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CT图像下颈椎C4-C6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柏磊磊;赵改平;王晨曦;陈楠心;方新果;陈二云;赵庆华

关键词:颈椎C4-C6节段, 有限元模型, 生物力学特性
摘要:选取下颈椎C4-C6活动节段的CT图像数据建立三维模型,其中包括颈椎C4-C6节段完整的各节椎体、椎间盘、终板、关节和5种韧带等结构模型.模拟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轴向旋转6种工况下的生物力学特性,经与离体实验和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证明,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相同条件下,模型的关节活动度和应力分布特征与他人研究结果相似.该有限元模型可以分析颈椎生物力学特性,并为下颈椎临床诊断和植入物的力学性能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加速医院医疗信息化的进程

    阐述了临床路径在上海市仁济医院的应用,通过临床路径的应用,推进了本院信息化的进程,将手工的医嘱单护士录入变为医生直接下医嘱并打印医嘱单.

    作者:丁粉华;孟丽莉;朱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于虚拟现实的交互式上肢康复训练系统研究

    该文主要介绍针对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使用的基于虚拟现实的交互式上肢康复训练系统的研究,通过机械设计和力学计算,设计了康复训练系统中的减重设备部分;依据提高患者训练效果和兴趣的设计目的,结合无线三轴传感器的应用程序接口,运用Unity3D引擎进行康复训练游戏的设计.患者穿戴上传感器后能够使用减重设备进行康复游戏,完成康复训练.经实验验证,该系统能够有效的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且记录患者的关节运动信息.虚拟现实训练能够提高康复训练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雷毅;喻洪流;王露露;王振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冷冻组织射频比吸收率规律的研究

    为了解决冷冻治疗后冰冻区域吸收RF能力显著减少这一难点,该文研究了低温条件下冷冻组织对射频能量吸收(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和其电导率的特点.同时采用提高冷冻组织盐离子浓度的方法来增加其对射频吸收的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同一浓度的冰冻生物组织吸收RF的能力和电导率随温度上升而增加,且增速也随之上升.SAR和电导率随盐离子浓度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研究结果显示,增加冰冻组织盐离子浓度而增加其电导率的方法可以增强冷冻组织对射频的吸收能力.

    作者:应斌斌;朱清;张爱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手术训练器的摄像头影像滞后现象及分析

    腹腔镜手术训练器的摄像头影像滞后问题会影响训练效果.该文测量了史赛克腹腔镜系统、电子咽喉镜系统以及瑞红腔镜模拟训练器200E的摄像头影像滞后时间并比较分析.史赛克电子腹腔镜系统、电子咽喉镜系统、瑞红腔镜模拟训练器200E的摄像头滞后时间均值依次为32.1 ms、68.22 ms、102.02 ms.使用不同的摄像头和摄像头监控软件时,摄像头的影像滞后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两组受试者对影像滞后程度的评价与测量的影像滞后时间结果相符合,但评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初步确定腹腔镜手术训练器的摄像头影像滞后时间应满足少于50 ms.

    作者:王贤玲;吕坤勇;宋成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药黄芪的超细粉碎技术研究

    该文介绍了振动磨机和气流粉碎机两种试验台的粉碎机理和工艺流程.并用于中药黄芪的粉碎,并采用激光粒度仪对被粉碎黄芪的颗粒粒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振动研磨粉碎试验台得到的黄芪颗粒粒度较小、粒径分布较宽;而采用气流粉碎机粉碎得到的黄芪颗粒粒度较大、粒径分布较窄,且无温升影响,更适合中药黄芪的加工粉碎.

    作者:杜妍辰;张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与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60例经由手术证实的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在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和X线检查.超声定性、定位以及病因诊断符合率均高于X线,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对肠腔积液明显肠梗阻的检出率88.24%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X线相比,超声在肠梗阻性质、定位以及发生原因中的诊断符合率均更高,且其对于肠腔积液明显肠梗阻的敏感性更强,对临床诊断肠梗阻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陈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降钙素原测定在儿科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检测儿科细菌感染组45例、病毒感染组43例和非感染性疾病41例的血清PCT值.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阳性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P<0.01),非感染组血清PCT值均未见升高.PCT对新生儿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3.33%、90.69%、91.30%、92.86%.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异常升高对细菌感染诊断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77.78%、79.07%、79.54%、77.27%与血清PC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半定量检测快速简便,对鉴别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作用优于外周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作者:林丹珠;丘新;林冬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于双目视觉系统进行腹腔镜模拟手术纠偏研究

    腹腔镜手术医师在临床手术前需要大量重复的技能训练,为了提高医师的训练效率,该文设计了一种客观腹腔镜训练的系统,能将任意实际曲线反映到程序里作为原定曲线,通过该系统实现实时纠正切割路径.通过分组实验,对比志愿者在有无使用纠偏系统下的偏移量大小和训练次数,完成对纠偏系统的有效性评价.实验表明,该纠偏系统能有效减少培训者在训练过程中的偏移量以及有效缩短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效率,节约成本.

    作者:于成龙;王殊轶;孙昌英;宋成利;万传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于CT图像下颈椎C4-C6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选取下颈椎C4-C6活动节段的CT图像数据建立三维模型,其中包括颈椎C4-C6节段完整的各节椎体、椎间盘、终板、关节和5种韧带等结构模型.模拟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轴向旋转6种工况下的生物力学特性,经与离体实验和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证明,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相同条件下,模型的关节活动度和应力分布特征与他人研究结果相似.该有限元模型可以分析颈椎生物力学特性,并为下颈椎临床诊断和植入物的力学性能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柏磊磊;赵改平;王晨曦;陈楠心;方新果;陈二云;赵庆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疗器械认知实践》教学模式剖析

    该文从医疗器械认知实践课程的目标、内容、评分体系、网站建设角度,探讨了医疗器械认知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的具体思路和方法,加强了对各类典型医疗器械的认知,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作者:胡秀枋;李丹;蒋清锋;赵展;任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桑叶液对乳腺癌肿瘤细胞MDA-MB-231作用的研究

    该文应用CCK-8、Western blot和ELISA等细胞检测技术研究桑叶液对人乳腺癌肿瘤细胞MDA-MB-231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部分因子的影响及其抑制肿瘤可能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桑叶液对乳腺癌肿瘤细胞MDA-MB-231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经桑叶液处理过的乳腺癌肿瘤细胞凋亡的数量有显著性增加(P<0.01);桑叶液能够阻碍肿瘤细胞周期的进程,阻止其有丝分裂;桑叶液能够调节MDA-MB-231部分因子的表达水平.其中促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caspase-9会随着桑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对VEGF则呈现出反向调节作用.

    作者:王志雄;高剑文;缪伟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有源医疗器械检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该文阐述有源医疗器械检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学生参与实验准备,优化教学内容,开放实验室,建立以答辩为主的评分体系等方面的实验教学改革方法,改革的初步成效说明学生参与实验准备等方法不但对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有着积极作用,而且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作者:邹任玲;郭旭东;胡秀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务人员在SPECT/CT下肾动态扫描过程中的辐射防护

    对329例行肾动态显像患者分别监测装满99mTe-DTPA的注射器及注射时、注射结束后的空注射器的γ射线剂量.结果显示,包括医务人员受到的131I年受照剂量均在50 msv的限值范围以下,健康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医务人员只要按照相关的辐射防护原则以及按照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的原则进行操作,就可避免不必要的照射.

    作者:杨淑英;任媛;郭晋纲;王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于IPMI的血浆机远程监控和维护方法研究

    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设备结构越来越精细复杂.传统的医疗设备维护方式,其维护成本高,周期长,存在诸多弊端,而且在远程维护过程中有信息泄露的危险.为此,该文结合DHJ-1型血浆机,提出了一种基于IPMI LAN的医疗设备远程监控维护方法,为医疗设备建立了高效、稳定、新型的远程监控和维护系统.

    作者:李晓燕;李丕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门径管理系统在外周中心静脉穿刺护理包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该文在分析国内医护人员对产品的需求及企业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门径管理方法与形式.并着重阐述了如何利用门径管理系统将需求转变成产品设计及制造需求,构建穿刺护理包新产品开发的门径管理系统.

    作者:吴琼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QFD技术在中心静脉置管换药包设计规划中的应用

    该文着重阐述了在确定中心静脉置管换药包的配置生成过程,通过QFD建立评价模型,并在质量屋中构造相关要素矩阵以定量地确定用户需求,后对整个实施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该文是一个利用质量功能配置(QFD)将这些医护人员的操作配置需求转变成产品设计及制造需求的成功应用.

    作者:张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杂志

主管: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