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综合方法治疗子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颜琼程

关键词:应用, 综合方法, 治疗, 子宫颈糜烂, 宫颈癌, 已婚妇女, 效果满意, 高危因素, 癌发病率, 低宫颈, 防治, 措施
摘要:已婚妇女中约半数以上患子宫颈糜烂,该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积极防治宫颈糜烂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子宫颈糜烂15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临床症状与预后关系的分析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死亡率高,预后差.近2年我科经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病人共126例,现将非手术治疗中临床症状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张秀玺;赵金营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联合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衰46例临床观察

    1996年4月~1998年6月,我院以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川芎嗪疗联用,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4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健全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小儿药物性腹泻32例分析

    由药物引起的腹泻称药物性腹泻,文献较少报道,但在儿科临床上并非少见,易导致误诊.笔者就近5年来收治的确诊为小儿药物性腹泻32例进行如下分析.

    作者:陈淑萍;朱玲玲;顾大福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坤月宁治疗痛经及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本文报道应用坤月宁治疗痛经及经前期综合征(PMS)68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2.1%,38例PMS患者治疗后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动物实验证明:该方能明显缓解大鼠子宫收缩,抑制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拮抗灭吐灵所致小鼠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升高,具有明显止痛及调节内分泌作用.

    作者:黄玲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的分型及分期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主要导致青少、壮年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征,临床以贫血、出血、感染及全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病死率较高,治疗难度较大,因而成为公认的疑难病症之一.我院通过对1137例再障患者的治疗,对中医治疗再障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再障病人分为三种类型,采用5期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郝相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膝胸卧位加中药矫治臀位的体会

    我科于1992年至今采用膝胸卧位加中药矫治臀位110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1一般资料此110例孕妇均为妊娠30~34周经过B超证实为单臀位,骨盆大小正常,子宫无畸形,孕妇无严重并发症,而且要求能追踪到分娩的初产妇.

    作者:张金台;刘秀芬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肝切除术后顽固性呕吐的中西医护理体会

    应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确切,已被临床上广泛采用,但由于此类病人常是再次的胆道手术病人,因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我所曾收治了1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行左半肝切除术后出现顽固性呕吐长达19天,经医护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治疗护理措施,终获较好疗效,现将治疗护理过程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樊俭;杨煜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口腔颌面肿瘤病人留置胃管定位的探讨

    插胃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是一项常规的基础操作.留置胃管定位的深度决定于胃管是否能保留需要的天数,临床上留置胃管过深易使胃管盘曲在胃内,增加胃粘膜的损伤;留置过浅鼻饲食物时,食物易反流于口内而污染口内伤口.自1995年1月~1997年2月笔者对术前插胃管的病人进行观察,现将结果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何秀珍;周振山;邢军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绝育术后卵巢囊肿合并陈旧性宫外孕1例

    1病例报告患者,39岁,8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痛,排尿及咳嗽时加重.B超发现子宫左侧有一4.5cm×3.5cm边缘整齐的无回声团块,诊为左侧卵巢囊肿,经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减轻.2天前又出现左下腹痛,伴心慌、恶心及下坠感,数小时前症状进一步加重.查左下腹触及一肿物,压痛明显,阴道检查无出血,子宫正常,子宫左后可触及一肿物,如孕8周,光滑质中,活动差.

    作者:周志强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笔者于1995年2月~1996年5月,对住院79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三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发现中西药结合组疗效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健;吴艳霞;丁洪涛;罗兵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学习护理心理学点滴体会

    护理心理学是一门新的科学,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应用科学,是研究护理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研究对象主要是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以及护理者本身的心理品质和心理活动特点,其中以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动为重点.

    作者:谭淑平;李艳玲;朱丽娟;孙艳荣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30例

    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文病例为我院1994年1月~1996年2月入院的患儿,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气促或呼吸困难、肺部有较固定的中细罗音.对同期入院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3月~5岁,平均发病3.5天就诊;对照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2月~5岁,平均发病3.2天就诊.二组就诊时间经年龄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

    作者:郭兴芦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萘普生治疗小儿高热80例临床体会

    本文报道采用萘普生治疗小儿高热与复方氨基比林的退热疗效观察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患儿,男49例,女31例,年龄为1~13岁.萘普生是一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解热作用约为阿司匹林的22倍,为一种高效低毒性消炎、镇痛、解热药.

    作者:左冬生;张健;孙旭哲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芫花引产宫缩过强3例处理体会

    芫花引产是中期引产的方法之一,但由于芫花易引起宫缩过强,而且中期引产时的子宫收缩以体部收缩作用明显而宫颈扩张相对缓慢易引起宫颈撕伤或从后穹窿排出.我院遇3例中早期引产宫缩过强者,经处理均顺利分娩.

    作者:张占京;何奕;左增书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甘露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脑水肿的影响

    采用肾性高血压大鼠脑内注射胶原酶加肝素诱发脑出血造成出血性脑水肿,观察甘露醇对出血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脑水肿的影响.结果显示甘露醇不能控制大鼠脑出血后48小时之内脑水肿增高的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甘露醇仍可一定程度地减轻脑水肿.未发现有甘露醇增高脑水含量的现象.提示甘露醇仍不失为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性脑水肿的有效药物.

    作者:陈根成;刘茂才;黄培新;黄燕;陈伯钧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克毒转阴冲剂对乙肝血清标志物的影响

    我院自1997年上半年以来,采用自制克毒转阴冲剂,对HBeAg及HBV-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进行了治疗,现将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王保才;刘晓平;郭明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抢救急性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

    急性颅脑损伤(包括脑震荡、颅骨折、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干损伤以及合并其它部位的复合外伤等),往往发病急重,病情多变,是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观察处理不当,可贻误生命.我院急诊科1993~1997年共抢救颅脑损伤(ACTT)540例,在抢救工作中总结了一定的经验,现回顾如下.

    作者:杨旭萍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1例结甲继发甲亢并发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甲亢患者在基础代谢率高亢的情况下,手术危险性很大,而并发糖尿病(DM)其危险性就更大,会出现心、脑、肾的并发症,因此完善而充分的术前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在护理上,应加强术前的心理护理,并监测各项指标,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作者:潘秀英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狄波-普维拉长效避孕针临床应用观察

    狄波-普维拉针剂(醋酸甲羟孕酮,DMPA)具有高效、安全、简便等优点.我科自1996年10月~1998年3月共48例妇女应用此法避孕,现将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侯建香;田丽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小儿高热惊厥并发症的护理

    1995年以来,我院共收治164例高热惊厥患儿,现将该组息儿惊厥中所发生的并发症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李海萍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