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石榴叶鞣质对高血脂小鼠糖代谢影响及其机制

花雷;张晓娜;雷帆;谢伟东;邢东明;杜力军

关键词:石榴叶鞣质, 高血脂, 高血糖, 肝糖元
摘要:目的:探讨石榴叶鞣质对高脂小鼠糖代谢的影响以及降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高脂并高血糖小鼠,灌胃石榴叶鞣质,观察小鼠血清糖脂的变化,肝糖元含量;通过体外HeptG2细胞实验观察石榴叶鞣质对葡萄糖的利用及其胞内糖元含量变化.结果:灌胃石榴叶鞣质8周后,高脂小鼠外周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均有明显降低,肝糖元升高;体外实验石榴叶鞣质可以明显促进HepG2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胞内糖元含量.结论:石榴叶鞣质对高脂合并的高血糖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肝内糖元转化有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医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权重作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评价指标量化的重要措施.合理分配权重是量化评估的关键.本文研究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医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为了避免计算过程的复杂性,采用了Expert Choice专家决策软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进行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利用该软件的Grout功能解决群决策判断结果的合并问题.

    作者:孟凡红;崔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语义关系在语言系统中的作用及现状分析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外4大语言系统的语义关系发展情况,并着重分析了中医药类语言系统语义关系的发展存在问题,后针对中医药领域内语义关系脱离临床实践的发展问题,建议从真实的病历中验证及提取凸显临床特色的语义关系.

    作者:杨阳;崔蒙;李园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的研制与条目筛选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丰富和发展国际量表体系.方法:遵照国际通用量表研制的程序化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国际PRO相关概念内涵,建立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的理论模型、建立条目池、编制初选量表和临床调查.结果: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重要性评分、离散趋势分析、因子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判别分析法和克朗巴赫系数法等分析方法进一步筛选条目.选择4个以上分析方法选中的条目,后形成了由4个领域、8个方面和44个条目组成的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结论: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是严格按照国际量表研制的操作原则和方法进行,科学性强,结论可信,有利于临床研究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凤斌;王维琼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我国中医临床试验评价体系研究述评

    文章分析了中医临床试验评价研究的现状,评述评价体系构建现状的特色,分析了评价指标、层次结构和权重建立的特点与不足,提出多功能信息平台与知识库能与中医临床试验评价体系研究相互促进的设想.

    作者:杨硕;崔蒙;赵英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道地药材管理制度的政策取向及构建

    本文深入分析了道地药材当前管理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认为构建基于知识产权制度的道地药材综合行政管制体制是契合其特点的政策取向,对进一步建立道地药材综合管理机构和分阶段推进道地药材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建议,并分析预测了未来道地药材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发展趋势.

    作者:李昶;黄璐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人工神经网络在中医脉象识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本文就近10余年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开展中医脉象识别分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脉象识别分类,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中医脉象分类模型建立和基于不同神经网络算法识别中医脉象的比较研究.文章提出进一步研究应结合中医脉象的特点选取有效的特征值值及设计不同的分类器,应以实现临床常见脉象类别的准确识别为终目标,根据分类识别的结果开展脉象形成机制研究,并将研究结果推广应用到临床.

    作者:燕海霞;王忆勤;宫爱民;付晶晶;钱鹏;员凤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全国不同产地续断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全国23个不同产地续断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方法:采用溴甲酚绿显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16nm处测定续断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续断样品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在0.0106%~0.1212%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为续断的质量评价及质量控制提供研究基础.

    作者:卫莹芳;刘永;王化东;郭山山;闫婕;谢达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文献·理论·信息——试论中医古籍语言系统构建的三个重要维度

    本文从文献、理论、信息3个不同的方面分析了构建中医古籍语言系统的重要维度,提出文献是基础,理论决定深度,信息是关键的论点,认为在语言系统构建的过程中,虽不能离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但对文献中概念内涵的准确把握、对中医理论的深刻理解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作者:朱玲;崔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建立中医药数据服务与利用平台

    随着中医药数据库群的建设与应用,以往的数据库建设方式形成了中医药信息孤岛现象越来越严重,难以适应中医药信息领域发展的需求.本文探讨了中医药信息数据研究与服务的发展趋势,强调了建立中医药数据服务与利用平台的重要性,在建设与完善中医药数据服务与利用平台的基础上,将开展面向用户需求的、灵活多变的专题服务,提供挖掘算法工具与优秀案例,从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作者:刘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半夏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采用半夏单作、玉米单作、大豆单作、半夏-玉米间作和半夏-大豆间作5种种植模式,考查整个生产过程中其主要生产资料投入、劳动力投入及产值等主要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差异很大,半夏-玉米间作比半夏单作增收13.1%,比玉米单作增收821.6%,半夏-大豆间作比半夏单作增收17.0%,比大豆单作增收280.0%.合理的间套作模式是中药材生产中值得推广的增益形式.

    作者:李花;张明生;彭斯文;徐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国内外现行期刊评价与检索体系收录中医药期刊情况分析

    本文对新版国内外期刊评价与检索体系收录中医药期刊的现状开展调研分析,以期探寻中医药期刊发展的关键因素.

    作者:潘艳丽;崔蒙;刘保延;范为宇;柳长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基于1999~2008年CBM数据库中医基础理论文献计量分析

    通过对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BM)收录的1999~2008年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得出国内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在近10年内高生产力的地区、机构的分布;再对文献关键词分布进行分析,后对高频关键词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共词分析.

    作者:于琦;崔蒙;李园白;董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芎芷地龙汤对偏头痛模型三叉神经脊束核c-fos和NOS蛋白共存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芎芷地龙汤对偏头痛模型三叉神经脊柬核c-fos和NOS蛋白共存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为4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舒马普坦组、中药组.皮下注射NTG注射剂复制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经药物干预后在4h、6h两个时间点取材,采用免疫组化双标染色法测定三叉神经脊束核细胞癌基因fos(celluar oncogene,c-fos)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兴奋状态及其共存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c-fos阳性细胞数和NOS阳性细胞数增多,4h多于6h,两个时间点的阳性细胞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和舒马普坦组c-fos阳性细胞数和NOS阳性细胞数减少,两个时间点的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芎芷地龙汤可以减少由硝酸甘油诱导的致痛物质c-fos、NOS的表达,从而进一步减少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的兴奋性,阻止痛觉信息的传递.

    作者:赵永烈;王玉来;高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药信息标准研究现状与趋势

    本文总结了我国中医药信息标准的研制、国际化进程和正在研究课题现状,探讨中医药信息标准研究面临的国际竞争,人才缺乏等问题.并且认为在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构建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是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董燕;崔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石榴叶鞣质对高血脂小鼠糖代谢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石榴叶鞣质对高脂小鼠糖代谢的影响以及降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高脂并高血糖小鼠,灌胃石榴叶鞣质,观察小鼠血清糖脂的变化,肝糖元含量;通过体外HeptG2细胞实验观察石榴叶鞣质对葡萄糖的利用及其胞内糖元含量变化.结果:灌胃石榴叶鞣质8周后,高脂小鼠外周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均有明显降低,肝糖元升高;体外实验石榴叶鞣质可以明显促进HepG2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胞内糖元含量.结论:石榴叶鞣质对高脂合并的高血糖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肝内糖元转化有关.

    作者:花雷;张晓娜;雷帆;谢伟东;邢东明;杜力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病毒性心肌炎主题词和副主题词关联规则分析

    利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算法,对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中1984~2007年病毒性心肌炎文献涉及的主题词和副主题词进行分析,抽取隐含规律,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疗及科研提供思路.

    作者:徐慧;崔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症状中的感觉症状

    中医症状没有公认的界定标准.本文基于人体感受器提出了比中医症状更基础的概念-感觉症状.一个完整的感觉症状由观察者、观察工具、观察对象、观察角度和观察结果5个基本要素组成.通过制定感觉症状的确认方法.发现在51186条历代医案中出现频次大于10的感觉症状有1195个.可望有利于中医症状的内涵界定和中医、西医学在症状体征上的统一.

    作者:张启明;王义国;刘保延;王永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础研究思路及方法探讨

    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制剂工艺研究的基础,其研究思路与方法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中药制剂工艺的合理性与临床疗效.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中药制剂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的特点,探索性的提出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赵晓莉;张新庄;狄留庆;汪受传;蔡宝昌;杜秋;单进军;毕肖林;文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排毒清脂片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排毒清脂片中的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色谱柱:Ultimate XB-C18柱(250mmx4.6mm,5μm);流动相:甲醇-磷酸溶液(85:15);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素、大黄酚分离良好,进样量分别在0.007984~0.047904μg和0.01002~0.06012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是良好线性关系,r值分别为0.9991和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8%和99.94%,RSD分别为1.19%和1.16%(n=5).结论:该方法简便、精确、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可作为排毒清脂片中大黄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祥俊;刘振华;张永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药组分配伍方案的研究

    目的:基于丰富的中医药文献数据,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药化学组分配伍方案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文献出发,以证候、方剂、中药、化学组分和药理作用为要素,筛选出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不同证候的以某一核心方为中心的一类方剂的化学组分,再结合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所用药物具有的药理作用,后从文献报道的化学组分组合中提出组分配伍方案.结果:根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郁证的除弊汤为核心的一组方剂,提出了6个组分配伍方案.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文献的组分配伍方案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作者:雷蕾;崔蒙;尹爱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主管: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主办:中国科学院