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2例临床分析

吕成方

关键词:脑出血,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资料分析, 内科, 临床, 患者
摘要:我院内科自1995年1月~1999年10月共收治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2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莪术油介入治疗膀胱内顽固性出血

    目的:使用中药莪术油作为栓塞剂做膀胱下动脉及前列腺动脉栓塞治疗膀胱癌引起的膀胱内顽固性出血.方法:经血管造影确定膀胱下动脉及前列腺动脉,经动脉插管,定向动脉内注入莪术油使血管栓塞.结果:对多种药物止血无效的晚期膀胱癌及前列腺癌引起的膀胱内顽固性出血,经栓塞治疗后止血效果良好.结论:提示中药莪术油定向栓塞能治疗晚期膀胱癌及前列腺癌引起的膀胱内顽固性出血.

    作者:杨明;王树声;陈志强;常钢;杨志刚;孟凡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西结合治疗脑梗死的护理观察

    脑梗死是由于脑供血障碍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病变,其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常留有后遗症.我科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脑梗死140余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潘园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目的:研究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总结可能影响肠内营养支持的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颅脑损伤早期和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可能影响营养支持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①18例患者在伤后5~7天内达到1500~2000mL/d的鼻饲量;②创伤后1周内患者的消化道并发症以腹胀、呕吐、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多见,1周后则以腹泻和便次增多多见,多数情况下不必停止肠内营养支持而仅需对症处理即可缓解症状;③5例患者在创伤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出血,其中4例仍按常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均耐受良好.结论:多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在伤后5~7天后经肠内支持获得足够的营养.

    作者:潘仁龙;许忠明;费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进展

    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人上腔静脉这一治疗方法,自70年代开始在我国临床应用,80年代广泛应用于临床.颈外静脉穿刺置管,优于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与后两者相比颈外静脉具有管径粗(颈外静脉充盈血管外颈大可达0.8~1.0cm)[1],体表投影明显,操作简便易行,对操作者无特殊要求,可在直视下进行的特点,且颈外静脉无重要组织伴行,并发症少,无损伤动脉、神经、胸膜的可能[2,3].由于穿刺的方法容易掌握,穿刺成功率较高,减轻了患者因反复穿刺而致的痛苦,为临床抢救、治疗赢得时间,提供了佳途径,也减轻了医护人员重复劳动,受到了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认可.

    作者:张亚梅;赵春丽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婴儿手足搐搦症并发喉痉挛的抢救及护理

    我科自1994~1998年共抢救喉痉挛患儿20例,成功19例,死亡1例.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双琴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高血压血流动力学脉图检测分型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检验用脉图高血压血流动力学分型指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9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脉图组(RE组,n=100),根据脉图分型:Ⅰ型服用阿替洛尔或非洛地平;Ⅱ型服用双氢克脲塞;Ⅲ型服用苯那普利或非洛地平;Ⅳ型混合使用上述药物.随测血压组(CBP组,n=92)和动态血压组(ABP组,n=98)两组药物治疗采用阶梯治疗.治疗开始,第1,2和6个月随访,记录药物治疗后达到靶血压(DBP=10.7~11.9kPa)时剂量及副作用,随访开始和结束时均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结果:三种方法指导治疗前后血压均有明显降低(P<0.001),但RE法组血压下降程度>CBP>ABP组,用RE法和ABP法指导治疗可使25%左右患者血压稳定或低于靶血压范围暂停用药,而CBP法仅有7%达到靶血压.RE法仅有25.4%的患者需要多药联合治疗,而ABP法为23.6%,CBP法则高达45%,三者差异显著(P<0.01);RE法和ABP法减轻左室质量较CBP法明显(P<0.01),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变薄明显(P<0.01),RE法比ABP法、CBP法节省药品费用分别为19%和44%.结论:用脉图高血压血流动力学分型指导降压治疗,方法简便,降压效果好,价廉.

    作者:任伟;王星;顾小燕;费淑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荨麻疹发病机理及诱因的研究

    探讨荨麻疹发病机理及诱因,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有不少学者从发病的多方面进行了研究,重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作者:张黎涓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金沸过敏煎治疗干性咳嗽158例体会

    呼吸内科常见干性咳嗽迁延难愈,病虽不甚,但发病率高,临床缺乏效方达药.笔者自1992年以来采用金沸过敏煎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将资料较全的158例小结于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程雅君;朱慧民;刘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钙制剂的认识及其合理应用

    近年来,钙制剂在其品种、处方组成、剂型及钙盐合成方面有很大的进展,在其代谢上也有一定的研究.人体自35岁起每日亏30~50mg钙质,结果人体骨质总量以年1%速度减少(称骨丢失),人到50岁骨总量平均减少30%,至古稀之年则超过50%,造成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等严重缺钙现象.加上某些商家的宣传,导致目前钙制剂的使用比较混乱,为了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正确认识和选择使用钙制剂,在此笔者在理论和实践上予以澄清.

    作者:陈卫兵;郑爱萍;石娟;杜清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支原体IST试条的临床应用

    支原体(My)自然界分布很广,常作为共生菌定居于口腔、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粘膜表面.在泌尿生殖道有致病性的支原体有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生殖道支原体(Mg)、发酵支原体(Mf),常见的是Uu,Mh,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常见病因之一.

    作者:陈建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大蒜素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大蒜素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双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静滴大蒜素1~2mg/(kg·d),按1mg大蒜素加10mL 5%葡萄糖稀释,每日1次.另一组口服制霉菌素10万U~15万U/(kg·d),分3次.总疗程1~2周.结果:静滴大蒜素组的显效率、治愈率、医嘱顺从明显高于口服制霉菌素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且无任何副作用.结论:大蒜素用于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有效,且优于口服制霉菌素,小儿易接受.

    作者:刘才银;熊顺军;王红玲;王艳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颅脑损伤后遗症28例

    颅脑损伤后遗症因伴发头痛、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改变等症状而到精神科就诊.笔者自1994年2月~1999年10月,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本症共28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寇绍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复方中药对小鼠免疫器官和体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对小鼠胸腺、脾脏和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天平称量法.结果:该复方中药能使小鼠胸腺、脾脏和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复方中药能够提高小鼠免疫功能.

    作者:徐书显;赵进沛;刘卫;王常有;张凤云;王忠海;赵娟;张茹珍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40例

    笔者自1990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40例,其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希林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临床运用进展

    复方丹参注射液(以下称本品)由丹参、降香二药加工制成,功能活血化瘀、理气开窍.既往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对本品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因而其临床运用也更加广泛.现将本品临床运用进展情况择要予以归纳介绍.

    作者:唐光富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58例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手术的护理

    我院从1994年3月~1999年4月采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5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术前术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京丽;郝花;葛军霞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新生儿脐部护理体会与见解

    经临床观察,及早剪掉脐部多余部分,及时清除分泌物,保持新生儿脐部干燥,可减少脐炎的生发.这对降低围生期新生儿感染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振荣;郭淑春;林风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尿液分析仪测定胆红素阳性时对尿蛋白结果的影响

    本实验室在尿液分析使用过程中,发现黄疸肝炎患者,尿胆红素强阳性时对尿蛋白结果有较大影响.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立群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小针刀加局部封闭治疗枕神经痛47例

    枕神经痛在神经外科门诊中较常见,有人统计占门诊头痛患者的4%,自1993年5月~1998年8月,笔者应用小针刀加药物穴位封闭治疗枕神经痛4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青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持续静滴硝普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硝普钠即亚硝基铁氰化钠(Na2Fe(CN)5NO:2H2O)是强效扩血管药,药理活性基团为亚硝基(NO),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使小动脉和小静脉扩张,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室壁张力及心肌耗氧量降低,故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多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心内膜炎.它作用快而短,静脉给药2~5分钟生效.停药后维持2~15分钟,所以在静滴时,掌握好剂量,调整好速度,可使血压控制在所需水平,故临床护理观察十分重要.根据患者的心率、脉搏、血压的情况,加强护理观察,大胆使用硝普钠持续静滴.共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5例,全部治愈出院.

    作者:巩红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