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生
采用生物活性测定和原位杂交法,检测肿瘤患者的单个核细胞(PBMC)、癌性腹水及肿瘤组织中IL-4及IL-10的活性和表达.淋巴瘤和鼻咽癌患者的PBMC分泌IL-4、IL-2及IFNγ活性低下,而IL-10增高.卵巢癌腹水中IL-10的阳性率为84.6%,但IL-4均为阴性.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胃癌、食管癌及乳腺癌肿瘤组织中IL-4及IL-10的表达,结果两种因子均可在3种瘤组织表达,两者阳性率无明显差别,波动在40%~70%.IL-10在PBMC、癌性腹水及瘤细胞中活跃表达,提示在某些肿瘤患者,除了上调正向因子外,尚需控制负向因子IL-10的过度分泌.
作者:遇珑;吴易元;惠依群;袁维华;马强中;张友会;韩嘉珠;秦德兴;吴雪林;黄一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前多数医院均用耳垂血和指血来检测常规,偶有采静脉血.耳垂、指血、静脉血所含各类数值不尽相同,其间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耳垂血的血细胞成分与静脉血不一致,指血与静脉血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为此,我们做了200例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边红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应用多对引物PCR方法检测58例皮肤表皮肿瘤(Bowen's病17例,Queyrat增殖性红斑5例,鲍温样丘疹病16例,皮肤鳞状细胞癌20例)石蜡包理组织中HPV6、11、16及18DNA.Bowen's病HPV16DNA2例(2/17)阳性,Queyrat增殖性红斑HPV16 DNA1例(1'5)阳性,鲍温样丘疹病HPV16 DNA9例(9/16)阳性,皮肤鳞状细胞癌HPV DNA20例均阴性.提示鲍温样丘疹病可能与HPV16感染有密切关系,在少数Bowen's病和Queyrat增殖性红斑中HPV16可能是多种致癌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刘跃华;王家璧;王晓峰;方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妊高征是孕妇并发疾病之一,尤其是重症妊高征孕妇其血小板变化明显,有严重出血倾向.血小板四项参数是预测和早期防止妊高征简单、易行的检验指标.本文对我院52例妊高征妇女血小板(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四项参数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爱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阴道加德纳尔菌属生长要求苛刻,难于获得纯培养.因此一直未引起国内各实验室的重视.2000年11月~2001年11月,我们对临床确诊的198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共检出47株阴道加德纳尔菌,检出率为23.7%,现将分离鉴定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长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快速、方便、重复性好、工作效率高等优点.但我们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结果偏低时,却是临床常反映的问题,并且也是给操作者一个警惕.对于结果偏低,必须进行复检.这是我们在使用中要求必须做到的自95年以来,从分类计数仪到血细胞分析仪,在实践工作中体会如下:
作者:李玲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临床资料:患儿陈××,男,4岁,因腹泻于2001年6月29日来我院就诊,经家长表述,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用青霉素治疗半月余,其治疗过程中患儿出现腹泻,给予止泻宁,庆大霉素,氟哌酸等药物治疗无效,大便稀,泡沫样便,每日3-6次腹泻,低烧,呈阵发性腹痛,查体:温度36.5℃,心率78次/分,轻度贫血貌,肺纹理增强,肝脾未及,浅表淋巴结不大.
作者:管星;刘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年来,非发酵菌致临床感染的病例日益增多,我院感染标本中,非发酵菌检出率1998年为14.3%,至2000年上升为28%.因此,对其分离、鉴定应高度重视,近二年来,观察我院对临床感染标本分离到的非发酵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英;司庆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血液粘度是血液基本的流变特性,是血液流变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它的改变直接影响机体内的血流阻力,影响组织血流灌注,因此血液粘度具有重要生理和病理生理意义.现将其影响因素小结如下:
作者:张玮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对小儿脑脊液细胞学临床检查结果表明,此项检查具有独特的临床使用价值,尤其对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膜白血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了解病情进展,设计治疗方案重要意义.
作者:毕文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编者的话]1999年10月在湖南长沙召开的第七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对第五届会议制定的DIC诊断标准作了修改和补充,并制定了易栓症诊断标准、抗凝和溶栓治疗实验监测及手术前止血功能实验评估标准,供临床应用参考.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血液学改变较为多见.我们旨在综述RA的血液学异常的表现、机制和治疗措施.
作者:和虹;储榆林;邵宗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果糖胺(frctosamine,简称FA)亦称血清糖化蛋白,它是血清蛋白(主要是白蛋白)与葡萄糖经非酶催化的糖基化反应而形成的,其反应过程是缓慢,相对不可逆的,持续于血清蛋白14-20天生命期中,其合成速率与蛋白所处的环境中糖的浓度成正比,因此果糖胺的比例能反映糖尿病患者2-3周内血糖总体水平,为此我们观察了72例糖尿病患者血清果糖胺治疗前后的含量变化.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
作者:孙建芝;夏炳妍;丛培英;姜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2001年8月,我从一腹泻病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2株肠道致病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患者,男性,21岁,因食海鲜后腹泻,10次/日,腹痛,恶心,但不呕吐,里急后重,体温39.2℃,血液常规:WBC15.9×109/L,NO.82,10.18,Hb113g/L,RBC4.2×1012/L,粪便常规:水样便,镜检WBC12-18/HP,RBC3-7/HP.临床诊断:痢疾.
作者:郎晓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EPI轨道.为观察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我院于2001年对接受免疫接种的儿童及未接受免疫的人群进行检测,现将检测结果及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夏炳妍;吕延琴;姜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血清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是诊断肝脏有无实质性病变的一个项目,也是征兵体检的必查项目,此实验手工法比较繁杂,比较费时,因此有很多医院都不查这个项目,从1998年开始,我们把TTT的操作上了全自动化分析仪,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绪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脂质测定在胸腹水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酶法进行CHO、TG测定,利用免疫比浊法进行APOA-I、APOB测定.结果:恶性组的APOA-I、APOB、CHO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结核组及其它良性组(P<0.01).结论:胸腹水脂质测定对鉴别良恶性病变有很大帮助,其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淑翠;李淑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自Warren和Marshall于1982年在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后,H.Pylori感染现已被公认为是胃炎、胃溃疡、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
作者:张德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幽门螺杆菌与多种胃疾病有关,且其在引起胃和十二指肠各种炎症,以及在癌变中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它在医学上已引起广泛地关注.我们将我院的各种胃肠消化病患者进行了五种幽门螺杆菌的检查,进行了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芦珂;吕静;王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全自动分析仪,都设有试剂冷藏室,一般都是取下试剂瓶盖后,将试剂放置于相应的试剂位上,开机后就可测量,使工作非常方便;但是,用此法储存血清钙试剂,测定值将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经过我们改用新的储存方式后,结果稳定.
作者:张景洪;王进鸿;张风花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