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促丝裂原活化淋巴细胞诱导抗双链NDA抗体生成

卢琳;李金柱;王美英;吴厚生

关键词:IgG类抗 ds-DNA抗体, 活化淋巴细胞, 促丝裂原
摘要:抗双链DNA(ds-DNA)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特征性和致病性抗体,但该自身抗体的诱生机理至今不明.我们用刀豆蛋白(Con A)和脂多糖(LPS)活化的小鼠淋巴细胞为自身抗原,分别免疫同系小鼠,均能诱导出IgG类抗ds-DNA抗体,并且小鼠肾脏有IgG类免疫复合物沉积形成.结果提示活化淋巴细胞的核内成分是诱生抗ds-DNA抗体的自身抗原.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浆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IL-2R的检测及意义

    以双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法,对45例重型乙型肝炎(SH-B)患者(其中急性10例,亚急性15例,慢性20例)检测了血浆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结果显示,各型SH-B患者血浆sIL-2R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均<0.01).而不同类型SH-B之间,HBeAg与抗-HBe阳性组之间血浆sIL-2R水平及SH-B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PBMC培养上清液中的sIL-2R水平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提示不同类型SH-B患者都存在免疫效应细胞的过度活化,而其PBMC体外释放sIL-2R的功能似乎无异常,血浆sIL-2R水平高低似乎与HBV复制状态无关.

    作者:吴广利;严玉兰;张树林;陈太平;赵英仁;李义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VEGF在血癌中的血浆水平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决定血管生长程度与速度的因子,伴随着物理修复和再生而与血管的重建有关.VEGF的过量产生与各种疾病(包括癌症)的发展有关,因为它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借助于增加转移和新血管形成而导致肿瘤的扩散(Dvorak等,1995),也许在控制恶性造血细胞增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atajczak等,1998).

    作者:孙杰;武娟;迟伟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抗凝全血做网织红细胞计数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用抗凝全血做网织红计数与采血后直接进行网织红染色计数,并作比较.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来自门诊和病房患者100例,经临床诊断需做网织红细胞计数者.

    作者:刘艳梅;侯云霞;陈玲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EIA酶标定性试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酶标免疫定性试验具有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准确等优点,我们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为了避免试验过程中的假阳和阴性结果的出现,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申梅英;宋来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枣庄市小学生HBsAg及抗-HBs检则结果分析

    为了解我市小学生HBsAg感染情况及抗-HBs水平,我站于1998年~2000年对市直2所小学新人校学生进行了HBsAg及抗-HBs检测.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秀娥;张厚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脂、脂蛋白的测定与冠状动脉病变

    冠心病是多病因性疾病,由多种危险因素引起,其中主要的可变因素是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血脂异常)及糖尿病,高脂血症可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沉积,从而影响血流,导致血管阻塞及心肌梗死.通过血脂、脂蛋白的测定,了解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作者:张凤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胸腔积液检出卡他布兰汉氏菌1例报道

    我们于二○○○年十月从一例胸腔积液中检出卡他布兰汉氏菌,现报告如下:1病例摘要:患者,男,十三岁,就诊前四至五天外出感冒后引起咳嗽,右侧胸肋胀满.疼痛,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稍作活动后咳嗽频作,气喘息促,痰液清稀、舌淡、苔白腻、脉沉弦、恶心欲吐,体温38.5℃,WBC:15.8×109/L,L:0.29,M:0.03,G:0.68;胸水常规:李凡他+.WBC:72×109/L,N:0.92,L:0.08;胸水培养检出卡他布兰汉氏菌,并做药敏试验,且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8天,体温恢复正常,愈后良好.

    作者:宫翠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应重视大便隐血试验的质量控制

    目前,临床检验中大便隐血常用的方法为干化学试纸条法.该法具有简便、快速及易操作等优点,但笔者在使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故认为有必要加强对该实验的质量控制.现对质控物的制备及使用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李术惠;胡志红;于宝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和sIL-2R的研究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季腹泻常见的病原.我们对秋季腹泻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了检测,并对其意义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琳;季海生;刘书贵;刘洪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精液常规检验体会

    精液常规是检查男性不育症的主要手段之一,它还可以用于输精管结扎手术后的效果观察和辅助诊断一些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如:肿瘤、结核、淋病、先天性发育不全等,还可以用于法医鉴定.

    作者:郎晓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在老年常见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在出血性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纤维蛋白原(Fb)的测定中我们发现Fb对冠心病、心梗、血栓性中风、糖尿病等疾病的诊疗有重大作用.我科对240例老年人的Fb和血脂四项(CH、TG、HDL、LDH)及血糖(BS)检测结果统计如下:

    作者:何义;何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结核杆菌培养痰标本前处理的方法改进

    结核杆菌是一类生长缓慢,具有抗酸性的细菌,一般不易培养,为了使检验结果准确及时发出,我们对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做了以下不同的处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晓华;李家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锥板式粘度计测全血粘度的质量控制

    随着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不断应用,血流变检测仪器的使用也越来越广.全血粘度是主要测定项目之一,所以仪器也至关重要.我科在全血粘度的测定中,除依赖于良好的仪器外,在日常操作中,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还通过加强质控措施来保证检测质量.

    作者:熊锋莉;黄晓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五种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比较

    1989年在日本召开的国际病毒性肝炎会议上已正式将病毒性肝炎分甲、乙、丙、丁、戊五型,并将相应的病毒定名为HAV、HBV、HCV、HDV和HEV.本文对这五型肝炎病毒的基本结构、基因组、复制酶、病毒蛋白的合成、基因组的复制、病毒体的组装及病毒感染的生物学特征等作了比较.

    作者:顾长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ELISA法检测HBsAg假阳性原因分析

    我们在应用酶免(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标志物时,发现有时出现测单项HBsAg时阳性,而同一病人再抽血做乙肝五项检查时全部为阴性(测HBsAg和乙肝五项的试剂盒全部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为慎重起见再给病人重抽血化验,结果HBsAg和乙肝五项检测还是全部为阴性.为此,我们做如下实验.

    作者:孙道芳;左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血铜、血糖、铜蓝蛋白的调查分析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新生儿,起病缓慢隐匿,出现明显黄疸时,常伴有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部分患儿可诱发成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而死亡.这些患儿常伴有血铜、血糖、铜蓝蛋白的变化,为此我们检测了45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病人的血铜、血糖、铜蓝蛋白含量.

    作者:李瑾;焦翔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检验医学发展之我见

    检验医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其他学科一样,在不断地迅速发展着.随着全国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体制的改革以及科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检验医学学科的影响,在21世纪这一学科将会在各方面都有所变化,但很难预料怎样变化,就近几年来检验医学的发展特点,我们可以展望这一学科的发展趋势.

    作者:刘宏峰;孙秀珍;张春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92株结核杆菌药敏分析

    结核杆菌属分枝杆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我们分离出92株结核杆菌,药敏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92株结核杆菌均来自结核病患者的痰标本.

    作者:许庆党;马爱华;李建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胃镜检查取出十二指肠钩虫成虫一例报道

    患者,女,50岁,一年来经常腹痛、恶心,一直在附近的乡镇医院按胃炎治疗,效果不佳.近来病情加重,前来我院就诊.胃镜检查:从十二指肠降部取出小虫,送化验室检查.小虫外观灰白色,虫体细小,圆柱状,略弯曲,长约1厘米,置成虫于高倍镜下,头端有一个发达的圆形角质口囊,内有成对的钩齿,在口囊两侧有一对头腺,口囊下接食道,食道壁肌肉发达,尾端呈圆锥状,生殖器官为双管型,确诊为十二指肠钩虫雌虫.

    作者:孙洪珍;潘晓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167例解脲支原本感染患者精液分析

    解脲支原体感染能够影响精子质量,从而导致男性不育.笔者近三年来对167例解尿脲原体感染患者进行了精液分析,并选40例生育组为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孙岩;刘益民;宋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千佛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