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拥军;徐勇
目的 研究三叶木通F17R图谱的鉴别方法.方法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仪,分别测定不同产地的三叶木通生药材的红外吸收图谱.结果 KBr直接压片法测定所得的图谱,在1737~1032 cm-1间不同产地三叶木通的红外吸收峰的峰值、峰位、峰形和峰强等存在一定差异,可作为三叶木通的鉴别依据.结论 本方法 快速、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为三叶木通生药鉴定提供红外光谱的鉴别指标.
作者:彭新生;周艳芳;崔红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寻求新的针灸治疗工具和针灸方法.方法 采用650~660 nm半导体激光与10.6 μm CO2红外激光耦合成复合激光针灸,加上置有负离子无烟艾素的可控式红外电热装置,组合成无烟无创痛针灸治疗仪,并在社区医院和美容院进行应用研究.结果 复合激光针灸具有激光针灸穿透的针刺样光针作用,又有激光产热的温热光灸效果;负离子艾素在可控式红外电热装置作用下,使艾素在燃点以下无明火电子蒸馏,既可产生物理的温热效应,又可产生艾挥发油作用的化学效应;由托玛琳等复合成分研制而成的负离子艾素,燃烧时产生大量的负离子,可减少有害气体和净化环境.结论 新型无烟无创痛针灸治疗仪克服了传统针灸疼痛、断针、出血、感染、传染以及烟熏、气味、烧伤、起泡等不足,保留、加强了针灸的治疗、保健、养生、美容功效.
作者:许浒;汪志新;沈雪勇;陈君政;姚鼎山;张景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血塞通与常规西药方案联用对稳定犁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静脉输注硝酸酯类药物、心肌营养药物及口服降压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塞通200 mg/a,10 d为1疗程.结果 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7%,对照组为80.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塞通与常规西药方案联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李艳娜;梁秀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采用先清肠、后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 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药抗生素保留灌肠法.两组均用药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为4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西药保留灌肠.
作者:孙华;王俊荣;杨晓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在日本,针灸、按摩不属于医疗行为,而属于医疗近似行为,明治以来与汉方医学一起受到很大冲击.本文对日本针灸按摩业的沿革发展、学会组织及教育现状进行了归纳.
作者:高荣慧;文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本文旨在通过探讨<黄帝内经>关于人的基本观点和对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经典论述包含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发现人的自我实现的本质是人在不同层次上的感知控制体的活动,可分为认知评价、概念自我评价、机体直接评价.概念自我评价和机体直接评价到10岁发展完成,认知评价在10岁以后继续发展.所形成的概念自我评价与机体直接评价之间不一致导致各种心理困扰.弱化概念自我评价反应,强化机体直接评价反应,使二者恢复或保持一致的治疗原理和方法 是咨谈式心理治疗的普遍原则.具体过程由建立治疗关系,治疗动作,验证治疗效果3个操作过程来完成.
作者:郭建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抑郁汤合并马普替林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以马普替林为对照组,应用HAMD、HAMA、TESS量表,在治疗前后1、2、4、6周进行疗效及副反应评定.结果 抑郁汤痊愈率(63.6%)高于马普替林(45.5%),但无显著的差异(x2=0.825,P>0.05),其显效率(81.8%)与马普替林(77.3%)相近.结论 抑郁汤抗抑郁疗效肯定,副作用少.
作者:周广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方法 观察不同剂量的银杏达莫注射液对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变化的影响,初步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的治疗机理.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33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NSE含量,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颅脑损伤患者的NSE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银杏达莫注射液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NSE含量,并呈剂量依赖性,中、高剂量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NSE含量可能是其治疗机理之一.
作者:马拥军;徐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大黄素的药理学作用广泛,主要包括抗肿瘤、抗炎、抑制细胞增殖和胰酶分泌,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及纤维蛋白溶解,加速伤口愈合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大黄素抗肿瘤的研究进展,旨在全面认识其抗肿瘤的机制.
作者:王春光;刘北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外台秘要方>中的美容方剂中大量应用了仁类药,本文就该书中仁类药在美容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任庆丽;吴景东;王海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温针灸治疗风寒型肩周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风寒型肩周炎的患者,观察温针灸对总体疗效、疼痛、活动范围等临床指标的影响.结果 温针灸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结论 温针灸是临床上治疗风寒型肩周炎较有优势的方法 之一.
作者:王平;郑常军;孙巧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部分中医证型与Hp感染、胃黏膜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相关性,从基因分子水平揭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候的实质,初步建立慢性浅表性胃炎证候分子水平的辨证指标体系.方法 电子胃镜下取胃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慢性浅表性胃炎不同证型胃窦黏膜组织Hp感染及凋亡基因Fas、bcl-2的表达情况,并设10名正常成人为对照组,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脾胃湿热组、肝胃不和组的Hp阳性率分别为52%、22%,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0.05).脾胃湿热组、肝胃不和组的bel-2表达率分别为76%和24.2%,前者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脾胃湿热组Fas表达率46%,与肝胃不和组(70.7%)、对照组(70%)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肝胃不和组、脾胃湿热组的凋亡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与肝胃不和型相比,脾胃湿热型Hp、bel-2呈较高的表达率,Fas呈较低表达率.Hp、bcl-2表达率越高,诊断脾胃湿热型的可能性越大、诊断为肝胃不和型的可能性越小;Fas表达率越高,诊断脾胃湿热型的可能性越小、诊断肝胃不和型的可能性越大.Hp、bel-2和Fas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辨证分型可能有价值.
作者:张玉峰;高希言;党中勤;李鲜;牛学恩;余绍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从数字化的内容和形式对中国大陆的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工作进行了归类总结,并简要介绍了几项重要成果,提出了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作者:彭莉;范为宇;裘俭;郎彩茹;符永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13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复发性13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左旋咪唑45mg/次·d-1,服2d停5 d;维生素C100mg/d.治疗组除采用上述治疗外口服黄连解毒汤并局部外用双黄散.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和83.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良效.
作者:孙予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常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生素控制感染、止咳、社痰、平喘等对症治疗;治疗1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0.2 g静滴,1次/d,连用14 d;治疗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刺五加注射液100 ml静滴,1次/d,连用14 d.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两治疗组的血气分析结果改善明显,两治疗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变(P均<0.05),两治疗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临床疗效两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两治疗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阿魏酸钠、刺五加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有明显的干预治疗作用;二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二者之间未见明显差异.
作者:李玉强;韩秀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药糖耐康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血清及脂肪组织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 以发病周龄的KKAy小鼠为研究对象,加高脂饲料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经灌胃精耐康8周后,血糖仪试纸法测空腹血糖(FBG),ELISA法测血清及脂肪组织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 糖耐康能很好地降低血清及脂肪的IL-6和TNF-α水平(P均<0.05),高低剂量疗效相近.结论 糖耐康可降低KKAy小鼠血清和脂肪细胞的IL-6和TNF-α水平;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作者:贾淑明;文萍;刘铜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甲状腺癌多发于女性,可见任何年龄段.多数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甲状腺癌治疗方法 有手术、放射和药物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手段.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往往需要辅以其他治疗来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传统中医药治疗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的康复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彬;高雅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自拟补肾祛淤汤治疗上环后经期延长的治疗效果.方法 64例上环后经期延长的妇女口服自理的补肾祛瘀汤3个月经周期与27例口服宫血宁片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补肾祛瘀汤治疗上环后经期延长有良效.
作者:习长青;杜华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艾灸百会、四神聪治疗失眠的l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三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 ,将276例失眠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艾灸百会、四神聪和艾灸足三里,观察灸后疗效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的改善.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匹茨馒睡眠质量指数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艾灸百会、四神聪治疗失眠较其他穴位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璞璘;任珊;马巧琳;王俊伏;刘佃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据报道,部分患者服用煎煮的汤剂后,出现阿托品样中毒如面红、口干、心悸、眩晕、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尿潴留等的报道.处方中并无毒性中药,经详细排查,发现大多由于中药材中混入了形状相似的有毒伪品所致.
作者:许秀龙;徐桂萍;刘新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