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园
呼吸内科常见干性咳嗽迁延难愈,病虽不甚,但发病率高,临床缺乏效方达药.笔者自1992年以来采用金沸过敏煎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将资料较全的158例小结于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程雅君;朱慧民;刘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我院内科自1995年1月~1999年10月共收治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2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吕成方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一般为51%,现将我院近4年来对前列腺摘除术后产生痉挛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徐杰;朱子诚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检验用脉图高血压血流动力学分型指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9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脉图组(RE组,n=100),根据脉图分型:Ⅰ型服用阿替洛尔或非洛地平;Ⅱ型服用双氢克脲塞;Ⅲ型服用苯那普利或非洛地平;Ⅳ型混合使用上述药物.随测血压组(CBP组,n=92)和动态血压组(ABP组,n=98)两组药物治疗采用阶梯治疗.治疗开始,第1,2和6个月随访,记录药物治疗后达到靶血压(DBP=10.7~11.9kPa)时剂量及副作用,随访开始和结束时均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结果:三种方法指导治疗前后血压均有明显降低(P<0.001),但RE法组血压下降程度>CBP>ABP组,用RE法和ABP法指导治疗可使25%左右患者血压稳定或低于靶血压范围暂停用药,而CBP法仅有7%达到靶血压.RE法仅有25.4%的患者需要多药联合治疗,而ABP法为23.6%,CBP法则高达45%,三者差异显著(P<0.01);RE法和ABP法减轻左室质量较CBP法明显(P<0.01),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变薄明显(P<0.01),RE法比ABP法、CBP法节省药品费用分别为19%和44%.结论:用脉图高血压血流动力学分型指导降压治疗,方法简便,降压效果好,价廉.
作者:任伟;王星;顾小燕;费淑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好发于家庭妇女、轻工业工人等,女性患者为多数.其治疗方法较多,如理筋手法、药物治疗、针灸、热敷、小针刀松解等,这些方法虽然都有治疗效果,但有些方法收效较慢,近年来笔者研究出一种简便易行而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即握拳尺偏试验的加强手法,这种骤然强力猛拉加大握拳尺偏试验的力度和角度的治疗方法,能使粘连立即松解,拇指伸屈、内收外展灵活,粘连症状马上消失或大为减轻;手法治疗后再加局部封闭和外贴消炎止痛膏,以防再度粘连,以善其后.因其手法简单易行,并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可谓实用有效,报道如下.
作者:傅幼华;傅建华;傅宏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笔者自1990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40例,其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希林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对急诊血液透析的患者,快速、准确、有效的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是保证透析顺利进行,改善患者病情的关键.我院自1998年1月~2000年3月共收治急诊血液透析患者99例,建立各种临时性血管通路共128例次,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祁华;陈小波;岳琴琴;王蓓 刊期: 2001年第08期
脑梗死是由于脑供血障碍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病变,其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常留有后遗症.我科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脑梗死140余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潘园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笔者自1996~1999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65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王月琴 刊期: 2001年第08期
自1992年来,笔者对胆道蛔虫病495例,经保守治疗后,临床症状已得控制,但B超复查仍见蛔虫滞留胆道48例者,用自拟胆道排蛔汤治疗,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谢志坚;卢宝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肺结核是属于乙类传染病,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笔者从1993~1999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76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革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硝普钠即亚硝基铁氰化钠(Na2Fe(CN)5NO:2H2O)是强效扩血管药,药理活性基团为亚硝基(NO),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使小动脉和小静脉扩张,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室壁张力及心肌耗氧量降低,故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多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心内膜炎.它作用快而短,静脉给药2~5分钟生效.停药后维持2~15分钟,所以在静滴时,掌握好剂量,调整好速度,可使血压控制在所需水平,故临床护理观察十分重要.根据患者的心率、脉搏、血压的情况,加强护理观察,大胆使用硝普钠持续静滴.共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5例,全部治愈出院.
作者:巩红 刊期: 2001年第08期
自1995年以来,笔者应用凉血化瘀法治疗结节性红斑1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孝先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总结可能影响肠内营养支持的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颅脑损伤早期和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可能影响营养支持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①18例患者在伤后5~7天内达到1500~2000mL/d的鼻饲量;②创伤后1周内患者的消化道并发症以腹胀、呕吐、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多见,1周后则以腹泻和便次增多多见,多数情况下不必停止肠内营养支持而仅需对症处理即可缓解症状;③5例患者在创伤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出血,其中4例仍按常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均耐受良好.结论:多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在伤后5~7天后经肠内支持获得足够的营养.
作者:潘仁龙;许忠明;费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抗纤软肝冲剂对肝纤维化动物防治作用的研究,探讨该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四氯化碳、高脂、高胆固醇、低蛋白等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同时给予抗纤软肝冲剂,以秋水仙碱为对照.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D及丙二醛MDA,观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及肝功能(白蛋白Alb、球蛋白G、谷丙转氨酶ALT).结果:抗纤软肝冲剂对肝纤维化大鼠有升高A1b,降低ALT和G的作用;显著提高肝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显著降低HA,LN,PCⅢ,Ⅳ-C;减轻肝脏Hyp的作用.结论:抗纤软肝冲剂具有确切的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其机理在于抗脂质过氧化和保护肝细胞,对胶原代谢也有直接作用.
作者:周萍;陈婕;张赤志;周正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进一步了解当归多糖的药用价值.方法:本实验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对照组、当归多糖治疗组,检测三组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外周血象.结果:照射对照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当归多糖治疗组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数显著高于照射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归多糖能显著促进放射损伤小鼠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和造血功能.
作者:洪艳;张渝侯;王红玲;刘君炎;邓子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支原体(My)自然界分布很广,常作为共生菌定居于口腔、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粘膜表面.在泌尿生殖道有致病性的支原体有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生殖道支原体(Mg)、发酵支原体(Mf),常见的是Uu,Mh,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常见病因之一.
作者:陈建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细菌性痢疾是小儿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痢疾杆菌产生耐药性,致抗菌治疗较为困难.笔者于1994~1999年采用黄连素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菌痢5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沈霞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我科于1999年11~12月共收治秋季腹泻75例,笔者应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4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友好;李斌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枕神经痛在神经外科门诊中较常见,有人统计占门诊头痛患者的4%,自1993年5月~1998年8月,笔者应用小针刀加药物穴位封闭治疗枕神经痛4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青峰 刊期: 200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