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心电图参数对术后心肌再灌注水平的预测价值

葛兴;崔炜

关键词: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电描记术, 冠状血管造影术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心电图参数预测急诊PCI术后的心肌再灌注水平的价值,寻找能够尽早提示急诊PCI术后疗效的检测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行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发病时心电图的各项参数与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T)分级的相关程度,筛选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65例急诊PCI患者中,无复流患者17例,发生率为26.2%.比较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患者的术前心电图参数,ST段抬高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T段呈C型抬高者无复流发生率高(34.8%,16/46);而QRS记分、ST段抬高导联数目、ST段抬高总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型ST段抬高是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8.956,95%CI=1.189,67.456,P=0.033).结论 作为一项简明的心电图参数,C型ST段抬高可以预测急诊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有利于术前、术中预见性地采取防治该现象的措施.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主动脉壁内血肿致顽固性高血压1例

    主动脉壁内血肿(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AIH)是指没有内膜撕裂口的主动脉夹层,有很高的危险性和致死率.常表现为剧烈的游走性的疼痛,且多发生在有高血压的患者,而原来无高血压病史,AIH引起顽固性高血压者少见,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曹广运;谢瑞芹;刘凡;鲁静朝;杨秀春;崔炜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

    目的 通过组织多普勒Tei指数(TDI-Tei指数)评价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惠者的左心室功能.方法 将187例行冠状血管造影术或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严重病变(3支或左主干病变)组、对照组.根据疾病类型分为心肌梗死及缺血性心肌病组、心绞痛组、对照组.根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Ⅰ、Ⅱ、Ⅲ、Ⅳ级4组.结果 严重病变组患者的TDI-Tei指数高于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0.56±0.12 vs 0.39±0.05、0.42±0.06和0.45±0.10);严重病变组患者的射血分数(EF)低于对照组和单支病变组,(58.20±10.96)%vs(67.07±5.22)%和(64.19±7.85)%;双支病变组的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心房收缩期峰值速度(E/A)低于对照组(0.81±0.29 vs 1.21±0.24);严重病变组的舒张早期速度峰值/舒张晚期速度峰值(Em/Am)高于双支病变组(0.85±0.25 vs 0.69±0.23)(均P<0.05).入选患者的TDI-Tei指数与Gensini评分、心功能分级、冠心病类型呈正相关(r=0.563、0.420、0.484,均P<0.001).TDI-Tei指数≥0.48为截断值预测严重病变的敏感度为70.1%,特异度为77.1%.TDI-Tei指数预测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0.03),(95%CI=0.76~0.89,P<0.001),表明TDI-Tei指数对3支及左主干病变有中度预测价值.结论 TDI-Tei指数可以用来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并可用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作者:张志凌;朱天刚;边红;向小平;刘肆仁;陆锐;刘宇;王文君;李强;王雪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腰围身高比值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腹型肥胖指标腰围身高比值(WHtR)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117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以WHtR 0.50为切点分为A组(WHtR<0.50)42例和B组(WHtR≥0.50)75例,分析WHtR与IMT的关系.结果 B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IMT均高于A组,BMI 28.41±2.40 vs 21.20±2.60、腰围(95.92±8.71)mm vs(74.91±6.30)mm、HOMA-IR 1.67±0.65 vs0.85±0.70、IMT(0.89±0.10)mm vs(0.81±0.14)mm.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WHtR是IMT的独立危险因素[偏回归系数(β)=0.072.t=4.808,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HtR≥0.5者发生IMT增厚的危险是WHtR<0.5者的3.720倍(95%CI=1.391~9.948,Wold χ2值=6.854,P=0.009).结论 WHtR与IMT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IMT增厚的简便身体测量指标.

    作者:邵俊涛;于杰;王锐;娄东辉;陆强;马春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一些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报告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达38%[1].抑郁及与抑郁相关的症状不仅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更对其生理功能、并发症的发生、代谢调节及治疗等方面产生显著而复杂的不利影响[2-4].但临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及时诊治.本研究旨在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李社莉;李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胃黏膜相关淋巴瘤晚期治疗与随访6年1例

    患者,女,55岁.15年前患者感觉胃痛,口服氢氧化铝(胃舒平)可缓解.10年前胃病加重,常在夜晚发作,吃多种胃药效果都不理想.2000年5月吃火锅后疼痛加剧,服吗丁啉等多种胃痛药均不能缓解,此次发病以后只能吃流质饮食.

    作者:冉崇良;钱华;邓祥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孟鲁司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疾病,仅见于2岁以前,以咳嗽、喘憋为常见临床特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本病常见的病原.过敏体质患儿反复发作喘息有发生哮喘的可能.国内报道患儿中有1/3转变为儿童哮喘,认为RSV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发病机制相似[1].我们采用孟鲁司特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霞;崔淑杰;高心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不同学历层次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分析

    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compliance of patient with anti-hypertensioil tlaerapy,CPAT)是决定降压治疗是否有效达标的重要方面[1].影响CPAT的因素众多,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处在不同学历层次的高血压患者,由于自身知识背景、理解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会造成药物治疗依从性上的差别.对不同学历层次CPAT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将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王耀晟;周仪华;黄晓;鲍晓明;程晓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特大剂量阿托品抢救重度甲胺磷中毒成功1例

    患者,女,67岁,病史申诉者家属,因自服甲胺磷100 ml约2小时于2004年12月16日晨5时30分急诊收入院.查体:体温35℃,脉搏60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122/90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急重病容,意识不清,压眶反射消失.呈深昏迷状态,全身皮肤湿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1 mm,对光反射消失,口唇发绀,口角有分泌物溢出,可闻及大蒜臭味,双肺可闻及湿啰音,生理反射、浅反射均消失,病理征未引出.诊断为重度甲胺磷农药中毒.

    作者:吉什洛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比索洛尔对预防心房颤动复发及对心房重构的影响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控制心室率已成为心房颤动的一线治疗[1].近年来有研究证实,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与心脏结构、功能和电生理特性的变化及心脏重构有关[2].本研究旨在观察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在心房颤动转复后预防心房颤动复发、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性及对心房重构的影响.

    作者:李宏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肺炎患儿潮气流速容量曲线和呼吸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有关小婴儿肺炎肺功能的改变,国内报道不多,本研究对1~6个月肺炎患儿进行肺功能检测,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黄小力;文红霞;陆小霞;曹晓晓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对应导联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及临床意义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压低改变是一种常见现象,但其临床意义和发生原理目前仍存有分歧.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9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其他临床资料,旨在进一步评价下壁心肌梗死时是否伴有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及临床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国茹;郝玉明;李燕;刘晓英;胡喜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的肝功能损害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中、重度中毒常可起肝功能损害,我科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的肝功能损害3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茂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老年大脑大静脉畸形1例

    患者,男,73岁,因突发一过性意识不清,左上下肢活动不灵活1小时,于2008年12月18日入住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患者意识不清,摔倒,左上下肢活动不灵活活,约20分钟自行清醒,未诉头痛,无呕吐,无抽搐,左上下肢仍活动不灵.

    作者:巴晓红;刘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

    肝硬化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旦发生失代偿症状,5年生存率低于20.0%[1],常因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感染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医院感染影响原发病的治疗和预后,因此,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崔荣辉;王立芹;祁文涛;平东兰;薛志琴;黄艳;戴二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局部臭氧治疗糖尿病重度褥疮的疗效观察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受损,严重时常会导致疼痛和感染,影响患者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加重经济负担,是不良预后的指标之一.糖尿病患者合并褥疮治疗更为困难,我科近来局部应用臭氧治疗糖尿病重度褥疮,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作者:夏威;成巧梅;刘琳;文世林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肝吸虫相关胸腔积液4例并文献复习

    例1,男,2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伴胸痛2个月,于2007年3月14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咳嗽呈阵发性,白色黏液,伴胸痛、盗汗,体质量减轻5 kg,无发热、咯血、午后低热.有食生鱼片史.当地医院X线胸片和胸超声:右下肺感染;两侧胸腔积液.拟结核性胸膜炎抗结核治疗,病情无好转.

    作者:韦彩周;黄陆颖;曾莹晖;吕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结合蛋白3在食管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GFs)及其结合蛋白与肿瘤的关系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动物及细胞实验也证明IGFs是促肿瘤生长因子,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则表现出对肿瘤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IGFBP-3在多种肿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本研究通过对比22例食管癌患者和15例健康人以及14例化疗有效患者血清中IGF-1和IGFBP-3的含量,研究其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化疗疗效的关系.

    作者:王瑞;耿丽;王瑞林;王留兴;樊青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颈总动脉中膜厚度与脑梗死之间关系的研究

    近几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脑血管病的80%~85%,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地影响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许多研究表明,大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是由于颅外段动脉狭窄而不是颅内段动脉的直接狭窄造成的.

    作者:袁亮方;邱莹;张超;姜国晶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认识的新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多因性疾病,近年来,尽管AS的诊断与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人们对AS病因学方面的认识仍然不足.既往和晚近提出的AS发病学说,如血栓形成学说、脂质浸润学说、单克隆学说、损伤反应学说、剪切应力学说、同型半胱氨酸学说、精氨酸学说、内皮功能紊乱学说、氧化应激学说等都不足以完全解释AS的发病基础.

    作者:李俊涛;王高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免疫功能的变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导致肺心病.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为稳定期;如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伴发热称为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多为感染所致,可导致呼吸衰竭(RF)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作者:赵立敏;郭新宇;孙武装;史苏芹;王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