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亚伟;何磊;廖萍;胡衡;金亚明;李福凤;王文静;郝一鸣;王忆勤
目的:建立山楂中15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同时检测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以混合溶剂超声提取,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处理后,采用DB-5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样品,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在1~10ng·g-1添加范围内,15种有机磷农药的回收率为83.2%~90.8%;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3.1%~5.6%;低检测限为0.05~0.1ng·g-1(S/N=3).结论:此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山楂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测定.
作者:谭丽杰;徐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医药走向国际化存在着较大困难,这与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质量普遍偏低有关,而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研究的数据质量不高,数据管理不完善密切相关.目前国内普遍的数据管理模式是通过纸质CRF的记录,研究结束后进行汇集整理的终点管理模式,这导致了数据时效性降低,也带来了监察的难度,以及数据原始性丧失的可能性.本文就晚期肠癌中医综合治疗验证方案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实施建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动态管理,中医药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电子化,从而大幅提高临床研究效率进行了讨论.
作者:吴寅莹;杨宇飞;郭中宁;何小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牛膝味甘微酸,性微温,原为补益之品,而善引气血下行,是以用药其下行者.中药配伍牛膝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表明,牛膝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抵抗血栓的形成、扩张血管、消除水肿,还能对神经细胞进行保护作用.牛膝“引药下行”可能引起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趋向发生改变,是否有利于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治疗,牛膝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中药复方配伍应用的合理性及其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本文结合文献与实验室研究工作,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中药复方取舍怀牛膝组方的合理性以及牛膝“性善下行”科学内涵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陈璟;汪海鸿;狄留庆;姚燕芷;赵晓莉;蔡宝昌;文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指标体系中关键因素的关系及各关键因素对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的影响程度.方法: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课题的中医临床研究方案优化专家评价资料为基础,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研究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指标体系中关键因素的关系及各关键因素对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中医临床治疗性方案优化可由5个一阶因素(研究设计合理程度、治疗方案合理程度、疗效评价合理程度、质量控制合理性程度及伦理管理合理程度)及一个高阶共同因素(中医临床治疗性方案优化程度)解释其内在关系.5个一阶因素之间,除质量控制合理程度与伦理管理合理程度之外,均存在相关关系;在构成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指标体系的潜变量中,研究设计合理程度的路径系数大.结论: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指标体系进行评估是可行的;5个一阶因素之间,除质量控制合理程度与伦理管理合理程度之外,均存在相关关系;在构成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指标体系的不同因素中,研究设计是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的关键因素.
作者:武常生;谢雁鸣;李扬;周平;易丹辉;翁维良;王永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量化和优化川党参高产的农艺措施.方法:通过川党参大田栽培,设置不同的农艺措施,测定其产量.结果:育苗移栽,冬季移栽,密度20cm×6cm,搭架、打叶、摘花的植株调整方式,FM6施肥方式下川党参的产量高.结论:农艺措施对川党参产量影响较大,可进一步量化和优化川党参高产的农艺措施.
作者:袁江;彭锐;李隆云;孙年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长期以来中医药工作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提高防病治病能力等方面仍不够理想.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从15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建议,仅供参考.
作者:李连达;李贻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半枝莲多糖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移植性H22肝癌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半枝莲多糖组、猪苓多糖组.连续给药10d后,测定其抑瘤率、胸腺指数和脾指数,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IL-2的含量;小鼠碳粒廓清法测定单核吞噬细胞功能,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半枝莲多糖可明显抑制小鼠HepA瘤,抑瘤率可达34.35%,并且能够提高荷瘤小鼠免疫器官重量、血清IL-2的活性及增强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结论:半枝莲多糖有明显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
作者:宋高臣;于英君;王喜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应用HSCCC技术开展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分析研究,制备中药化学成分标准品,制备筛选活性成分样品及探索“中药饮片的标准化研究”等,为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拟提供一种性能可靠、分析成本低、易于操作的实用色谱技术.
作者:沈平孃;刘志远;王玲玲;张继全;刘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禹州漏芦药材中α-三联噻吩和5-(丁烯-3炔-1)-2,2’联噻吩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t C18(4.6mm i.d.,5μm)柱;流动相:甲醇-0.1%的醋酸水溶液(80:20);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352nm;柱温30℃.结果:α-三联噻吩和5-(丁烯-3炔-1)-2,2’联噻吩的线性范围分别为在0.171~0.855 μg (r=0.9999)和0.207~1.035μg (r=0.999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RSD=1.27%)和101.1%(RSD=1.48%).结论:该方法为该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永刚;董玲;刘勇;何瑞杰;戴玮;程媛;王春国;马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建立黄芪药材HPLC指纹图谱,评定不同产地黄芪中化学物质的含量特点,为科学评价黄芪的内在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P-HPLC法,梯度洗脱,测定了10批样品,采用聚类分析及相似度的计算对药材进行鉴别,并对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两年生黄芪药材分为3类,建立了黄芪药材的RP-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型,找出了较大的12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2个峰分别为黄芪甲苷和芒柄花素.结论:本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建立的黄芪指纹图谱相似度好,且区分性强,为黄芪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了依据.
作者:赵慧辉;赵平;吴刚;李桂兰;刘养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手段是食疗,食疗的理论指导是食物性味学.本文认为:古代的中医发现了身体可以感知食物的刺激,并能够做出应答这一事实,并采用四气五味的假说来表述这一现象.因此,食物性味学是研究摄入食物后的身体感觉,以及身体的应答反应规律的一门学问,应努力探索、科学表达和应用食物性味学,使之更好地为中医治未病服务.
作者:梁嵘;王召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医药学是具有原创思维的生命科学,其蕴含的知识产权优势和巨大经济利益使中医药标准成为国际竞争热点.本文结合目前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情况,分别介绍了ISO、WHO、国际行业学会等开展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工作平台的特点、定位,以及我国在其中的工作进展.同时分析了我国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中医药国际标准工作和我国在不同国际标准化工作平台的具体工作,提出相应工作建议.
作者:史楠楠;韩学杰;宇文亚;王丽颖;刘兴方;吕爱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对国内金银花主产区的栽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了解不同产区金银花栽培品种的亲缘关系以及金银花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RAPD技术分析国内不同产区采集的11份栽培金银花和1份山银花样品,用NTSYS 2.10e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7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50条清晰可辨的DNA条带,其中113条在不同样品间具有多态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2份金银花样品分为4个大类.结论:河南封丘、河北巨鹿的金银花品种遗传差异较小,品种较为单一;山东平邑的金银花种质资源相对丰富.研究还发现,不同金银花种源间的遗传关系与地理分布存在相关性.
作者:赵东岳;李勇;丁万隆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采用MDL ISIS/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了常用药用辅料数据库,该数据库共收录了270种辅料.数据库由辅料基本信息、理化信息和结构信息3部分内容构成.其中,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辅料的中英文名称、来源与制法、管理状态等17个字段;理化信息主要包括辅料的理化性质,如熔点、溶解性等11个字段;结构信息主要是由材料计算平台Materials Studio 4.1中的Synthia模块计算得到的部分聚合物辅料性质数据.该数据库为药用辅料信息的查询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也为基于数据库的数据挖掘提供了研究平台.
作者:丁振浩;戴幸星;史新元;乔延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成立以来,确立了以中医综合治疗结、直肠癌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具体治疗方法和建立系统评价体系的成长历程.他们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结直肠癌专病建设组长单位,牵头联合全国26家医院以及挪威国家补充替代医学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医结直肠癌的诊疗方案的验证工作,牵头制定《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以及探索建立辐射社区医院的结直肠癌中医三级防治网络等工作,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具有典范借鉴意义.
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舌质微循环下的中医客观辩证与免疫指标和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符合SLE诊断标准的患者46例次,通过微循环观察,根据舌尖微循环将SLE分为血虚型和瘀热型.常规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 ds-DNA)和抗Smith( Sm)抗体.根据SLE活动指数标准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结果:瘀热型主要见于SLE疾病的活动期,与SLE的相关抗体有明显的相关性;血虚型主要见于稳定期.结论:瘀热型与狼疮活动期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张晨;魏艾红;陈永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分析血浆小分子代谢组成分,发现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组不同于其它组的血浆代谢图谱,并发现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的生物标志物,从而揭示中医脾气虚证本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脾气虚证提供客观依据和指导.方法:通过收集体检者的基本资料、结合代谢综合征及脾气虚证诊断标准,将受试人员分为正常对照组、代谢综合征组和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组;由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分离血浆代谢产物.结果:3组血浆代谢产物得到良好区分;代谢综合征组中lysoPC C16∶0、GPCho( 32∶2)、GPCho( 32∶1)比正常组浓度明显升高(P<0.05);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组中carnitine C8∶0、GPCho(38∶6)和分子量341.282的未知化合物比代谢综合征组的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组呈现出不同于正常对照组和代谢综合征组的代谢图谱;发现3种化合物可能为代谢综合征的潜在标志物,3种化合物可能为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的潜在标志物.
作者:战丽彬;初艳;赵欣捷;许国旺;张丽;隋华;刘颖;吴本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分析女贞子原植物及其混用品和伪品的ITS2序列,探究鉴定女贞及其混伪品的新方法.方法:采用CodonCode Aligner进行序列拼接,MEGA4.1计算女贞及其混伪品的种内、种间的K2P距离,并基于K2P模型构建NJ树,后应用Schultz等建立的ITS2数据库和网站预测二级结构.结果:女贞的小种间K2P距离(3.2%)大于种内大K2P距离(0.90%),NJ树中女贞的不同来源样品聚为一支.女贞与其混伪品的二级结构的分子形态均有差异.结论:ITS2序列可以作为鉴定女贞子原植物及其混伪品的条形码序列,并且该序列在中药材原植物的鉴定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作者:李美妮;韩蕊莲;韩建萍;刘美子;姚辉;宋经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采用AGREE工具评价国内第一批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方法:采用手工检索的方法,检索2007年~2011年间,由WHO西太区资助、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编写的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纳入采用AGREE工具进行评价的指南.分别分析每个指南的范围与目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清晰性与可读性、应用性、编辑独立性,后进行全面评估.结果:共检索到28个指南,其中26个指南符合纳入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编辑独立性质量高,平均得分81.46%;其次为制定的严谨性,平均得分80.95%;范围与目的平均得分79.96%;清晰性与可读性平均得分70.88%;参与人员平均得分61.28%;应用性质量低,平均得分27.09%.全面评估显示,强烈推荐使用的指南有9个,推荐(补充或改进)的指南有5个,11个指南不能确定是否推荐使用.结论: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应用性质量很低,在以后的指南研制中,要注重该方面质量的提高.
作者:宇文亚;韩学杰;张欢;王丽颖;史楠楠;王永炎;吕爱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 UPLC)法测定口服大黄脑外伤患者血浆中蒽醌类成分.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2.1mm×100mm,1.7μm)色谱柱,以甲醇-0.5%醋酸(12∶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流速:0.5mL·min-1,柱温:25℃,进样量:5μL.结果:大黄酸的血浆中浓度分别在0.42~13.429μg·min-1内线性范围良好,其他4种蒽醌类成分未被检测出,方法回收率在97.2%~103.11%之间,日内、日间RSD均小于6%;本法检测出5名重型脑外伤病人1h血浆样品中大黄酸的质量浓度为7.93±1.94μg·min-1.结论:本法精密度好,回收率高,操作简便、无毒、重现性好.
作者:范荣;黄熙;王杨;任平;秦锋;张春虎;范岚;高利臣;刘昭前;周宏灏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