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星华;钟树奇;王学文;杨延斌;汪亮
目的:了解济南地区女性妊娠各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建立妊娠各期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932名济南地区健康女性妊娠各期及非妊娠期血清中TSH、FT3、FT4的水平,观察其变化情况,建立妊娠各期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参考区间.结果:妊娠各期甲状腺激素生物参考区间用中位数(M)以及双侧限值M (P25~P975)表示,妊娠期TSH生物参考区间均低于非妊娠期,妊娠早期1.35 (0.24~3.94) uIU/L,妊娠中期1.76 (0.22~4.71) uIU/L,妊娠晚期2.17 (0.61~5.04) uIU/L,妊娠早、中、晚期两两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妊娠晚期与非妊娠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妊娠期FT3生物参考区间均低于非妊娠期,妊娠早期4.63 (3.47~5.85) pmol/L,妊娠中期4.41 (3.56~5.64) pmol/L,妊娠晚期4.17 (3.25~5.28) pmol/L,妊娠早、中、晚期及非妊娠期两两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妊娠期FT4生物参考区间均低于非妊娠期,妊娠早期15.07 (10.46~20.77) pmol/L,妊娠中期13.82 (9.21~18.54) pmol/L,妊娠晚期11.92 (9.77~16.72) pmol/L,妊娠早、中、晚期两两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妊娠早期与非妊娠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各期与非妊娠妇女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建立本地区健康女性妊娠各期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参考区间对诊断、治疗妊娠期甲状腺疾病以及相关研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苗;陈翰祥;张晓宁;逯素梅;李焱;马万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医学研究生是国家高素质、创造性医学人才的后备军,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对完善医学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围绕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素质培养进行探索和实践,探讨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从应用科研实例,培养独立探索能力,在课题设计中塑造科研思维,交流分享课题设计思路,深度内化设计理念,以及课题设计成果展示,交流分享设计理念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为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提供新的培养模式.
作者:欧超;杨春;黄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评估消化道肿瘤化疗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消化道肿瘤患者160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根据肿瘤类型分为结肠癌组、直肠癌组、胃癌组、肝癌组,各40例;并选取同期于我院就诊的健康人1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NLR、PLR值,并对比结肠癌、直肠癌、胃癌、肝癌四组间化疗前后的NLR、PLR值.结果:观察组的NLR、PLR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肠癌、直肠癌、胃癌、肝癌四组患者化疗后的NLR、PLR值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低NLP组生存时间(56.72±2.33)月显著长于高NLP组生存时间(37.23±1.92)月(P<0.05);低PLR组生存时间(53.87±2.16)月显著长于高PLR组生存时间(33.87±1.75)月(P<0.05).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知,NLR、PLR、年龄、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是消化道肿瘤患者总体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LR、NLR水平升高与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生存期缩短具有相关性.结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预后生存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消化道肿瘤患者临床诊疗、病情评估以及预后预测的指标.
作者:谭锦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铁剂治疗方法对缺铁性贫血患者血小板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7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列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骨髓穿刺被确诊.另选择30例同期在我医院体检的健康人,将其列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血小板水平以及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小板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水平(319.69±68.17)×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231.38±52.47)×109/L,差异明显(t=42.361,P< 0.05);在经过铁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251.64±59.79)×109/L明显低于治疗前(319.69±68.17)×109/L,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小板水平要比健康人高,采用铁剂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值.
作者:龚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特点.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1月期间收诊的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资料,观察各项检查情况,并采用被动凝集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IgM).结果:1.血常规:80例患儿中,9例(11.25%)白细胞计数<4.0×109/L,42例(52.5%)为(4.0~10.0)×109/L,29例(36.25%) >10.0×109/L;18例(22.5%)血小板计数<100×109/L,62例(77.5%)≥100×109/L;34例(42.5%) C-反应蛋白>10mg/L;41例(51.25%)血沉>20mm/第1h末.2.痰液培养:31例(38.75%)支原体阳性,19例(23.75%)肺炎链球菌阳性,17例(21.25%)肺炎克雷伯菌阳性,13例(16.25%)阴沟肠杆菌阳性.3.尿常规,7例(8.75%)尿蛋白,18例(22.5%)潜血阳性,55例(68.75%)正常.4.被动凝集法检查,34例(42.5%) MP-IgM呈阳性,其中11例(32.4%)支气管肺炎,4例(11.7%)上呼吸道感染,12例(35.3%)急性支气管炎,7例(20.6%)支气管哮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36例(45%) MP-IgM阳性,其中12例(33.3%)支气管肺炎,6例(16.7%)上呼吸道感染,10例(27.7%)急性支气管炎,8例(22.3%)支气管哮喘.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经临床检验,分析检查结果,无明显的特异性,较难明确诊断.对此,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需综合各方面检查,分析病情,辅助临床诊断,提高诊断效率.
作者:温碧艳;丁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从肿瘤病灶脱落并进入血液循环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虽然在癌症患者外周血中十分稀少,但人们为实现通过外周血帮助肿瘤的诊断和分型,一直在不断探索更为高效的CTC灵敏快速分离方法.包括传统的基于CTC物理性质的密度梯度离心、电泳等方法,基于CTC生物特性的免疫亲和分离方法,以及结合纳米技术对CTC进行分离等.此外,CTC外泌体表达肿瘤特异性蛋白,含有肿瘤特异性的microRNA(miRNA),基于CTC外泌体的分离对肿瘤的诊断和分型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艾卉;宋永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泡桐花、乌梅联合在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方法:采用钢管法和试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乌梅水煎剂1~5g/ml;泡桐花水煎剂1-5g/ml以及两种水煎剂同比例,同浓度混合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度,小抑菌浓度(MIC)和小杀菌浓度(MBC)的研究.结果:乌梅和泡桐两种中药在1~5g/mL浓度中随着浓度的增长,抑菌环也增大.乌梅的抑菌效果比泡桐花强,泡桐1~2g/ml表现为耐药,3~5g/mL表现为中度敏感;乌梅1~2g/mL表现为中度敏感,3-5g/mL表现为高度敏感.11混合药液的效果介于乌梅和泡桐之间.1~4g/mL1∶1混合药液表现为敏感,5g/mL1∶1混合药液表现为高度敏感.结论: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单药乌梅抑菌效果较泡桐花较强.
作者:冯浩然;席佳;韩远航;鲁祎楠;何梓箐;牛美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学之间的差异及其优缺点.方法:对2017年在泉州市第一医院就诊的837例疑似结核的患者进行γ-干扰素体外释放实验(TB-IGRA),结核杆菌培养以及抗酸染色涂片三种实验室检测,比较各方法的诊断效能,同时分析在TB-IGRA不同的实验结果下,结核杆菌培养和抗酸染色涂片检出率,并对TB-IGRA和结核杆菌培养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γ-干扰素的含量越高,结核杆菌培养和抗酸染色涂片检出率越高.联合检测TB-IGRA和结核杆菌培养时,对肺结核患者和非肺结核患者检测结果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这三种结核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各有其优缺点,综合考虑TB-IGRA在实验时间及排除诊断上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做为一种辅助诊断肺结核的有力手段.
作者:吴卉卉;陈清林;骆时木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脂分析指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病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酶法和比浊法测定50例CHD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 (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的水平,以50例体检健康人群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HD组TG、Lp(a)结果高于对照组,TC、HDL-C、ApoA1结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ApoB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血脂指标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定期检测、积极控制血脂水平对于预防CHD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成;陈自武;汪锐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50例严重感染患者以及50例普通感染患者,另外随机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视作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PCT水平为(32.16±5.48) μg/L,APACHE-Ⅱ评分结果为(12.05±3.69)分,对照组分别为(0.35±0.06)μg/L、0分,P< 0.05;观察组中普通感染患者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7.54±6.02)μg/L、(3.22±1.92)分,严重感染患者分别为(69.99±13.5)μg/L、(24.55±6.37)分,P<0.05;观察组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接受治疗后PCT测定结果为(5.82±2.48)μg/L,治疗前PCT水平(32.16±5.48)μg/L,P<0.05.结论:呼吸系统感染越严重,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越高,通过测定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能够评估临床治疗效果、预后,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李琼花;莫杰煜;陈春兰;罗潇;黎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本院神经内科科收治的135例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同期健康体检的120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sdLDL、MDA水平及SOD活性.同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脑梗死患者(观察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①观察组的sdLDL,MD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OD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颈动脉斑块组及cIMT增厚组sdLDL,MDA水平均高于cIMT非增厚组,并且颈动脉斑块组sdLDL,MDA水平高于cIMT增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组及cIMT增厚组SOD活性均低于cIMT非增厚组,并且颈动脉斑块组SOD活性低于cIMT增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相关性分析显示:cIMT值与血清sdLDL,MDA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23,0512,P< 0.05),与SOD活性呈负相关(r=-0523,P<0.05).血清sdLDL与MDA水平呈正相关(r=0.498,P<0.05),与SOD活性呈负相关(r=-0.423,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sdLDL,MDA水平升高,SOD活性降低;其cIMT值与血清sdLDL,MDA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23,0.512,P<0.05),与SOD活性呈负相关(r=-0.523,P<0.05).
作者:黎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分析,了解花都地区人群地中海贫血的等位基因类型、构成比及分布特征等情况.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及疑似地中海贫血的人群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采用单管多重跨越断裂点、Gap-PCR+导流杂交技术结合测序技术,对4314例受检者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在4314例受检者中经过地贫基因检测,确诊为地中海贫血者2308例,检出率为53.50%,其中检出α-地中海贫血1499例,占34.75%,检出β-地中海贫血733例,占16.99%,检出α 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76例,占1.76%.②共检出16种常见α-地中海贫血等位基因,占总检出量的99.66%;检出4种罕见型α-地中海贫血等位基因,分别是HK/αα、--THAI、α2:CD30 (GAG>CAG)、α1:IVS-Ⅱ-119-126(-CTCGGCCC>+G).共检出12种常见β-地中海贫血等位基因,占检出量的99.10%;检出5种罕见型β-地中海贫血等位基因,分别是HPFH、-88M、-90M、Int (G>A)M、CD87-CD93 (-CACTGAGTGAGCTGCACTG).在检出的罕见型地中海贫血等位基因中α 1:[IVS-Ⅱ-119-IVS-Ⅱ-126杂合突变(-CTCGGCCC>+G)和CD87-CD93 (-CACTGAGTGAGCTGCACTG),经查阅相关文献,未见报道.结论:本研究展示了花都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构成及分布情况,可为本地区开展地中海贫血遗传咨询和预防提供参考.
作者:鞠爱萍;林铿;刘淑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高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纳入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7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与疾病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颈动脉斑块厚度较对照组提高(t=17.220,12.452,P<0.05);其中不稳定斑块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其他两组(F=39.780,P<0.05);风痰瘀阻的高敏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90.91%,明显高于阴虚风动及气虚血瘀的阳性率57.69%、79.17%(P<0.05).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具有密切相关性,不仅能够准确诊断疾病,同时可评估疾病发生与发展,在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其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黄星华;钟树奇;王学文;杨延斌;汪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外周血游离DNA (cfDNA)的完整性及含量检测在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我院确诊并收治的胰腺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外周血中cfDNA的含量及完整性;比较不同临床资料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ffNA的含量及完整性;计算外周血cfDNA对胰腺癌的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胰腺癌外周血中cfDNA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完整性指数显著升高(P<0.05);不同性别、年龄、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的患者外周血cfDNA的含量和完整性指数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cfNA浓度32.15ng/ml作为截断进行诊断,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分别为92.64%、81.08%、90.50%、95.57%及71.43%.结论: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fDNA含量显著增加,完整性指数升高,且对于胰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丽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顾性分析入住我院ICU病房且行集束化ICU导管相关护理,且年龄≥60岁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往期按常规ICU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45例的年龄≥60岁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种护理干预行为对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影响.结果:观察组ICU导管使用率47.86%、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每千管发生率2.11‰及血培养送检率41.03%均低于对照组的57.94%、12.20%、88.8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可显著降低ICU导管使用率、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每千管发生率及血培养送检率.
作者:史少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Hippo信号通路,也称为Salvador/Warts/Hippo (SWH)通路,命名主要源于果蝇中的蛋白激酶Hippo (Hpo).Hippo信号通路是一条抑制细胞生长的通路.哺乳动物中,Hippo信号通路上游膜蛋白受体作为胞外生长抑制信号的感受器,一旦感受到胞外生长抑制信号,就会激活一系列激酶级联磷酸化反应,终磷酸化下游效应因子YAP和TAZ,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免疫功能的调节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对该通路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寻找治疗相关疾病新的靶点.
作者:郭争艳;陈洁;刘鹏;刘阔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该院2016~2017年度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为临床预防和诊疗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所有血培养标本阳性结果,按照CLSI2015标准,采用WHONET 5.6软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从2016~2017年血培养标本中共培养分离出病原菌39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02株(51.14%),革兰阳性球菌176株(44.56%),霍乱弧菌1株(0.25%),真菌16株(4.05%).病区分布前三名分别是肿瘤科81株(20.51%),重症监护室66株(16.71%)和肾病科66株(16.71%).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7.9%.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2.2%和32.1%.结论:血培养检出病原菌分布广泛,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略高于革兰阳性球菌,出现了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应引起临床的重视,避免耐药菌株的广泛传播.
作者:周意;赖沛炼;龙华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了解TP-ELISA在机会性筛查中的使用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本单位参加婚前医学检查和常规产前检查的两类人群进行回顾性分析,共20880份样本,通过TP-ELISA初步筛查,阳性样本通过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及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复核.结果:TP-ELISA的筛查阳性率为7.56‰ (158/20880),孕妇、婚检男性和婚检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阳性率8.33‰ (43/5162)、7.20‰(57/7915)和7.43‰(58/7803).158例筛查阳性样品中TPPA和RPR均呈阳性者占41.77%(66/158),TPPA阳性并且RPR阴性者占39.87% (63/158),两者均为阴性结果占18.35% (29/158),3组人群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 2=4.143,P=0.387).结论:TP-ELISA不能单独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作者:李雯;毛晓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皮质醇检测在顽固性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于我院精神科门诊确诊的28例顽固性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为实验组,选取同时间内我院职工健康体检的2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皮质醇水平,并测定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睡眠状况.结果:实验组清晨8点的血清皮质醇含量为(489.54±75.64) n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清晨皮质醇含量(327.39±60.31) nmol/L;实验组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入睡时间、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等7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PSQI评分的总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顽固性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体内皮质醇含量增高,且与患者睡眠质量呈正相关,具有临床参考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了解2017年山东千佛山医院临床细菌分离株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通过Bruker MALDI-TOF、Walkaway 96 plus或VITEK-2 Compact自动化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纸片扩散法、Walkaway 96 plus或VITEK-2 Compact自动化药敏系统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药敏按照2016年CLSIM100中规定的折点,使用WHONET 5.6软件分析数据.结果:2017年1月~12月共检出6511株临床分离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74.5%和25.5%.前五种病原体分别是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离率分别为25.5%和77.6%.没有检测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4.3%的屎肠球菌菌株对万古霉素耐药.分离出239株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科细菌,占所有肠杆菌科分离株的8.5%.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81.7%和83%.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4.2%和32.4%.结论:我院的多重耐药细菌形势严峻,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保持良好的细菌耐药性监测.
作者:马建萍;李晓凤;郝明巨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