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培
笔者于2001年1~3月对9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纯中药制剂鱼腥草注射液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肺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多与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有关. 缺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都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
作者:宋晨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为了解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的血清钙含量随孕周增加而发生的动态变化, 指导HBsAg阳性孕妇孕期补钙, 笔者对HBsAg阳性孕妇及正常孕妇不同孕期血清钙含量进行监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毛金观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动脉导管未闭(PDA)的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2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进行检查, 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作对照. 结果: 32例PDA患者均显示由降主动脉向主肺动脉分流的多彩色射流束. 结论: CDFI诊断PDA具有无创伤、无痛苦、准确率高等优点.
作者:刘铭东;杨建红;王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肩胛背神经卡压是引起颈肩痛的重要原因之一[1], 往往被误诊为颈椎病、肩周炎、前斜角肌综合征、斜方肌劳损等. Kevin等[2]报道封闭肩胛背神经治疗颈肩痛有一定疗效. 我院自1997年起, 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29例中, 报道如下.
作者:刘安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消化性溃疡为常见病、多发病. 多年来, 笔者对本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取得了一些经验, 现将有关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孙履东;孙炳生;郭晔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围生期新生儿因窒息导致的脑部缺氧缺血性损伤,轻者愈后良好,重者在新生儿早期即死亡或造成不可逆的脑部病变.本病仅凭临床表现诊断有一定困难,亦不能确定有无颅内出血,而CT不仅能够准确诊断,还可以指导临床正确治疗.
作者:李茂美;王士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998年以来我院采用生脉注射液、多巴酚丁胺配合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3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作者:智秀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在临床应用药物治疗疾病的过程中, 护士不仅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 而且是用药前后的监督者. 因此护士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而且要了解病情、明了医嘱目的、掌握药理作用、熟悉剂量用法和不良反应.
作者:郑艳;贾士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自拟柴膏银黄解热糖浆加柴胡、清开灵针治疗外感高热急症的疗效. 方法: 选择体温在39℃以上外感高热患者87例, 分为治疗组77例和对照组10例. 治疗组予柴膏银黄解热糖浆100~200mL/次口服, 每隔4小时1次; 柴胡针2~4mL肌注, 每日3~4次; 清开灵注射液20~6omL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mL中静点, 每日1次, 以上药物均用至热退为止. 对照组予常规退热西药治疗. 随访观察总结两组疗效. 结果: 治疗组退热时间短2小时(平均49小时), 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54小时), 有显著性差异(P<0.01), 并且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迅速. 结论: 柴膏银黄解热糖浆加柴胡、清开灵针治疗外感高热急症,疗效好,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洪坤;杨克炫;邱钦焕;王振焕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双黄连作为抗病毒药已广泛用于临床, 目前国内应用双黄连治疗病毒感染主要以静脉用药为主, 虽该途径用药有良效[1], 但不良反应较多[2]. 为此笔者对2000年10月~2001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秋季腹泻的患儿采用双黄连保留灌肠治疗, 并设对照组(静脉用药), 比较观察用药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韩艳宾;王岩;哈森高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 随着快速敏感的β-HCG放射学免疫连续测定和腹部超声及阴道超声的普及应用, 在诊断异位妊娠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 尤其是早期未破裂型异位妊娠, 经彩色血流检查, 可使诊断率提高到95%[1].
作者:张同兰;杨秀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由于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临床症状不典型, 易出现误诊, 现将我院1998年4月~2001年4月老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7例与同期收治小于60岁的SAH患者(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如下.
作者:张书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科从1998年3月起运用辨病护理这一科学的方法, 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 通过对20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牛书凤;李华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寻找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早期诊断的指标. 方法: 选择110例经特异性抗体检测明确诊断为HFRS的患者作为观察组, 对其口腔软腭出血点及血小板计数进行临床观察并与病毒性感染的口腔疾病患者共110例作对照. 结果: 观察组中103例口腔软腭有形态各异的出血点(占93.6%), 105例血小板计数减少(占95.5%);而对照组中患者不伴有口腔软腭出血点及血小板减少. 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HFRS患者口腔软腭出血点及血小板计数锐减出现时间明显早于特异性抗体出现时间, 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特别适用于暂无条件开展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基层单位.
作者:姚玲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报道日渐增多, 为安全、合理、有效用药, 现将四种常用的中药注射剂少见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供医生临床使用时参考.
作者:沈云华;瞿发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双相细胞性贫血(简称双相性贫血)是指机体内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并同时缺乏铁引起的混合性贫血[1], 其临床及骨髓改变的特点既不完全符合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特征, 也不完全具备缺铁性贫血的改变.
作者:文开义;吕恒刚;范占东;付隽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1997年3月~1999年5月应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30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
作者:杨育忠;刘美;李亿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严重临床类型, 是内科急症, 约有2/3患者死于院外, 因此, 就地现场救护意义重大. 同时, 现场救护涉及许多基本概念, 对这些概念是否正确理解关系到急救是否及时、彻底. 现将现场20例急救护理与基本概念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琳;张志忠;张志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999~2001年, 我院采用中药内服治疗各类顽固性蛋白尿患者106例, 疗效较满意, 现总结如下.
作者:吉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