单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 治疗组对食欲不振和腹胀疗效更显著(P<0.05), 治疗组疗程结束时血清ALT降至正常、 HBeAg转阴率及HBV-DNA转阴率分别为88.7%(P>0.05), 64.5%(P<0.01)和61.3%(P<0.05); 0.5年后复查分别为80.6%, 51.6%和51.6%(P均<0.05). 结论应用中药联合干扰素和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提高HBeAg和HBV-DNA转阴率、降低复发率, 联合用药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
作者:张连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常见类型, 也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 近年来我国发病率似有增长的趋势. 笔者分析了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月诊治冠心病患者243例的资料, 以探讨青岛地区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我院治疗情况.
作者:冷可敬;肖雪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以减少不良的心理状态和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方法将63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术前宣教、饮食指导、调整心理状态、缩短术后卧床时间等综合健康教育, 并与65例一般护理的对照组进行对比, 观察其心理状态、迷走反射、尿潴留、局部血肿及低血糖反应等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其迷走反射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减低(P<0.005), 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亦以减少(P<0.025), 而局部血肿发生率无差异(P>0.75). 结论健康教育可显著减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局部血肿发生率则不增加.
作者:张欣;王丽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科自1997年始将静脉留置针应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 收到良好效果, 现将其优点介绍如下.
作者:杨海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肿瘤切除手术因需达到根治的目的, 需手术切除的组织较多, 术后遗留的创面较大, 临床上往往不能采用单纯的方法加以缝合, 目前多采用游离植皮覆盖术野创面, Ⅱ期再采用整形外科的方法加以整复, 所需周期较长, 费用较多, 且患者需要接受二次手术, 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打击均较大. 我院肿瘤科自1997年4月-2001年5月采用转移皮瓣Ⅰ期修复肿瘤切除后创面46例, 将原来需Ⅱ期手术的患者于第1次手术切除肿瘤时同台完成, 克服了传统术式的不足, 临床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将其资料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李永强;韦立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鼾症是一种睡眠期疾病, 多数患者除鼾声过响外, 往往还伴有不同程度的憋气现象, 即阻塞性睡眠期呼吸暂停综合征. 可出现缺氧症状, 易并发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等疾患, 对健康危害甚大. 鼾症的发生多由咽阻塞所致, 小儿鼾症常见的原因是淋巴体质所致的腭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 治疗首选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 本例患儿在术后发生昏迷10 d, 在临床上极为罕见, 经抢救治疗和护理, 已康复出院, 现将其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钱清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舟山群岛是我国第一大群岛, 是世界闻名的渔场, 渔民常年在海外捕捞作业, 常发生外伤, 出血量多时常伴有休克. 由于海洋的特殊环境以及渔民为不影响捕捞时机无法及时送伤员去医院治疗, 遇此情况均由我院组织的海洋救护小组出发救护, 现将救护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丁凤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为扩展用药, 方便记忆, 今围绕糖尿病气虚津亏之病机, 将三联对药在其应用中的一点经验作如下总结.
作者:李从容;李国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笔者对1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实施了中医整体护理,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振玉;徐振卿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痔术后水肿为痔术后创缘或保留皮桥肿胀隆起, 是肛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痔术后水肿可引起: ①肛门剧烈疼痛; ②影响创面的引流、清洗及换药, 导致创面愈合缓慢; ③水肿消退后残留外痔, 影响疗效. 肛肠专科医生都极力避免痔术后水肿的发生, 但值得借鉴的文章并不多[1-2]. 笔者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教训, 结合文献探讨如下.
作者:史仁杰;杨关根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肥胖不但影响形象及身体功能, 且常导致许多疾病的患病率增加. 笔者系统论述了减肥药的分类、作用机制, 并重点介绍了国内可供选用的减肥药物西布曲明、奥利司他及减肥中草药, 同时强调了减肥药应用的注意事项.
作者:陈浩宏;韦燕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多沙普仑可用于全麻催醒. 笔者选择80例不行气管插管患儿观察多沙普仑对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静脉全麻的催醒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惠海有;刘乃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伍用醒脑注射液治疗复杂型高热惊厥的疗效. 方法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对高热惊厥患儿35例加用醒脑注射液治疗5 d并与对照组11例比较.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2/3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4%, P<0.01. 结论伍用醒脑注射液治疗复杂型高热惊厥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汤晓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自70年代Gruentzig首次成功地进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以来, 这一非手术血管重建技术的迅速发展, 成为冠心病非常理想的治疗手段, 但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高达32.5%, 再狭窄的后果是显著的致残率和高昂的医疗费用, 此是困扰介入治疗的主要问题. 因此探讨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并寻找有效防治再狭窄的方法, 已成为当前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 目前对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但提出了不少学说, 包括早期的血管弹性回缩、血小板聚集和附壁血栓形成、新生内膜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形成、动脉几何形态变化(即血管重塑)等. 针对以上可能机制, 现就近几年来防治再狭窄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朱秋玲;程霞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