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美
1临床资料1.1对象:本文共收集62例,均有肝硬变病史.为本科1994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的临床上以呕血、黑便为主要症状的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在出血24~48小时内进行紧急内镜检查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22~70岁,平均46岁.
作者:戴法宝;赵庆新;张志伟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新生儿服用中药大黄汤的习俗在我国民间早有流传,为了探讨其医用价值的可靠性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做了应用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士久;邢昕;蔡可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倾斜试验的原理是基于通过突然改变体位,导致静脉容积增加,使心室前负荷降低,心输出量减少[1],故可诱发神经心源性晕厥的产生,目前已被人们作为评价药物治疗神经心源性晕厥疗效优劣的手段[2].神经心源性晕厥是晕厥中的一个常见类型,虽然其预后较好,但常反复发作,有时甚至造成严重的伤害.既往人们曾试用美多心安、茶碱、东莨菪碱等进行治疗,但疗效不一[3].本实验用洛汀新治疗神经心源性晕厥,并对其疗效进行了短期和长期的观察,以探讨洛汀新防治神经心源性晕厥发作的机制.
作者:袁浩荣;洪晓霞;吴秀梅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中风为老人常见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其死亡率正逐渐下降,但后遗如患肢运动障碍、言语障碍、心理障碍等症状者为数不少.我在十多年的护理工作中,深深体会到中风康复期病员加强随访、做好护理、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作者:倪慧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拇指掌指关节的稳定性取决于该多轴球关节相对面的解剖适应及关节周围韧带、肌肉的支持.而在掌指关节屈曲时,其稳定性主要依靠侧副韧带维持[1].外伤可使拇指掌指关节尺侧副韧带(UCL)损伤,如果UCL在近节指骨基底或掌骨远端完全撕脱,需行止点重建术.目前已有数种手术方法,包括可抽出式钢丝缝合法、内收肌前置及游离肌腱移植法等.但这些方法操作复杂,且有不同程度手术并发症[2].1991~1996年利用拇指掌指关节囊壁重建UCL止点,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久卉;田德虎;韩金豹;张继春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临床表现多样化,宫外孕很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本病多数病人发病急,病情一般较重,若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引起严重后果,甚至造成生命危险,导致死亡.为了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现将27例宫外孕误诊原因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唐福蒂;杨淑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急性腰扭伤临床上较为常见.其主要症状是腰部疼痛较重,且逐渐加重,继而影响功能活动,笔者4年来采用针刺合谷穴透后溪穴,患者再予配合功能活动,辅以麝香止痛膏外贴患处,效果较为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义春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本文回顾我院1986~1996年,10年来收治盆腹腔结核包块型25例,临床诊断5例,误诊20例,后者均予剖腹探查及病理检查,误诊率高达80%.为此,本文寻找了误诊原因,并对有助于该病诊断的几个主要环节进行了讨论.
作者:楼燕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之一.中医大特色在于理、法、方、药为一有机整体,而药又是直接体现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一环,因此关于中药质控就愈显其突出地位.综观中药质控,就是要把好四大关--源、采、工、品.
作者:佘家娃;郑清国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笔者自1995~1997年,以皮内注射法治疗肛门尖锐湿疣60例,无一例复发,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友成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针对老年肺癌患者肺功能减退,肺的顺应性降低,加上手术创伤,麻醉插管刺激,术后易发生肺不张、肺炎、呼吸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特点,我们采取了多方面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桂芝;张宝珠 刊期: 1999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均系女性,年龄18~22岁,有同宿舍、同床、直接及间接接触史.轻者皮肤损害只局限在手指间,手腕屈侧及肘窝处.重者除面部外全身均可见.以肘窝、腋窝、腰部及大腿内侧尤甚.皮损为0.5~1cm大小之丘疹,明显者可见有疥虫钻入而形成的灰白色弯曲的细线状隧道,长约2~3mm.皮损处严重瘙痒,尤其是夜间奇痒难忍,不能入睡,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及工作.患者常因剧痒而瘙抓皮肤,致使红疹破溃出水,且可伴发感染而形成脓疱疹.患者曾外用硫磺软膏,乐肤液及口服地塞米松,息斯敏等均不见好转,病程迁( )不愈可达1月余.
作者:赵追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中医认为升降出入是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形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然过程.脾胃居中焦,是气体升降的枢纽.脾胃升降失调是内伤疾病的主要机理.调理升降是治疗脾胃疾患的基本原则.所以笔者认为对胃病的治疗也应重视脾胃气机的升降,临床上常用以下药对治疗胃病能充分体现这一基本原则.
作者:高小健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据有关文献报道,腹部切口裂开发生率在0.2%~0.3%,多数报道<1%[1].统计从1984~1992年腹部手术3720例,切口裂开22例,占同期手术的0.59%.
作者:李楠;李振平;杜栓海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小儿秋季腹泻是由克轮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肠道感染性疾病,集中发生在8月中旬到11月中旬,以9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多发生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占半数,临床表现为起病急,稀水样便为主,夹有粘液,不腥臭,常伴有呕吐,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对小儿健康威胁很大.儿科自1991~1994年,共收治腹泻患儿150例,经过及时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赵景喜;于桂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典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下称甲亢)常有高代谢症群,甲状腺肿大,眼症,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甲亢症状多样,不典型甲亢并不少见,甲亢病人发生甲亢性心脏病占10%以上[1],而在中老年甲亢病人可达40%~50%[2,3],若以心脏疾病症状为首发症状而甲亢表现不明显则极易误诊为其他心脏疾病,笔者收集国内近年文献发表甲亢误诊病例497例,本文就误诊为其他心脏疾病142例(占28.5%)加以分析.
作者:吕建中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现就我院近2年来诊治的泌尿系感染患者20例谈些体会.1临床资料本组资料女性13例,男性7例.其中糖尿病患者8例,长期用糖皮质激素者2例,新婚女性2例,年龄25~82岁,平均年龄48岁.20例患者均有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或腰部疼痛,16例伴中度以上发热,尿常规检查:红细胞0至满视野不等,白细胞≥5/MP,脓细胞0~20/HP,有6例行尿培养及药敏检查,其中大肠杆菌(包括其多种血清分型)感染3例,沙雷氏菌1例,白色念球菌1例,变形杆菌1例,尿菌培养均>105CFv/mL.
作者:张丽;转爱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鳃裂囊肿属于鳃裂畸形之一种.第二鳃裂囊肿常位颈上部,大多在舌骨水平,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附近,继发感染后,可骤然增大,伴疼痛,并放射至腮腺区.我科遇一患者鳃裂囊肿继发感染误诊为颈部化脓性淋巴结炎,现报告如下.
作者:尚文静;赵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习惯性便秘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大便干结常致肛裂而出现大便带血或腹痛不适.笔者用西沙比利口服结合中药外用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30例,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孙德宏;黄术胜;李文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磁疗使局部血液循环旺盛,促进渗出物的吸收,有关消炎、消肿和止痛作用国内屡有报道.根据磁疗这些作用,我们应用交变磁场治疗深部囊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樊彦玲;李振水 刊期: 199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