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智卫;刘菁华;高克加;周瑞明
资料患者男性,23岁。入院前10天呕血1次,色鲜红,解柏油样便4次,伴头晕、乏力。近1年体质量减轻15 kg,无腹痛,无发热。体格检查示:患者皮肤苍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左侧腹扪及6 cm左右肿块,质硬,边界尚清,较固定,无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示:红细胞3.69×1012/L,血红蛋白104 g/L,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CA125(-),CA724(-),大便隐血(-)。
作者:孙培;张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11C-乙酸(11C-AC)PET/CT诊断肾细胞癌的灵敏度高于18F-脱氧葡萄糖(18F-FDG),但其显像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其被肾细胞癌摄取是否与细胞膜脂肪酸合成相关。方法①细胞抑制实验:培养3株肾癌细胞(786-0、ACNH和Caki-1),分别以脂肪酸合酶(FAS)抑制剂C75、二甲基亚砜(DMSO)预处理后加入11C-AC,30 min后测细胞摄取放射性计数,并收集细胞提取液测定蛋白浓度,以蛋白免疫印迹检测FAS表达。②小动物PET/CT显像:对786-0荷瘤裸鼠行11C-AC显像,测得肿瘤与软组织的靶本比(T/B),处死裸鼠,取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AS表达。结果786-0细胞株实验组比对照组摄取11C-AC量明显降低,每微克蛋白的放射性摄取值分别为2.430±0.107和3.544±0.443(P=0.013),降低率为31.42%。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显示,实验组FAS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ACNH和Caki-1细胞株实验组与对照组每微克蛋白的放射性摄取和FAS表达均无显著差异。小动物PET/CT显示,裸鼠皮下肿瘤11C-AC摄取明显增高,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AS表达强阳性。结论肾透明细胞癌原发灶的11C-AC摄取与FAS表达有关,但不同病理类型摄取乙酸的程度不同。
作者:徐俊彦;郑宇佳;罗建民;张建平;章英剑;程竞仪;叶定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32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经低频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329例患者均经超声检查,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221例,阑尾脓肿18例。低频超声确诊率为42.9%(141/329),低、高频超声联合检查确诊率为69.6%(229/329)。其中82例低频超声检查阴性或可疑,高频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单纯型阑尾炎。结论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可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朱慧;陈红燕;徐卫平;孙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作为超声诊断的新技术之一,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2]。本文应用超声弹性成像鉴别乳腺病变的良恶性,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评价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
作者:王素萍;王继耘;周根新;苏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99mTc 标记硫胶体(99mTc-SC)淋巴显像探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前哨淋巴结(SLN)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9例Ⅰ、Ⅱ期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术前4~6 h在肿瘤病灶周围皮下注射显像剂99mTc-SC,行早期局部及延迟全身显像,结合显像进行体表定位。随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对初诊患者加行原发病灶切除术,对SLN及原发病灶行详细病理检查。结果99mTc-SC的SLN总检出率为90.9%(90/99),检出率与原发灶部位有关(P<0.001);区间淋巴结检出率为7.1%(7/99);SLN转移阳性率为28.9%(26/90),与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Breslow厚度、Clark分级)呈正相关;假阴性率为3.7%(1/27),灵敏度为96.3%(26/27),特异度为98.4%(63/64)。结论99mTc-SC显像可准确显示SLN部位及淋巴引流情况,减少药物标记时间,进一步提高区域淋巴结检出,为恶性黑色素瘤区域淋巴结的诊治决策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作者:李梦;陆晓聆;徐宇;周烨;王亚农;程竞仪;章英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核医学99mTcO-4与99mTc-MIBI联合显像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入选的40例甲状腺结节病例术前行甲状腺99mTcO-4显像、99mTc-MIBI显像,根据结节的99mTc-MIBI与99mTcO-4摄取值,计算99mTc-MIBI /99mTcO-4摄取比值(即M/T值)。根据术后病理,分析M/T值及血清人促甲状腺激素(hTSH)水平与结节良恶性的关系。结果40例中,5例甲状腺结节M/T比值≥2.0,病理结果为恶性结节(乳头状癌、滤泡状癌),与M/T值存在相关性(P<0.05);其余35例为良性结节(腺瘤、囊腺瘤),M/T值均<2.0。联合甲状腺99mTcO-4和99mTc-MIBI显像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4.3%,准确率为95%。良性结节与hTSH水平增高有关(P<0.05)。结论联合甲状腺99mTcO-4和99mTc-MIBI显像可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智卫;刘菁华;高克加;周瑞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恶性肿瘤高发病率和低治愈率催促着各种治疗方法、手段、药物和设备的发展。寻找合适靶点阻断其发病、进展,筛选特殊治疗的适应证患者,正确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判断治疗效果,正确诊断残留、复发或远处转移,在提高生存质量的同时让一部分患者带瘤生存,这些都需要分子影像的介入。分子影像可以终降低患者、家属和社会的负担。
作者:章英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特发性卵巢早衰(POF)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分析临床拟诊POF患者50例和正常育龄妇女52例超声资料,记录子宫内膜厚度、卵泡数目、卵巢体积及其血流动力学参数并比较。结果POF组子宫内膜厚度(0.32±0.19)cm,正常育龄妇女组(0.59±0.12)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F组卵泡数(0.84±0.75)个,左右卵巢体积(2.02±1.68)cm3及(2.69±2.66)cm3,卵巢间质动脉峰值流速(PSV)为(8.73±2.44)cm?s,阻力指数(RI)为0.68±0.17;正常组分别为(6.16±2.02)个、(6.17±3.09)cm3、(5.92±2.83)cm3、(15.71±3.68)cm/s、0.53±0.06(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诊断特发性POF,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程遵华;项晓宇;董莉;童仙君;夏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利用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NEMA)NU2-2007标准对西门子Biograph mCT-S64 PET进行性能测试。方法参照NEMA NU2-2007标准和厂家测试手册,对设备的空间分辨率、散射分数、计数丢失、随机符合、灵敏度、精确度、能量和时间分辨率,以及图像质量、衰减和散射校正精度进行测试。结果设备在视野偏中心1 cm处横向和轴向空间分辨率分别为4.3 mm和4.6 mm,10 cm处横向、轴向和横断切向空间分辨率分别为4.9 mm、5.9 mm和4.7 mm;散射分数为37%;噪声等效计数率在28 kBq/mL时达峰值,为191 kcps;中心和偏中心10 cm处灵敏度分别为10.0 cps/kBq和10.4 cps/kBq;精确性偏差为2.3%;仪器能量分辨率为11.5%,时间分辨率为542.5 ps;图像质量模型中小直径为10 mm的热球清晰可辨;衰减和散射校正的精确性相对误差为14%。与39环的Biograph 16HR相比,空间分辨率相近,散射分数和图像对比度增高,峰值噪声等效计数率提高125%,灵敏度提高123%。结论Biograph mCT的各项指标均达到NEMA NU2-2007标准要求。灵敏度、噪声等效计数率和图像质量提高,可缩短采集时间和减少药物注射量。
作者:姚之丰;章英剑;王新村;毛文杰;张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技术是否可用于探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是否比传统同位素联合亚甲蓝示踪探测技术有优势。方法对36例乳腺癌患者先后进行超声造影、同位素联合亚甲蓝示踪法两项检查探测乳腺癌患者腋下前哨淋巴结,对比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造影技术发现前哨淋巴结的准确率为88.89%,同位素联合亚甲蓝示踪法发现前哨淋巴结的准确率为97.22%。结论超声造影可发现乳腺癌腋下前哨淋巴结,但其准确率略低于同位素联合亚甲蓝示踪法,临床价值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娅;常才;张迅;乐坚;范亦武;周世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卵巢肝样癌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卵巢的恶性肿瘤,其病理学特征与肝细胞癌类似,通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卵巢占位并伴血清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升高。到目前为止,仅有20例报道[1]。本文报道1例经超声检查的卵巢肝样癌且不伴血清AFP升高者。
作者:董舒;常才;高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资料患者,男性,57岁。半年前右下腹钝痛,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及发热。此后反复发作,考虑慢性阑尾炎。近日因右下腹痛加重入院。查体:体温36.2℃,腹平软,右下腹有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明显包块。白细胞数计数8.18×109/L,中性粒细胞87.4%,淋巴细胞12.6%,癌胚抗原2.58 ng/mL(参考值:0~5.20 ng/mL),甲胎蛋白3.2 ng/mL(参考值:0~10.5 ng/mL),超敏C反应蛋白50.6 mg/L(参考值:0~8.0 mg/L)。超声检查:右下腹见椭圆形无回声团块(图1),大小为73 mm×34 mm×31 mm,外形欠规则,边界清晰,其内透声好,后方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下腹囊肿,性质待定。CT平扫+增强示右下腹囊性占位,大小约2.9 cm×3.7 cm。结肠镜见盲肠腔外隆起物,考虑来源于阑尾。临床术前诊断:回盲部占位,阑尾黏液囊腺瘤可能。入院第5天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阑尾肿大,长9 cm,宽处3.6 cm,阑尾与末端回肠系膜粘连。因考虑阑尾肿瘤,行回盲部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病理诊断:阑尾黏液囊肿(appendiceal mucocele,AM)(图2),慢性结肠炎伴淋巴组织增生及出血。
作者:林红彦;范欲晓;江声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胃癌的CT诊断征象及其临床诊治价值。方法收集60例经胃镜、病理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CT资料,其中54例手术。胃对比剂用1.5%泛影葡胺或水。42例检查前10 min肌内注射山莨菪碱10~20 mg。60例行CT平扫,其中24例经肘静脉团注注入60%泛影葡胺80 mL增强。结果胃癌CT表现为病变区胃壁增厚,软组织肿块影,合并溃疡时表现为增厚胃壁及肿块内的腔内龛影。CT可同时发现胃癌的邻近侵犯及远处转移。结论CT可作为胃癌诊断方法之一,并有其独特的优势。胃癌CT检查的现阶段目的为疗前评估,指导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柴文艺;贾书杰;李喜玲;杨保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表现,并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作对比,总结其超声图像特点。方法回顾6年来本院确诊的98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超声检查声像图特点,结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及临床甲状腺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98例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超声声像图特点:88例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以峡部增厚为明显,回声增粗不均匀,呈羽毛状、网样改变。此类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细胞学检查结果表现为正常的甲状腺滤泡结构广泛被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生发中心取代,有部分滤泡增生,滤泡腔内胶质多。其中35例于甲状腺内可见单个或多个低回声或高回声结节。分别穿刺周围甲状腺组织及结节组织,细胞学检查9例怀疑恶性结节,并经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确为恶性,占25.7%。另10例表现为甲状腺体积正常或缩小,回声增粗、增强呈网样。细胞学表现为甲状腺滤泡上皮间有大量淋巴细胞,部分聚集成团,形成“淋巴滤泡样结构”。部分滤泡上皮细胞胞质丰富,呈明显的嗜酸染色。部分滤泡上皮细胞显示不同程度核增大,染色深,大小不等。少数患者伴浆细胞及纤维细胞,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时,90%甲状腺滤泡已破坏。结论桥本甲状腺炎随着病程迁延会有不同的声像图改变,但甲状腺回声增粗呈羽状、网样改变是其较特异的二维声像图特点,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明确诊断及早期排除甲状腺恶性结节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蔡丽萍;孙燕双;刘泽红;王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资料患者女性,38岁。因车祸外伤入院。自诉左上腹及左侧腰部无明显不适。常规超声检查示:肝、脾大小形态正常,脾门与左肾之间可见无回声团块,大小约40 mm×29 mm,边界清,内透声佳(图1A)。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示:无回声区内可见红蓝相间的湍流彩色血流信号,与脾动脉相连(图1B)。脉冲多普勒超声无回声区内探及单相的收缩期动脉频谱(图1C)。超声提示:脾门处无回声囊性团块,考虑脾动脉瘤。CT检查示脾门脾动脉见一38 mm×28 mm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其内显著增强,强化均匀,与脾动脉相仿,提示脾门区脾动脉瘤(图2),术中证实脾动脉瘤,行脾动脉瘤及脾切除术。
作者:金琳;封岚;王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及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行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及99mTc-MDP骨显像的骨转移患者42例,平均年龄(53.62±12.48)岁。其中未进行任何治疗患者18例,另11例治疗后多次(2~5次)行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及99mTc-MDP全身骨显像。两种检查在1周内完成。比较两种方法在肿瘤骨转移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结果18F-FDG符合探测显像有36例明确诊断,99mTc-MDP骨显像有32例明确诊断,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P=0.320)。18例未行治疗患者中,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均明确诊断,99mTc-MDP骨显像有12例明确诊断,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5)。治疗后疗效评价,符合探测显像复查结果与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有较强的正相关性(r=0.834,P<0.02)。结论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在初诊骨转移患者诊断及患者疗效评价中较99mTc-MDP骨显像有优势。
作者:武新宇;高永举;闫新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介绍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的研制原理及Hagen-Poiseuille公式计算法,探索健康人群颈总动脉壁面剪应力(WSS)超声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集70例健康志愿者颈总动脉的DICOM格式动态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图,用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计算并绘制其颈总动脉的WSS空间分布图,并与Hagen-Poiseuille公式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可视化”地分析了70例健康志愿者颈总动脉的WSS空间分布图,可见管壁附近WSS高于管腔中央,每段管壁的WSS并非完全一样,有高低变化。定量分析右侧颈总动脉的WSS均值为(8.27±1.51)dyne/cm2,左侧颈总动脉的WSS均值为(8.12±1.65)dyne/cm2;用Hagen-Poiseuille公式计算右侧颈总动脉的 WSS均值为(8.34±1.95)dyne/cm2,左侧颈总动脉的WSS均值为(8.38±1.37)dyne/cm2。比较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Bland-Altman分析两种方法测量颈总动脉WSS的一致性,右侧颈总动脉两种方法的偏倚为0.0695001,左侧颈总动脉两种方法的偏倚为0.316000,双侧颈总动脉的偏倚均较小,表明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好。结论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与Hagen-Poiseuille公式一样能准确、快捷地评估颈总动脉的WSS,并将其可视化,准确显示不同空间位置WSS的变化。
作者:刘秋云;陈明;王超;傅晓红;丁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分子影像探针16α-18F-17β-雌二醇(18F-FES)能靶向肿瘤的雌激素受体(ER),通过PET/CT反映乳腺癌原发灶及转移灶ER表达水平和生物学活性,可用于筛选合适的内分泌治疗患者,并早期预测疗效。18F-FES联合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显像有助于包括乳腺和子宫肿瘤在内的原发和转移灶的定性、制订正确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此外,18F-FES也被作为报告探针用于监测基因和细胞治疗的疗效而显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18F-FES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何思敏;曹天野;章英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级在甲状腺微小癌(TMC)超声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大径≤1.0 cm的23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322个甲状腺结节进行TI-RADS分类,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统计学分析表明,甲状腺良性结节多见于TI RADS 2级、3级、4A级类结节,恶性结节多见于TI-RADS 4A级、4B级、5级结节;两者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10,P<0.01)。其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3%(110/148)和75.9%(132/174)。超声TI-RADS分级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822。结论TMC的TI-RADS分级可较好地用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鉴别。
作者:顾俊毅;高秀丽;马艳;施惠芬;朱新平;韩扬;宋树良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