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用药中护士的作用

郑艳;贾士英

关键词:临床用药, 药物治疗, 治疗疾病, 应用药物, 药理作用, 护士, 不良反应, 执行者, 监督者, 用法, 医嘱, 剂量
摘要:在临床应用药物治疗疾病的过程中, 护士不仅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 而且是用药前后的监督者. 因此护士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而且要了解病情、明了医嘱目的、掌握药理作用、熟悉剂量用法和不良反应.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体会

    我院1997年3月~1999年5月应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30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

    作者:杨育忠;刘美;李亿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93例空腹血即刻及不同时间温度下血糖值测定

    血糖检测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手段, 也是临床治疗用药的主要参考.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部分地区电力仍较紧张, 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不正常供电现象较为突出, 加之其他原因使得患者因停电抽血后不能立即检测而使血标本废弃.

    作者:杨淑芳;马艳东;王新果;潘凤菊;李朝壮;张桂勤;张铁征;李华;张志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自拟柴膏银黄解热糖浆加柴、灵针治疗外感高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自拟柴膏银黄解热糖浆加柴胡、清开灵针治疗外感高热急症的疗效. 方法: 选择体温在39℃以上外感高热患者87例, 分为治疗组77例和对照组10例. 治疗组予柴膏银黄解热糖浆100~200mL/次口服, 每隔4小时1次; 柴胡针2~4mL肌注, 每日3~4次; 清开灵注射液20~6omL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mL中静点, 每日1次, 以上药物均用至热退为止. 对照组予常规退热西药治疗. 随访观察总结两组疗效. 结果: 治疗组退热时间短2小时(平均49小时), 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54小时), 有显著性差异(P<0.01), 并且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迅速. 结论: 柴膏银黄解热糖浆加柴胡、清开灵针治疗外感高热急症,疗效好,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洪坤;杨克炫;邱钦焕;王振焕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三药联合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是临床重症之一, 我院内科在用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的基础上加用善得定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许正月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例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梗阻原因分析及护理

    患者, 男, 48岁, 主因被重物砸伤头部2小时, 于2000年1月17日上午10:00由急诊送入病房. 患者神志恍惚, 右侧瞳孔大于左侧、对光反应消失, 大小便失禁. CT显示: 重型颅脑损伤. 于1月19日行气管切开术, 1月24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 右侧呼吸音消失, 右肺不张, 急用气管镜取出1块干性痰痂后, 呼吸音恢复. 此例患者因抢救及时, 未出现严重后果. 笔者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做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侯兴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留置尿管中尿路感染的监测、分析和对策

    监测、预防和控制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是当今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一项艰巨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医院的管理水平、业务水平、思想认识已有大幅度提高,对留置尿管技术的应用在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及防止感染的措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这是一项侵袭性操作, 常可导致皮肤粘膜的损伤或因护理上无菌技术不严格而引起感染. 我院对内科256例留置尿管患者进行监测, 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刘福英;余伙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法妇科临床运用举隅

    塞因塞用, 通因通用法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 属反治法范畴. 笔者在妇科临证中, 以此为大法, 屡获良效. 现举隅介绍于下.

    作者:毛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院外急救护理体会与基本概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严重临床类型, 是内科急症, 约有2/3患者死于院外, 因此, 就地现场救护意义重大. 同时, 现场救护涉及许多基本概念, 对这些概念是否正确理解关系到急救是否及时、彻底. 现将现场20例急救护理与基本概念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琳;张志忠;张志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43例脑星形细胞瘤的CT诊断分析

    目的: 研究星形细胞瘤的CT表现, 以提高疾病诊断正确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患者的CT资料, 其中36例行平扫加增强扫描, 另7例只行平扫. 结果: Ⅰ级星形细胞瘤14例, Ⅱ级17例, Ⅲ~Ⅳ级12例. 根据CT表现分型: 水瘤型4例, 水肿型9例, 囊型8例, 环型6例, 结节型5例, 混合型11例. 结论: CT表现复杂多样, 肿瘤边界, 肿瘤内有无囊变、坏死、出血、钙化, 瘤周水肿, 占位效应轻重及强化程度与肿瘤病理分级相关.

    作者:何雨洁;钟云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软腭出血点及血小板锐减对出血热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寻找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早期诊断的指标. 方法: 选择110例经特异性抗体检测明确诊断为HFRS的患者作为观察组, 对其口腔软腭出血点及血小板计数进行临床观察并与病毒性感染的口腔疾病患者共110例作对照. 结果: 观察组中103例口腔软腭有形态各异的出血点(占93.6%), 105例血小板计数减少(占95.5%);而对照组中患者不伴有口腔软腭出血点及血小板减少. 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HFRS患者口腔软腭出血点及血小板计数锐减出现时间明显早于特异性抗体出现时间, 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特别适用于暂无条件开展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基层单位.

    作者:姚玲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出血热患者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胆固醇检测的临床意义

    笔者对84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进行了血清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胆固醇(CHO)检测, 发现三者对判定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一定价值, 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金旭;陈文梅;矫淑桂;刘元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临床用药中护士的作用

    在临床应用药物治疗疾病的过程中, 护士不仅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 而且是用药前后的监督者. 因此护士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而且要了解病情、明了医嘱目的、掌握药理作用、熟悉剂量用法和不良反应.

    作者:郑艳;贾士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治体会

    消化性溃疡为常见病、多发病. 多年来, 笔者对本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取得了一些经验, 现将有关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孙履东;孙炳生;郭晔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立位悬吊牵引法治疗颈椎病37例体会

    我科1992年至今采用立位悬吊牵引法治疗颈椎病,效果满意, 尤其是对颈椎间盘突出及椎间孔狭窄为病理因素者效果尤佳, 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30例

    1998年以来我院采用生脉注射液、多巴酚丁胺配合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3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作者:智秀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谈儿科病房的交叉感染与护理对策

    住院患儿交叉感染发病原因较为复杂, 近年来引起了医务界的关注和重视, 笔者现就儿科病房的交叉感染与护理对策浅述如下.

    作者:张瑞秀;张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产后出血预防措施

    我院去年第三季度正常分娩的960例产妇中,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者4例占0.3%, 平均产后出血90mL; 10月分娩的301例产妇没有一例产后出血, 现将产后出血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卢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子宫腺肌病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的B超分析

    笔者对我站1997年6月~2000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肌腺病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的6例患者的B超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清年;李苏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胸部肋骨骨折漏诊25例X线分析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 工业和交通的现代化, 多种意外创伤显著提高. 据资料分析因创伤造成的死亡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占第三位, 成为医学上突出的问题之一. 严重创伤诊治工作的成败关键在于正确的诊断, 其中胸部创伤引起的肋骨骨折较常见, 其诊断主要依靠普通X线摄片, 而肋骨骨折之漏诊现象亦不少见.

    作者:黄理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益母生化汤治疗药流后阴道流血58例体会

    临床应用米非司酮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是一种安全、简便、痛苦轻、有效的非手术方法, 但有阴道流血时间长、量多、腹痛等弊端. 为此, 笔者应用益母生化汤治疗药流后阴道流血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铎;纪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