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规律研究的比较分析

汤艳莉;王阶;何庆勇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 证候要素, 病机, 理化指标, 综述
摘要: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规律研究类的文献,从证候要素分布的差异、主要证候分类的差异、证候要素与理化指标的相关研究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初步认为本病的证候要素应证组合是以气虚、血瘀为中心,阴虚、痰浊为次中心,气滞、阳虚、热蕴为外围所组成的多层次的证候体系.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规律研究的比较分析

    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规律研究类的文献,从证候要素分布的差异、主要证候分类的差异、证候要素与理化指标的相关研究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初步认为本病的证候要素应证组合是以气虚、血瘀为中心,阴虚、痰浊为次中心,气滞、阳虚、热蕴为外围所组成的多层次的证候体系.

    作者:汤艳莉;王阶;何庆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基于TCMGIS的当归生态适宜性研究

    还在西藏东南部发现有很大的区域为当归种植的适宜区.

    作者:严辉;段金廒;孙成忠;陈士林;赵润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坝上地区金莲花及其茎叶总黄酮的测定

    莲花茎叶的佳采收时间为6月中旬.

    作者:严力群;丁万隆;朱殿龙;佟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中CDKN2A,CDKN2B,IGF2BP2和CDKAL1基因表达研究

    时指出基因研究对于中医中药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何永鑫;李雪;吴余阳;王义明;罗国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参附强心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5~1.554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9%,RSD为0.32%,重复性RSD为0.59%(n=6),精密度RSD为0.63%(n=6),稳定性RSD为0.36%.结论:本文所得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娟;孙琳;郑歆;孙律衡;潘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近红外光谱结合不同偏小二乘法测定乳块消片醇沉液中丹参素和橙皮苷含量

    0062和0.0074.结论:该近红外光谱法对丹参素和橙皮苷含量预测结果较好,且方便快捷、无前期预处理和无污染,为中药生产过程的在线检测提供了依据.

    作者:刘冰;毕开顺;孙立新;史新元;乔延江;刘珍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刺五加根茎活性成分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高气温、年平均气温、纬度和年降水量.综合各生态因子的作用.对野生刺五加根茎品质的影响较大的生态因子为日照时数、坡度、七月高气温.

    作者:孟祥才;于冬梅;杨国辉;王喜军;孙成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医临床常见脉象分布情况调查

    沉、脉形短等8个方面的特征;(4)117位中医师描述的紧脉特征涉及紧张度甚于弦脉、有力、脉率偏快、脉位偏浮等四个方面的特征.结论:为进一步研究脉象客观化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燕海霞;王忆勤;李福凤;刘国萍;许朝霞;丁杰;钱鹏;程亚伟;张叶青;马天才;江娟;杨琼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发挥滨海新区区位优势,打造中药现代化强市

    体,通过打造现代中药企业集团,提升了创新能力,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作者: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十三太保丸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十三太保丸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PhenomenexGEMINI C18(5μm,4.6mm×250ram);流动相:乙腈-0.1%磷酸(17:83);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L·min-1.结果:线性范围为0.0255~0.5110μg(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7.98%,RSD为1.50%,重复性RSD为1.05%(n=6),精密度RSD为0.85%(n=6),稳定性RSD为0.54%.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东霞;耿彤;徐娜;孙传腾;黄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浑源黄芪药材豆腥味与品质关联性探讨——脂肪氧合酶提取及影响酶活因素的研究

    ),检测波长为236nm;黄芪LOX在0℃~50℃时较为稳定,70℃时活性急剧下降,Fe3+、Fe2+、Ca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Zn2+和Mg2+则表现为抑制作用,酒石酸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浑源基地五年生黄芪的LOX活性高.结论:浑源产黄芪中存在LOX活性,其活性与温度、金属离子种类和浓度、鳌合剂种类和黄芪生长年限等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谢道生;武滨;孙海峰;郭小青;张丽增;秦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HPLC-UV检测北细辛及数种中成药中的马兜铃酸A

    辛药材的中成药中均未检出马兜铃酸A.

    作者:陈岩;王文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利用GIS分析中药材牛蒡子的生态适宜性

    本文利用多重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到牛蒡子品质指标的预测模型,利用GIS分析,得到牛蒡子不同品质指标在全国的分布,进而综合利用适宜性评价模型,从而得到牛蒡子适宜性在全国的空间分布,得到牛蒡子不同品质指标在全国的分布.结果表明,影响牛蒡子品质指标的因子主要是7月平均温度和高温度、年均温、年降水等,全国牛蒡子适宜分布区主要在东北地区、华南地区,四川云南、西北部分地区等地区,不适宜生长区主要分布在西藏地区、青海省、西北部分地区.

    作者:李宗梅;李秀珍;常禹;刘淼;胡远满;陈宏伟;窦德强;康廷国;许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肉苁蓉质量控制及评价的研究进展

    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属多年生寄生性植物,其化学成分含有苯乙醇苷类、多糖、环烯醚萜、木质素及半乳糖醇等.药理研究表明,肉苁蓉具有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强记忆和学习能力和抗炎、抗疲劳等作用.由于当前市场流通的肉苁蓉类药材混乱,并且评价肉苁蓉药材质量的标准过于局限,为了更好地评价肉苁蓉的质量,保证药材及其产品的疗效,本文从鉴别和成分分析两个方面,对肉苁蓉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友刚;徐荣;王威;刘同宁;陈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药制剂工艺有无质的改变的早期快速检测——基于生物热动力学表征的板蓝根水提物不同干燥方式的抗菌效应差异

    剂的干燥工艺从冷冻干燥、喷雾干燥转变成减压干燥或常压干燥时,须注意其生产工艺是否存在质的改变.结论:生物热活性检测具有普适性好、实时在线、灵敏准确、定性定量、经济高效等特点,可作为中药板蓝根水提物不同干燥工艺有无质的改变早期快速检测方法.

    作者:罗云;鄢丹;金城;王强;刘友平;肖小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防风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比较

    7%,在关防风和口防风挥发油中相对百分含量分别28.923%和46.117%,在西防风挥发油中相对百分含量仅为6.381%.其他的化合物在这四种药材的挥发油中相对百分含量也各不相同.本文所建立方法可揭示防风、关防风、口防风、西防风挥发油有效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的差别,对防风的质量控制、药理研究及开发该药用植物资源有重要意义.

    作者:严云丽;张华;金高娃;章飞芳;梁鑫淼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止颤汤对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诱导分化作用的研究

    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

    作者:李文涛;汪洋;施慧芬;李如奎;路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清肺消炎丸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80%.结论:本文所得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罗辉;王原;李昂;闫晓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肾茶的研究与开发新进展

    肾茶是东南亚地区十分常用的民间草药,在我国的民族医药中也有较悠久的应用历史.本文就其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对其在我国的进一步开发应用等现代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与讨论.结果认为:肾茶在抗炎、抗高血压、抗氧化、抗高血糖和利尿等多方面均有进一步开发的前景.

    作者:肖伟;彭勇;刘勇;高南南;肖培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当前中药数据库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简要回顾了中药信息学的发展历程,通过与化学信息学等学科的比较,在建设信息学类型的中药数据库、中药数据的计算机化存储格式和中药传统药效的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刘海波;彭勇;肖培根;周家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主管: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主办: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