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栓塞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吴琦;苏海燕;陈光瑾

关键词:肺栓塞, 病因, 临床特点, 心肺疾病, 生命质量, 临床表现, 患者, 误诊率, 漏诊率, 多发病, 病死率, 诊治, 特征
摘要:肺栓塞在临床上是多发病,预后严重,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易与多种心肺疾病混淆,漏诊率、误诊率高.因此,及时正确诊治,对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十分必要.现就我院1996~1999年确诊肺栓塞的45例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以躯体症状为表现的隐匿性忧郁症

    我院自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在神经内科门诊中遇到以躯体症状为表现的隐匿性忧郁症54例,其中有患者多年来多次往转于多个城市大医院求医,但效果不佳,给患者和家属带来许多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上的浪费及创伤,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部分患者有逐年增多之势,现总结如下.

    作者:章晓云;何世华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小儿肺门影增浓的支原体肺炎与肺门淋巴结核鉴别

    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常见5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1],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有所增加的趋势.然而,由于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及X线胸片不典型,常被误诊为肺门淋巴结核.

    作者:黎燕琼;谭守勇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LSAB法对52例大肠癌组织、19例大肠腺瘤组织和18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的VEGF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正常大肠粘膜组织VEGF表达阴性,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的VEGF阳性率分别为26.32%和51.92%,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P<0.01);VEGF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阳性率为68.18%,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组的40.00%(P<0.05);VEGF的阳性率随Dukes分期增加,且Dukes A期、Dukes B期和Duke C期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与大肠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VEGF促进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反映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作者:唐芙爱;樊清波;李振峰;刘益清;崔广林;冯常炜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洛赛克治疗系统性硬皮病消化道溃疡的临床观察

    消化道是系统性硬皮病(简称PSS)常侵犯的内脏系统,临床上约有90%的PSS患者有消化道受累而表现为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化道平滑肌纤维化、食管扩张、食管炎、消化道溃疡是PSS消化道受累的常见表现.

    作者:李尚珠;王书桂;黄平平;付仁敏;吴立华;舒麟荪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红花注射液加普恩复治疗脑梗死80例临床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根据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1]及头颅CT检查确诊脑梗死160例,随机分为两组:①观察组:80例,男54例,女26例,年龄41~76岁,平均(60.0±9.6)岁.

    作者:裴广忠;王全让;唐荣华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肺栓塞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肺栓塞在临床上是多发病,预后严重,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易与多种心肺疾病混淆,漏诊率、误诊率高.因此,及时正确诊治,对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十分必要.现就我院1996~1999年确诊肺栓塞的45例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吴琦;苏海燕;陈光瑾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中老年人食管癌的临床和内镜下特征

    我们对本院1990年以来收治的143例中老年食管癌进行了分析,以期找出其临床和内镜下特征,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文黎明;陈先菊;文成敦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内镜放置支架与放疗联合治疗晚期食管癌

    晚期食管癌患者多因进食梗阻或食管瘘,营养摄入障碍失去手术或放疗的机会,得不到治疗的患者多数生存期较短,我院自1996年2月至1998年2月,采用内镜支架置入并外照射治疗26例晚期食管癌,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辛立;刘海燕;张本华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环磷酰胺和激素对Ⅳ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尿白介素-8的影响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弥散增生型(Ⅳ型)LN活动期患者除肾脏固有细胞的增生外,还可见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白细胞的浸润,肾脏固有细胞的增生和浸润的细胞可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

    作者:白云凯;肖桦;陈华蓉;刘惠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尼莫地平致假性痴呆17例临床观察

    尼莫地平为Ca2+阻滞剂,有选择性扩张脑血管的作用,能改善脑循环和脑功能[1],临床常用于缺血性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偏头痛等.我们观察到有部分患者在长期用药时出现精神和情绪的改变,突出表现为抑郁症和痴呆样症状,分析如下.

    作者:裴广忠;王全让;唐荣华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异型淋巴细胞在不同血液分析仪的表现特点

    近年来,血细胞分析仪在国内实验室迅速普及.各种机型均可对白细胞进行分类,但异常细胞的分类在各种机型中的结果分析尚未见详细报道.近,我们选用含有大量异型淋巴细胞的外周血,以四种不同的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并对仪器分类结果进行了评价,现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姚丽;李玉秀;吴风海;史敏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微创治疗颅内血肿

    我院近年应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抽吸、射流冲碎、液化引流治疗各类颅内血肿9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新潮;张宗武;仇劲松;周劲;刘德胜;李成相;于广书;滕宏伟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158例肺癌的首发症状与延误诊断分析

    肺癌的早期诊断有赖于对首发症状的发现和追踪检查.为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本文收集我院近4个月来住院的158例肺癌患者,经详细询问病史后,现将其首发症状和延误诊断的关系作一分析.

    作者:冯顺来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62例青年人胃癌临床病理分析

    我院自1980~1999年间,共收治青年人胃癌62例,占同期确诊胃癌(1 208例)的5.13%,我们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探讨改善青年人胃癌疗效的途径.

    作者:金小岩;王凌云;何健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22例床分析

    磺脲类(Sus)口服降糖药广泛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但其中一部分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效治疗后,口服降糖药失效,出现高血糖,体质量下降,自发酮症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体征,使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大剂量亦无改善,称之继发Sus失效,现将我院1993~1998年间所诊治的22例做以下分析.

    作者:刘继红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结核性心肌炎20例分析

    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2~40岁,平均年龄20.5岁.此20例占同期总住院结核患者的0.2%.

    作者:王秀勤;李洪霞;王玉美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肾周止血法在肾活检中止血效果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肾周止血法在肾活检中进行加强止血效果,预防肾周血肿的发生.方法:将肾穿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经皮肾穿刺活检后,沿穿刺点肾周被膜外,立即局部注射立止血1U(1U=150mg,=1 klobusitzky Unit);对照组:经皮肾穿刺活检后,静脉和肌肉各注射立止血1U,并加压平卧.结果:两组止血速效率比较,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肾周止血法在肾活检中可起到良好的止血作用.

    作者:史华民;胡东庆;范文延;郭爱菊;张继英;刘玉英;沈实现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结脑误诊分析

    我国数十年的预防结核经验证明,结核病是投入有限资金却可取得极高社会效益的疾病,但由于目前全球性的结核病蔓延,特别是其临床表现的变异,又给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作者:张世萍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和相关抗体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小板四项分析参数、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PAIgG)在肺心病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对病情监测的意义.方法:检测51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PLT、MPV、PCT、PDW和PAIgG,并同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和正常健康者相比较.血小板分析四项参数采用美国库尔特公司TT-R1型血细胞分析仪自动检测,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结果: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PLT显著低于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及正常人,MPV和PDW则显著增高.PLT与PAIgG呈负相关.结论:血小板参数与肺心病的发病,检测PLT、MPV、PCT、PDW和PAIgG对肺心病凝血功能监测有一定意义.

    作者:宋泽庆;吴斌;张卫珍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6例及误诊分析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然而有些患者的首发症状不是在肺,而是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以至延误诊断与治疗.

    作者:齐秀芹;沈静言 刊期: 2000年第13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