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梅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如何在一定时间内给以及时处理,是挽救濒死心肌的重要措施[1]。为达此目的,对我院近年来收住院的12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在胸壁心电图标测梗死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QRS波以ST段随心肌梗死的时间变化发生的演变,旨在为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作者:薛兆利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每年死亡患者中约20%~25%源于肿瘤,而由于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的局限性,使许多肿瘤治疗效果多年来徘徊在一个相对较低水平,特别是肺癌的治疗,放射治疗5年生存率一直在3%~5%之间。我们试图在放疗期间,配合心理治疗,以提高其生存率,自1993年6月至1995年2月对182例肺癌患者随机分单纯放射治疗组与放射治疗+心理治疗组两组进行临床观察。单纯放射治疗组仅行常规放射治疗,而对照组则在治疗前,放疗期间,以及放疗后继续进行心理治疗,使患者消除思想顾虑,恢复正常健康人的心理状态,正确对待病症、治疗、生活、工作、全部病例随访5年以上,随访率达95%,失访者按死亡计算。
作者:张楚敏;李定杰;王建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院自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富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NDC)为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合并症,病死率较高,文献报道为10%~70%[1]。我科在1998年1月至2000年2月期间,共收治HNDC13例,均以等渗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替代生理盐水进行抢救,除2例在治疗缓解转入病房后死于严重肺部感染外,在HNDC期间无1例死亡,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重卿;赵玉成;张小红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晚期肿瘤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紊乱,机体抵抗力低下,极易造成机体微生态失衡,条件致病真菌得以生长。同时接受免疫抑制剂、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更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本文对35例晚期肿瘤患者并发真菌医院感染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梁卓燕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胸膜间皮瘤(Pleura Mesothelioma)是一种原发于胸膜间皮组织或胸膜下间质组织的一种少见肿瘤,占胸膜肿瘤的5%[1],大体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局限性中以良性多见,弥漫性中以恶性为多,于楠等报告231例胸膜间皮瘤,其中恶性占84.4%[2]。近年来,随着医疗诊断水平的提高,本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因而受到更多关注。本文回顾了10年来我院经病理确诊的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Difuse 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aoma,DMPM)17例,进行临床及影像学方面的讨论。
作者:冯元春;周玮;王爱军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上接第16卷第8期封四) 7.5 阿托品(Atropine) 7.5.1 药理为典型的M胆碱受体阻断药,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包括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血管循环);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跳加快;散大瞳孔,使眼压升高;兴奋呼吸中枢。
作者:樊德厚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是先天性肺发育异常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病变由体动脉供血并与正常肺组织分离。此病并非罕见,在临床上很易误诊为肺癌、肺脓肿、肺囊肿及支气管扩张。因此,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中应该重视。现将我
作者:甘桂芬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肝硬化大量腹水晚期出现肝肾综合征后,常规的保肝利尿治疗疗效差,病死率高。缓慢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近几年新兴起来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通过较长时间缓慢地透析滤过,能使体内毒素、潴留水得到很好清除,并且对循环血容量、血压影响较小,可以床边应用。我们选择其中一种持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FG)方法,应用于肝肾综合征的治疗,观察其近期疗效。
作者:刘金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国产醋氨己酸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对212例经胃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随机分成醋氨己酸锌组104例(胃溃疡36例,十二指肠溃疡68例)和雷尼替丁组108例(胃溃疡37例,十二指肠溃疡71例)。观察组醋氨己酸锌300m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口服;胃溃疡应用6周,十二指肠溃疡4周,治疗期间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查胃镜及胃液pH值。结果:醋氨己酸锌组和雷尼替丁组胃溃疡愈合率分别为58.3%和56.8%,十二指肠溃疡分别为54.4%和52.1%(P>0.05),两组治疗消化性溃疡腹痛消失时间分别为(5.6±3.3)天和(5.9±3.9)天,两药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醋氨己酸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同雷尼替丁相仿。
作者:郑全理;赵新艳;杨永杰;李淑红;张青立;冯亚洲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急性脑血管病病后多出现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的变化,本文通过对473例急性脑血管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WBC计数的动态变化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预测价值,建立预后判别方程式,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边进东;马建国;王大力;王树杰;刘丽琴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在临床上,心肌梗死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1/3以上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缺乏胸痛等典型的心梗症状。有时,心电图也并不能反映心肌的损伤,有研究认为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只有50%。
作者:楚辉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急性脑卒中患者大多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而这些疾病均可造成肾损害。但目前肾病的实验室诊断多以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作为主要指标,然而这些项目难以发现单期肾损害,无法满足临床需要。我们采用查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同时再联合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 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 NAG) (NAG/Cr)、β-D-半乳糖酐酶(GAL/Cr)以试图
作者:裘丽红;赵燕;张爱武;杨静;梁晨;马利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儿童淋病由于发病年龄的特殊性,使其在感染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转归等方面与成人有所不同,本文结合我室在1995~1999年间检出的68例儿童淋病分析讨论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8例患儿均为女性,年龄大12岁,小5个月。幼小患儿突出表现为哭闹不停,尤以小便后为甚;有语言表达能力者可诉阴道瘙痒,伴尿频、尿痛。体检可见阴道或尿道粘膜红肿,有微黄脓性分泌物溢出。
作者:李秀真;山长武;储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 transveneous mitral commissurotomy, PTMC)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MS)的有效方法,其疗效与闭式扩张术(下称闭扩术)相同[1]。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完成27例二尖瓣再狭窄(mitral restenosis,MRS)的PTMC,其中19例为闭扩术后MRS,8例为PTMC后MRS。经再次PTMC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
作者:韦金儒;朱树雄;赵定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及高血压心脏损害血浆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和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同位素放射免疫分析法,对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30例正常健康老年人进行血浆NPY和NT含量的检测。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NPY含量[(150.7±15.5)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1.9±37.9)ng/L],血浆NT含量[(48.5±19.1)ng/L]则明显低于对照组[(88.4±27.8)ng/L];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血浆NPY含量[(165.7±20.1)ng/L]明显高于无心脏损害患者[(120.7±23.4)ng/L],而NT含量[(40.5±16.4)ng/L]则明显低于无心脏损害患者[(59.4±17.3)ng/L]。结论:老年高血压及心脏损害患者存在血浆NPY水平异常增加和NT含量的降低,二者可能协同促进了老年高血压及高血压心脏病的形成。检测血浆NPY和NT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评估老年高血压及其靶器官心脏损害受损程度的指标。
作者:吴红梅;先红;黄明慧;丁群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0年6月用盐酸氟桂嗪(西比灵,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生产)合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60例,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12例,女48例,年龄18~62岁,平均33岁;对照组60例,男11例,女49例,年龄l7~61岁,平均32岁。
作者:陈正恩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患者,女性,50岁。因突发意识恍惚、烦躁不安1小时而于1999年7月23日19时入院。患者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5年。于1小时前无诱因突然出现意识恍惚、烦躁不安,院外未予诊治急入院。查体:体温35℃,呼吸22次/min,脉搏、血压测不到。意识恍惚,烦躁不安。双肺呼吸音粗,无啫音。心率40次/min,节律不规整,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无异常。ECG示窦性心律,心率43次/min,P波顺序出现,5:1或4:1下传,P-R间期为0.26s,QRS波群增宽,T波高
作者:刘卫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通过132例成人急进高海拔(2 300m)地区血液细胞多项指标的测定分析,了解到机体为适应高海拔缺氧及自然环境的变化,通过神经、体液机制的调节而逐步适应这种变化。观察结果提示,各种血液细胞除数量上的改变外,主要还有多种形态和质量上的变化,这些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实验结果分析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张成友;刘瑞雪;谭家勋;张立堂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尽管新的抗菌药物不断地增加,但是细菌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地加重,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总结我院1997~1999年两年临床分离的390株致病性革兰阴性杆菌,对目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构成与来源我院1997~1999年住院患者与门诊患者送来的粪、尿液、痰、血液、关节液、胸腔液、腹腔液的标本中分离出的390株致病性革兰阴性杆菌。
作者:林月秀;许爱珍 刊期: 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