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风肖
目的 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中体素内非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模型分析常见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影像特征,为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影像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行3.0T MRI多b值DWI检查且经外科病理证实的49例RCC患者,比较常见RCC亚型的表现扩散系数(ADC)值和IVIM各参数值的差异.结果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clear cell RCC,ccRCC)和嫌色性肾细胞癌(chromophobe RCC,chRCC)的ADC值、假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与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CC,pRC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组织扩散系数(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cRCC和chRCC的相关各参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RCC和chRCC都是富血供病变,其实性部分的ADC值及IVIM各参数值异无统计学意义;pRCC的ADC值、D*值和f值均低于ccRCC和chRCC;常见3种RCCs的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楚坤义;郑园园;张辉;冯平勇;贺艾;邹语嫣;左玉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由于发病原因不明,目前缺乏病因治疗.达标控制(目标治疗)是当前RA治疗的主要策略.长期维持缓解这一治疗目标对于防止关节功能残疾非常重要.达标控制的策略与方法包括早期治疗、联合治疗、靶向治疗、个体化治疗、时间治疗及中药治疗等.
作者:李振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3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34例,选择性别、年龄、吸烟状况、功能状态(PS)评分、病理类型、临床分期6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其结果显示:PS评分的相对危险度是1.980(95%CI=1.482~2.646,P<0.05),吸烟状况的相对危险度是1.355(95%CI=1.029~1.784,P<0.05),提示PS评分及吸烟状况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有影响.针对上述两个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COX分析显示:PS评分的相对危险度是2.085(95%CI=1.555~2.796,P<0.05),吸烟状况的相对危险度是1.464(95%CI=1.109~1.934,P<0.05),提示PS评分、吸烟状况是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PS评分、吸烟状况是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曲卓慧;王跃辉;龚晶;刘云鹏;曲秀娟;秦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Wnt信号通路抑制剂XAV939对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XAV939、顺铂分别作用及联合用药时H446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并探索产生佳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药物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XAV939对H446细胞凋亡情况.结果Wnt信号通路抑制剂XAV939抑制H446细胞生长并呈水平依赖性(P<0.01),顺铂抑制H446细胞生长呈水平和时间依赖性(P<0.01).两药联合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更明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随着XAV939水平增加,H446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结论 XAV939 通过抑制 Wnt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抑制人小细胞肺癌 H446 细胞的生长,这为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郭文选;朱瀛谦;沈方臻;王晓妮;潘飞;陈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IgG4相关性疾病(IgG4 related disease,IgG4-RD)是一类病因不明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IgG4-RD临床谱广泛,常累及全身多部位腺体、腹膜后组织、肾脏、垂体及淋巴结.IgG4-RD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受累器官肿胀、纤维化和硬化,血清IgG4水平明显升高,受累组织和器官中大量淋巴细胞和IgG4阳性的浆细胞浸润.IgG4-RD的确诊主要依赖组织病理学活检,该疾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为: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组织席纹状纤维化和硬化以及闭塞性静脉炎.糖皮质激素是诱导缓解的首选药物,有些患者需要联合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
作者:高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代谢和内分泌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62例PCOS合并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拉鲁肽(1.2~1.8 mg/d)和二甲双胍0.5 g/d,治疗12周.评估治疗前后各项代谢指标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体质量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改善(P<0.05),利拉鲁肽组治疗后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后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改善PCOS合并T2DM患者的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并有助于改善高雄激素血症.
作者:高丽华;张彩兰;刘旭阳;李静;刘佳;钟成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肿瘤标记物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在临床应用广泛,CA19-9用于胰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CEA在胃肠肿瘤、肺癌、胰腺癌、乳腺癌以及甲状腺癌有过度表达.但近些年的研究也发现,在一些非肿瘤性疾病中CA19-9和CEA水平也会升高.其中糖尿病与CA19-9的相关性较早引起关注并进行多项临床研究,多数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CA19-9水平升高,且与血糖控制水平相关.也有研究发现CA19-9水平与胰岛功能或胰岛素抵抗相关.CEA与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的相关性在近期研究中也有报道.本文对目前国内外糖尿病与CA19-9和CEA相关性的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对各项研究的特点及结果进行分析,以期对以后该方向的研究提供帮助.
作者:尚晓静;宋春青;邵海琳;杜晓明;徐东红;王晓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两种镇静镇痛方案(咪达唑仑、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诊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90例,均行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95例患儿应用咪达唑仑镇静镇痛为M组,95例患儿应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为M+F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镇静后,两组患儿镇静程度(Ramsay)评分均在合理的镇静范围.M+F组患儿镇静后2、4、6、8、10、12小时Ramsay评分更接近理想的镇静终点,与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PAED评分均显著降低.随着镇静时间的延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评分降低幅度越明显.M+F组患儿镇静后2、4、6、8、10、12小时PAED评分明显低于M组(P<0.01).M+F组患儿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准确完成指令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M组(P<0.01).M+F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M组(P<0.01).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可明显缓解患儿的疼痛,发挥良好的镇静作用,减轻躁动,还能缩短苏醒时间和治疗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冬梅;田庆玲;张双;张润春;宋鹏;张晴;冯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以口干眼干为特征,并常伴有腺体外的器官受累.目前对于SS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局部治疗以替代治疗为主,当有重要脏器受累时则需要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随着生物制剂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上获得极大成功,以B细胞清除为主的靶向治疗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治疗SS,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应用前景.本文将重点回顾SS规范化治疗现状和近年来在治疗学上取得的进展,以期能够指导SS治疗的临床实践.
作者:张风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骨骼和肌腱附着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随着对AS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AS诊断和治疗进展迅速.传统治疗药物的规范化治疗、新型治疗药物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的出现,正在改写AS药物治疗历史.早期、足量、规律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是迅速抑制炎症、延缓新骨形成和影像学进展的重要方法.新型生物制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文琼芳;黄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狼疮性肾炎(LN)的治疗近年来有了很大的进展,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分别推出了LN治疗的推荐指南,为临床LN治疗提供了依据.2013年至今,关于LN治疗的临床试验结果层出不穷,不断的改变着人们对LN治疗的认识.本文将通过对这两个经典指南的解读及对近期新进展的归纳,为LN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支持.
作者:王立;李梦涛;张烜;曾小峰;张文;张奉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60例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观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灌注液吸收对术后pH值、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电解质等的影响,研究表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由于灌注液吸收,术后pH、HGB、HCT、血清电解质等会有不同程度变化,因此在进行该类手术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小灌注液压力和灌注液量,监测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的变化,预防肺水肿、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作者:廖飞;陈静宜;朱雁鸿;陈粤丽;和春燕;张帅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甲襞微循环检查是一种无创、直观、量化、便于随访的方法,可以良好显示微血管损伤情况,近几年来逐渐受到风湿科医生的重视.甲襞微循环可作为系统性硬化病早期诊断的依据,且与患者的指端溃疡、肺脏受累等密切相关.在炎性肌病、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自身免疫病中亦可见相应甲襞微循环改变.
作者:孙琳;刘湘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治疗效果,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对于该疗效的评价价值.方法 连续选取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3例,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以分层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患者分为高频刺激组(24例),低频刺激组(24例),假刺激组(25例).前2组分别接受rTMS高频刺激和低频刺激治疗,分别在入组时和治疗4周后给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检查,假刺激组给予和高频刺激组相同频率的声音,但是没有磁刺激,并在治疗4周后给予1 H-MRS检查,对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治疗后,高频刺激组HAMD评分(13.5±1.6)分和低频刺激组(13.1±1.7)分降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与假刺激组(16.3±1.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假刺激组HAMD评分改善不显著.②治疗后,3组患者之间双侧额叶、丘脑和海马的Cho/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高频和低频刺激均能改善PSD患者抑郁状况,未发现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作者:周丽华;田青;陈勋;周倩;叶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生物制剂是一种选择性针对参与免疫反应或炎症过程的分子或以受体为靶目标的单克隆抗体或天然抑制分子的重组产物.生物制剂种类繁多,主要针对细胞因子,B细胞和共刺激信号分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抗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单克隆抗体和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等多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生物制剂的使用应关注其安全性,用药前进行结核筛查,除外活动性感染和肿瘤.生物制剂的减停药问题有待探讨.
作者:靳洪涛;高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运用四步按摩法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纳入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患者36例,按照治疗手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按摩手法,研究组采用四步按摩法,均配合尿激酶持续静脉泵入溶栓,对比两组溶栓治疗的成功率、透析血流量、治疗时间及血肿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再通率高于对照组,透析血流量大于对照组,而研究组治疗时间、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血液透析患者,经四步手法按摩联合药物溶栓治疗成功率高,再通快,血肿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鲁华;霍鹏飞;刘倩;刘静;郭更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由自身免疫介导的,以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迁延反复,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随着对SLE认识的逐步深入,国内外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在不断完善和提高,SLE患者的预后显著改善.本文对SLE的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SLE疾病监测、管理水平及改善预后.
作者:何晶晶;乔永霞;王艳茹;刘爱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分级的脑神经胶质瘤患者瘤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CE)表达及其对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48例脑神经胶质瘤组织和22例正常脑组织ACE mRNA和ACE蛋白表达水平.神经胶质瘤分级:Ⅰ级8例;Ⅱ级18例;Ⅲ级16例;Ⅳ级6例.结果 脑神经胶质瘤组织中ACE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在Ⅲ~Ⅳ级患者的脑神经胶质瘤组织中ACE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Ⅰ~Ⅱ级患者(P<0.05).结论 ACE在脑神经胶质瘤患者的瘤组织中呈高表达,与临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提示其对脑神经胶质瘤患者的预后评估有参考价值.
作者:李进;孙杰;赵楠;吴钧;刘俊;马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多种结缔组织病(CTD)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ILD在不同CTD中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及影像学特征各异,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CTD-ILD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就近年来CTD-ILD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介绍.
作者:李娜;张彦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1 什么是胰岛素?胰岛素是人体胰岛β细胞分泌的、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对身体的营养物质代谢有重要影响.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可以帮助维持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而外源性注射胰岛素则可以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是迄今为止降糖效果强的药物.此外,胰岛素还能促进脂肪和蛋白质合成和储存,抑制蛋白质分解.
作者:李玉坤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