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6例疗效分析

李递通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 微创清除, 术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清除技术, 微创术, 应用, 患者
摘要:1999年5月至2000年1月我科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6例,取得一定的效果,报道如下.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原肺水肿159例肺部X线检查分析

    1987年1月至1999年6月,我院共收治高原肺水肿159例.这些患者在胸部X线方面均有一些共同特征,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马召平;余军;胡清华;巴焕玲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胸片上线状阴影的临床意义(附20例报道)

    胸片上线状阴影在临床上并非少见.我科自1988~1999年共收治20例,现结合其好发部位、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作者:李文庆;姜子恩;邓节刚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白血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甲状腺激素在调节机体生长、发育、代谢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血清甲状腺激素异常变化,并非甲状腺疾病所特有[1].我们观察了30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并对该变化的机制及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作者:王毅军;周荣富;沈群;侯艳秋;宋敏;张柳波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肝炎后肝硬化血脂变化与Child分级关系的研究

    我们检测了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浓度.比较了其与健康志愿者血脂的关系,并且分析其随肝功能Child分级变化的趋势.旨在探讨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测定在判定肝硬化患者病情的意义.

    作者:穆标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肾周止血法在肾活检中止血效果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肾周止血法在肾活检中进行加强止血效果,预防肾周血肿的发生.方法:将肾穿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经皮肾穿刺活检后,沿穿刺点肾周被膜外,立即局部注射立止血1U(1U=150mg,=1 klobusitzky Unit);对照组:经皮肾穿刺活检后,静脉和肌肉各注射立止血1U,并加压平卧.结果:两组止血速效率比较,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肾周止血法在肾活检中可起到良好的止血作用.

    作者:史华民;胡东庆;范文延;郭爱菊;张继英;刘玉英;沈实现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和相关抗体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小板四项分析参数、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PAIgG)在肺心病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对病情监测的意义.方法:检测51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PLT、MPV、PCT、PDW和PAIgG,并同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和正常健康者相比较.血小板分析四项参数采用美国库尔特公司TT-R1型血细胞分析仪自动检测,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结果: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PLT显著低于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及正常人,MPV和PDW则显著增高.PLT与PAIgG呈负相关.结论:血小板参数与肺心病的发病,检测PLT、MPV、PCT、PDW和PAIgG对肺心病凝血功能监测有一定意义.

    作者:宋泽庆;吴斌;张卫珍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赛庚啶的临床应用拓展

    赛庚啶为哌类化合物,既能阻断组胺H1受体,又拮抗5-羟色胺(5-HT)受体,并有明显的抗胆碱和中枢抑制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粘膜的过敏性疾病.近年来临床拓展应用,发现该药有钙通道阻滞,自由基清除、抗感染、解热镇痛等作用,特简述如下.

    作者:张彦国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散发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

    以精神障碍为主要症状的散发性脑炎,临床上易误诊为其他精神疾病,从而延误治疗,为较全面了解本病的临床特征,正确诊断此病,作者就近年来遇到的22例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黄宗青;李卫东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异型淋巴细胞在不同血液分析仪的表现特点

    近年来,血细胞分析仪在国内实验室迅速普及.各种机型均可对白细胞进行分类,但异常细胞的分类在各种机型中的结果分析尚未见详细报道.近,我们选用含有大量异型淋巴细胞的外周血,以四种不同的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并对仪器分类结果进行了评价,现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姚丽;李玉秀;吴风海;史敏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彩色多普勒观察胆总管结石对心功能的影响

    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对27例胆总管结石致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进行心功能测定,以探讨梗阻性黄疸对左心功能的特殊影响,以便对此类患者行手术治疗时,对心脏实施特殊的保护治疗措施.

    作者:赵荣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62例青年人胃癌临床病理分析

    我院自1980~1999年间,共收治青年人胃癌62例,占同期确诊胃癌(1 208例)的5.13%,我们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探讨改善青年人胃癌疗效的途径.

    作者:金小岩;王凌云;何健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误诊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多系统损害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病变广泛损害皮肤、肾脏、心脏、肺脏及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故临床表现极为复杂.

    作者:贺绪乐;郭暄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普恩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普恩复胶囊是从蚯蚓中提取的一种蛋白水解酶,是一种多分酶制剂,其中含有类似组织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物(t-PA)的成分,因其具有溶栓、抗凝和去纤溶作用,我们选择了经临床和CT确诊为脑梗死的36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临床疗效,证明普恩复胶囊疗效肯定、安全、未见明显副作用.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伟杰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剖宫产465例麻醉处理

    剖宫产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操作并不十分复杂,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有与日俱增的趋势.随着一胎化的普及,确保胎儿的成活率和产妇在手术时的安全及满意的麻醉效果,已成为很重要的课题.

    作者:王子明;梁继勇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结脑误诊分析

    我国数十年的预防结核经验证明,结核病是投入有限资金却可取得极高社会效益的疾病,但由于目前全球性的结核病蔓延,特别是其临床表现的变异,又给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作者:张世萍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气胸误诊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89年1月至1999年10月共收治COPD并发气胸患者10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其中68例在门诊和入院初步诊断被误诊,男49例 ,女19例,年龄54~81岁,平均61.8岁.

    作者:程春虹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与肺间质病变的关系探讨

    层粘连蛋白(Laminin,LN)是存在于细胞外基质的糖蛋白,与胶原(包括Ⅰ、Ⅲ、Ⅴ型胶原)一起构成基底膜骨架.LN、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rpe Ⅲ,PCⅢ)正常由位于基底膜的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合成,血清中含量极少且稳定,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LN具有刺激细胞粘附、迁移、生长和分化等广泛生物学活性,在肺纤维化病变进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

    作者:税宗伦;刘礼方;杨南萍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19例单关节发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我院近10年共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207例,其中19例呈单关节发病,占9.2%.对此19例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单关节发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表现和早期诊断.

    作者:税宗伦;刘礼方;杨南萍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以躯体症状为表现的隐匿性忧郁症

    我院自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在神经内科门诊中遇到以躯体症状为表现的隐匿性忧郁症54例,其中有患者多年来多次往转于多个城市大医院求医,但效果不佳,给患者和家属带来许多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上的浪费及创伤,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部分患者有逐年增多之势,现总结如下.

    作者:章晓云;何世华 刊期: 2000年第13期

  • 小儿肺门影增浓的支原体肺炎与肺门淋巴结核鉴别

    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常见5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1],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有所增加的趋势.然而,由于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及X线胸片不典型,常被误诊为肺门淋巴结核.

    作者:黎燕琼;谭守勇 刊期: 2000年第13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