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娟;沈莉
脑部寄生虫病临床表现多样,起病隐匿,临床上易漏诊及误诊.为进一步了解该病临床特点及发病情况,笔者通过89例相关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总结其病情、诊疗、转归等情况,结果如下.
作者:谢慧群;葛军;曾小军;徐芸;彭珊珊;龚志红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是一个内源性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esis,NOS)抑制剂,它可通过抑制一氧化氮(NO)的产生,影响血管内皮功能[1].
作者:代慧;裴华颖;张昆 刊期: 2008年第15期
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软化.脑梗死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危险性随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1].
作者:姜鸿雁;杜志刚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患者,男,28岁,因活动后气喘胸闷一年余、加重5天入院.病程中见气喘憋闷,不能平卧,坐位时气喘憋闷症状减轻,腹胀纳差,尿量少.查体:体温36.7℃,呼吸32次/min,脉搏214次/min,血压100/70 mm Hg(1 mm Hg=0.133kPa);左肺第9肋以下呼吸音消失,右肺第5肋以下呼吸音消失;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214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膨隆,肝肋下约8 cm,剑下约6 cm,腹水征(+),双下肢不肿;舌质淡胖,苔滑,脉沉数.
作者:曹佑德;王朝亮;吴永全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是一类具有和某些基因上启动子区固定核苷酸序列结合而启动基因转录的功能性蛋白质,使某些控制细胞转化靶基因转录增强,并引发肿瘤[1-3].
作者:桑荣霞;孙逊;张晓岚;刘立桩;韩占波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患者,女,21岁,因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术后8年来我院复诊.胸片示心影大致正常,心脏超声示各房室大小正常,心房水平未见分流.常规心电图(图1):各导联未见明显P波,QRS波形态正常、节律规整,频率约为75次/min.
作者:卢俊宇;陈蒙华;冼健坤;罗园柳;何涛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时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周期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机体的昼夜节律对药物作用和体内过程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药物对机体昼夜节律的影响.
作者:郭丽;杜文力;褚晓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特发性结节性脂膜炎以反复发作皮下脂肪层痛性炎性结节或斑块伴发热等全身症状为特征,临床上较为少见,目前尚无特殊疗法,因对糖皮质激素敏感,临床上常采用激素治疗[1].近期,我们收治了特发性结节性脂膜炎2例患者,发现沙利度胺对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润华;朱芳晓;王晓桃;莫汉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慢性疾病,虽然目前药物及透析方法不断改进,在治疗方面有很大进步,终仍有一些患者发展至尿毒症,且患者人数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作者:段秀芬;顾作林;王秀芬;唐英;王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复苏药物的应用是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中高级生命支持的重要内容,也是CPR研究领域的热点.
作者:张先位;陈蒙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为0.3%~8%,既往主要靠外科手术根治,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近年来,随着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经皮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已经被公认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预后好的治疗方式[1-2].笔者观察并总结了近2年来经导管封堵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者手术前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吴宁;张晓梅;徐春芳;张赤;郑奕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OPD患者存在凝血和纤溶的异常和血小板的活化[1],临床中发现有些COPD患者血小板减少,但导致其减少的危险因素,尤其是与感染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COPD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
作者:陈妹红;张彦萍;王立芹;袁雅冬 刊期: 2008年第15期
May-Hegglin异常(May-Hegglin anomaly,MHA)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由May和Hegglin分别于1909年和1945年进行过报道.其特征为血小板减少、巨大血小板和白细胞包涵体.
作者:张丽华;郝冀洪;朱芸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淤胆型肝炎发生时,由于受损的肝细胞对胆酸摄取、排泄和转运功能发生障碍,使胆红索、胆盐等在血液中潴留而导致黄疸形成,若不及时治疗,可使肝细胞液性和凝固性坏死,演变成慢性重型肝炎而危及生命.我们使用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爱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糖尿病肾病(DN)为糖尿病(DM)微血管病变所致,是DM临床常见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早期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一旦进入大量蛋白尿期,肾功能损害加速,且不可逆转.
作者:赵春云;刘素钗;温凤娥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前瞻性地评价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迭肝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75例,随机分为达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达肝素组于确诊后尽早给予达肝素5000 U,1次皮下注射,急诊PCI手术前追加达肝素60 U/kg,静脉注射,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或急诊PCI后,立即拔出鞘管,普通肝素组于手术前即刻先给予普通肝素25 mg,静脉注射,如果造影显示适合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再追加65 mg;完成PCI后4~6小时拔出鞘管;达肝素组部分患者测定抗X a 因子活性.结果 达肝素组83例患者完成PCI手术,普通肝素组82例患者完成PCI手术;达肝素组52例患者进行了抗X a活性测定,静脉注射达肝素后15分钟,平均抗X a因子活性(0.83±0.26)U/ml,96.1%的患者抗X a活性>0.5 U/ml;达肝素组穿刺部位血肿较普通肝素组明显减少(2.3%vs 9.2%,P<0.05);两组患者无1例出现严重出血事件.PCI术后30天无死亡、无急性冠状动脉再闭塞或急诊血管重建事件.结论 本研究初步表明,对拟行急诊PCI的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于确诊后尽早给予迭肝素5000 U皮下注射,PCI手术前追加达肝素60 U/kg静脉注射是安全、有效的,术后可即刻拔出鞘管.
作者:于海初;孙桂霞;王永彬;郭明磊;申方;王少春;尹磊;周长勇;贾秀玲;姜艳;王淑娟;邢珂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呼吸衰竭是内科常见的危重疾病,常由呼吸系统感染诱发,近年来,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逐年增加,给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1].现将我们对此研究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维佳;张振宁;王亚梅;潘磊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笔者采用引流管侧释放套管针,经胸壁胸腔内置入可冲洗胸腔引流管治疗气胸,并与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气胸方法相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普乐;刘丽丽;金凤;陶仁海 刊期: 2008年第15期
俯卧位可以改善成人危重肺疾息患者的肺换气功能,已经得到广泛认可[1-3].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的常见病,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4].重症肺炎时通换气功能障碍会引起严重低氧血症.
作者:张逢博;刘光磊;孙国云;曹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患者,男,59岁,因四肢肌无力1年.加重伴呼吸困难5天入院,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抗骨骼肌柠檬酸提取物抗体(+),胸部CT示胸腺增生,明确诊断为重症肌无力.
作者:朱永武;姚均迪;林晓耘;蒋逸风 刊期: 200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