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梅英;宋来春
痰培养目前仍是县级医院常用和有参考价值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它对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保证痰培养的准确性,留取合格的痰标本是痰培养的关键.我院从1999年11月-2001年2月,共收集200份痰标本进行了痰培养,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董玉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于2000年10月从一例膀胱-直肠瘘患者血液中分离出抗坏血酸克吕沃菌,现报告如下:1病例摘要患者,男,71岁,因排尿困难2年于2000年9月20日入院,临床诊断为:前列腺肥大.人院后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术中见前列腺增生部分严重纤维化,与直肠粘连.
作者:邹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近年来,泌尿系疾患,特别是肾脏疾患的发病在临床上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肾脏之于人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早期发现没有自觉症状的患者,早期治疗就成了减少严重肾脏疾患的关键,简便易行而且又非常普及的尿RT检查就成了发现这类早期病人的优先办法.我们对308例18-21岁的健康男性青年的晨尿检查,结果令人堪忧.尿检主要检查了蛋白和红细胞,指标异常者的比例为11%,可诊断为有泌尿系疾病的为2%左右.
作者:马兴生;李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NO采用硝酸还原酬法,TNF-α,STNF-R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AP患者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且轻、重症AP病人水平相差显著(P<0.001或<0.01);AP并发SIRS病人水平也升高显著(P<0.001或<0.01或0.05).结论AP患者、轻重症AP病人及并发SIRS病人体内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及炎性介质存在失控性释放,TNF/TNF-R、NO/ET与其他细胞因子构成的免疫网络平衡失调,促炎>抗炎,炎症反应占优势.检测AP患者NO、TNF-α、STNF-R水平,有利于观察病情变化及指导治疗.
作者:马庆海;宫奇林;迟伟玲;杨文东;郑宝华;袁振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检验医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其他学科一样,在不断地迅速发展着.随着全国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体制的改革以及科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检验医学学科的影响,在21世纪这一学科将会在各方面都有所变化,但很难预料怎样变化,就近几年来检验医学的发展特点,我们可以展望这一学科的发展趋势.
作者:刘宏峰;孙秀珍;张春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乳腺疾病是妇女常见病,针吸细胞学检查是诊断乳腺疾病的一种准确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方法简便、安全可靠,痛苦少,患者易于接受,并能快速作出诊断,因而深受临床医师的欢迎.现将1997年10月至1998年7月来我院细胞室做乳腺针吸细胞学检查的患者369例结果报告如下:鲍曼不动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10例多重耐药分析济南市平阴县人民医院(250400) 张静曹广荣为条件致病.近年来,由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临床感染日益增多,并对大多数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1999年10月至2000年10月,我们先后从临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中检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林海霞;林海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尿液分析仪已广泛应用于尿常规检查中,可以在一分钟内对尿中成分(尿胆原、胆红素、酮体、潜血、蛋白质、亚硝酸盐、葡萄糖、白细胞、红细胞、PH、比重、维生素C)进行分析,因而大大简化了操作程序,从而放松对尿液的镜检,可能对白细胞、红细胞、结晶、上皮细胞、管型、滴虫产生漏报、误报等.我室对100例经尿液分析仪检测均正常的尿液镜检结果如下:
作者:高凤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条件致病.近年来,由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临床感染日益增多,并对大多数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1999年10月至2000年10月,我们先后从临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中检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曹广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Glu、Urea、Crea水平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Glu、Urea、Crea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二乙酰-肟比色法、碱性苦味酸法.64例脑外伤病人入院及动态观察病情时抽静脉血检测.结果病人组Glu、Urea、Crea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升高(P<0.001),且Glu、Urea、Crea水平与病情正相关.结论颅脑损伤后Glu、Urea、Crea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Urea、Crea与病人的转归关系密切,Glu值在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袁振祥;魏树华;安振国;郑保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结核杆菌属分枝杆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我们分离出92株结核杆菌,药敏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92株结核杆菌均来自结核病患者的痰标本.
作者:许庆党;马爱华;李建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随着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不断应用,血流变检测仪器的使用也越来越广.全血粘度是主要测定项目之一,所以仪器也至关重要.我科在全血粘度的测定中,除依赖于良好的仪器外,在日常操作中,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还通过加强质控措施来保证检测质量.
作者:熊锋莉;黄晓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抗双链DNA(ds-DNA)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特征性和致病性抗体,但该自身抗体的诱生机理至今不明.我们用刀豆蛋白(Con A)和脂多糖(LPS)活化的小鼠淋巴细胞为自身抗原,分别免疫同系小鼠,均能诱导出IgG类抗ds-DNA抗体,并且小鼠肾脏有IgG类免疫复合物沉积形成.结果提示活化淋巴细胞的核内成分是诱生抗ds-DNA抗体的自身抗原.
作者:卢琳;李金柱;王美英;吴厚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唾液酸(SA)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单一试剂(CCM)显色法.结果急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肾病综合征患者(P<0.01),急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分别相比也相差显著(P<0.01).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别意义(P>0.05),治疗前后也无差别(P>0.05).结论检测肾脏疾病患者SA水平有利于肾炎与肾病综合征的鉴别诊断.检测肾炎血清SA水平,有利于疗效及病情观察,对于治疗也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芹;杨文东;袁振祥;郑保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尿微量蛋白检测做为肾功能的敏感指标已受到临床的重视,而糖尿病患者极易发生蛋白尿,高血压和进行性肾损害,以至出现肾功能衰竭,一旦发生肾损害则很难恢复,所以早期诊断糖尿病肾损害对其治疗和判断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英秀;龙秀玲;袁晓燕;宋雪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以阻抗脉冲法进行细胞计数和分类的血细胞仪,在一些病理情况或非细胞颗粒存在的情况下,细胞的计数和直方图就会受到干扰,此时该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就应受到怀疑,须对其进行修正.本文报告了在用CD-16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时,对一些血小板直方图在20fl处不回归X轴的血小板数进行修正的方法及结果.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此类血小板直方图的异常与MCV变小、RDW变大有关,其血小板数受到了小红细胞的干扰.利用统计学的方法,以MCV及RDW来校正血小板数,与利用血小板呈对数正态分布原理设计的电子模拟曲线(ONYX)测出的血小板数之间无明显差异.当然,在用MCV与RDW校正时,其红细胞分布直方图必须是呈正态分布.因此认为在平时工作中要重视对血小板直方图的观察.当一样本的血小板直方图出现URI的警号,且其MCV异常偏小,RDW异常偏大时,该样本的血小板数肯定受到了小红细胞的于扰,必须对其进行校正.
作者:王联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在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了解近期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这些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我们对2000年1月-6月半年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做了病原学分析,半年期间共做痰培养222例,分离菌株18种,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97株,占43.6%,主要以肺炎链球菌和甲型链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株77株,占34.6%,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及嗜麦芽假单胞菌为主,另外霉菌48株,占21.6%,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丽;邵艳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了解我市小学生HBsAg感染情况及抗-HBs水平,我站于1998年~2000年对市直2所小学新人校学生进行了HBsAg及抗-HBs检测.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秀娥;张厚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们在应用酶免(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标志物时,发现有时出现测单项HBsAg时阳性,而同一病人再抽血做乙肝五项检查时全部为阴性(测HBsAg和乙肝五项的试剂盒全部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为慎重起见再给病人重抽血化验,结果HBsAg和乙肝五项检测还是全部为阴性.为此,我们做如下实验.
作者:孙道芳;左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近年来,造血系统恶性病变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其典型病例虽不难确诊,但在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时常造成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困难.现针对我院近一年来收入误诊为结核病的2例造血系统恶性病的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杜雁冰;赵坤;张倩倩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于1987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其临床价值已取得了重大的发展,采用PSA诊断前列腺癌(Pca)以来,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已大为减少,研究证实血清中能用免疫法测出的PSA包括三部分:T-PSA;F-PSA;PSA-ACT,F-PSA百分比是继PSA之后用于诊断前列腺癌有价值的瘤标.特别是在PSA灰色区(4-10ng/ml)范围内的前列腺癌患者,更是大大提高了检出率,通过对我院泌尿外科门诊与住院病人147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T-PSA和F-PSA检则,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张田玲;李萍;李庆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