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卿;刘林强;孙海业
本实验室在尿液分析使用过程中,发现黄疸肝炎患者,尿胆红素强阳性时对尿蛋白结果有较大影响.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立群 刊期: 2001年第08期
近3年来,我科共抢救38例苍白窒息新生儿,除1例死亡,3例有并发症转儿科治疗外,均抢救成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陆秀珍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为了使褥疮治疗有新的突破,经临床实践反复研究,使用湿润烧伤膏治疗褥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武晶;孙淑英;夏铭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前产后出血仍是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一,而产时宫颈裂伤如裂伤较大且深,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如果观察和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DIC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对于产时宫颈裂伤的观察与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毛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使用中药莪术油作为栓塞剂做膀胱下动脉及前列腺动脉栓塞治疗膀胱癌引起的膀胱内顽固性出血.方法:经血管造影确定膀胱下动脉及前列腺动脉,经动脉插管,定向动脉内注入莪术油使血管栓塞.结果:对多种药物止血无效的晚期膀胱癌及前列腺癌引起的膀胱内顽固性出血,经栓塞治疗后止血效果良好.结论:提示中药莪术油定向栓塞能治疗晚期膀胱癌及前列腺癌引起的膀胱内顽固性出血.
作者:杨明;王树声;陈志强;常钢;杨志刚;孟凡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大蒜素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双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静滴大蒜素1~2mg/(kg·d),按1mg大蒜素加10mL 5%葡萄糖稀释,每日1次.另一组口服制霉菌素10万U~15万U/(kg·d),分3次.总疗程1~2周.结果:静滴大蒜素组的显效率、治愈率、医嘱顺从明显高于口服制霉菌素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且无任何副作用.结论:大蒜素用于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有效,且优于口服制霉菌素,小儿易接受.
作者:刘才银;熊顺军;王红玲;王艳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各种原因均可造成局部义齿、全口义齿的基托折断.如果旧义齿好用,患者戴上舒服,可不必重新制作义齿,可将其进行修补继续使用.笔者近年来采用了自凝塑料对义齿基托折断进行修补,其效果十分良好,现将其修补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江丽;陈超飞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灵芝合剂与CD3AK细胞合用对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仅接受CD3AK细胞治疗;治疗组12例,在接受CD3AK细胞治疗的同时服用灵芝合剂.治疗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生存时间.结果: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和平均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的时间间隔延长.结论:灵芝合剂与CD3AK细胞合用能增强临床疗效.
作者:黄建明;钟献年;李国标;孙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髋臼股骨头及髋关节周围组织的综合病变所致,在治疗过程中应将上述诸因素综合考虑分析,再根据Ficat分期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作者:于云聚;李卫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复方丹参注射液(以下称本品)由丹参、降香二药加工制成,功能活血化瘀、理气开窍.既往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对本品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因而其临床运用也更加广泛.现将本品临床运用进展情况择要予以归纳介绍.
作者:唐光富 刊期: 2001年第08期
自1992年来,笔者对胆道蛔虫病495例,经保守治疗后,临床症状已得控制,但B超复查仍见蛔虫滞留胆道48例者,用自拟胆道排蛔汤治疗,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谢志坚;卢宝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我院于1994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176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嘉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自1995年以来,笔者应用凉血化瘀法治疗结节性红斑1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孝先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抗纤软肝冲剂对肝纤维化动物防治作用的研究,探讨该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四氯化碳、高脂、高胆固醇、低蛋白等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同时给予抗纤软肝冲剂,以秋水仙碱为对照.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D及丙二醛MDA,观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及肝功能(白蛋白Alb、球蛋白G、谷丙转氨酶ALT).结果:抗纤软肝冲剂对肝纤维化大鼠有升高A1b,降低ALT和G的作用;显著提高肝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显著降低HA,LN,PCⅢ,Ⅳ-C;减轻肝脏Hyp的作用.结论:抗纤软肝冲剂具有确切的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其机理在于抗脂质过氧化和保护肝细胞,对胶原代谢也有直接作用.
作者:周萍;陈婕;张赤志;周正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检验用脉图高血压血流动力学分型指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9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脉图组(RE组,n=100),根据脉图分型:Ⅰ型服用阿替洛尔或非洛地平;Ⅱ型服用双氢克脲塞;Ⅲ型服用苯那普利或非洛地平;Ⅳ型混合使用上述药物.随测血压组(CBP组,n=92)和动态血压组(ABP组,n=98)两组药物治疗采用阶梯治疗.治疗开始,第1,2和6个月随访,记录药物治疗后达到靶血压(DBP=10.7~11.9kPa)时剂量及副作用,随访开始和结束时均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结果:三种方法指导治疗前后血压均有明显降低(P<0.001),但RE法组血压下降程度>CBP>ABP组,用RE法和ABP法指导治疗可使25%左右患者血压稳定或低于靶血压范围暂停用药,而CBP法仅有7%达到靶血压.RE法仅有25.4%的患者需要多药联合治疗,而ABP法为23.6%,CBP法则高达45%,三者差异显著(P<0.01);RE法和ABP法减轻左室质量较CBP法明显(P<0.01),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变薄明显(P<0.01),RE法比ABP法、CBP法节省药品费用分别为19%和44%.结论:用脉图高血压血流动力学分型指导降压治疗,方法简便,降压效果好,价廉.
作者:任伟;王星;顾小燕;费淑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我科于1999年11~12月共收治秋季腹泻75例,笔者应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4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友好;李斌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总结可能影响肠内营养支持的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颅脑损伤早期和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可能影响营养支持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①18例患者在伤后5~7天内达到1500~2000mL/d的鼻饲量;②创伤后1周内患者的消化道并发症以腹胀、呕吐、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多见,1周后则以腹泻和便次增多多见,多数情况下不必停止肠内营养支持而仅需对症处理即可缓解症状;③5例患者在创伤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出血,其中4例仍按常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均耐受良好.结论:多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在伤后5~7天后经肠内支持获得足够的营养.
作者:潘仁龙;许忠明;费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我院内科自1995年1月~1999年10月共收治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2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吕成方 刊期: 2001年第08期
铜绿假单胞菌属非发酵菌,存在于空气、水、土壤中,为条件致病菌,这并不陌生,其引起的伤口感染、化脓性中耳炎、尿路感染等临床报道则亦较为多见,而其所致严重腹泻的报道鲜见.目前,笔者分别在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粪便中,用强碱培养基检出此菌.
作者:许骏;牛静娟;袁建芬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人上腔静脉这一治疗方法,自70年代开始在我国临床应用,80年代广泛应用于临床.颈外静脉穿刺置管,优于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与后两者相比颈外静脉具有管径粗(颈外静脉充盈血管外颈大可达0.8~1.0cm)[1],体表投影明显,操作简便易行,对操作者无特殊要求,可在直视下进行的特点,且颈外静脉无重要组织伴行,并发症少,无损伤动脉、神经、胸膜的可能[2,3].由于穿刺的方法容易掌握,穿刺成功率较高,减轻了患者因反复穿刺而致的痛苦,为临床抢救、治疗赢得时间,提供了佳途径,也减轻了医护人员重复劳动,受到了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认可.
作者:张亚梅;赵春丽 刊期: 200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